《南风吟》第二十二章 爬山

第二十二章 爬山
话说灯会结束后,扶风县的张大人便将相关事宜写成奏折呈报给景嘉帝,帝过目后,龙颜大悦,便一脸骄傲地对旁边的洛公公说:“吾儿近来确有长进。”公公在一旁附和道:“公主殿下自幼聪慧,又受陛下娘娘悉心教导,日后定有一番作为。”帝点点头,“朕亦多日未见她,也不知她近日如何。”公公随即说:“老奴听闻最近南边不太平,百姓日子不好过。”帝思忖片刻唤来贤王风霈霖,丞相林墨和驸马裴子敬,让他三人协助监国,不得声张,而后对外宣称龙体抱恙,不见外臣,一切事务全交付贤王三人处理。
待安排好一切后,景嘉帝与洛公公换上便衣,悄悄出宫前往南方,沿途经过舜华学院,顺道看望漪云。行至南风山脚下的小镇子,主仆二人停下脚步在客栈歇脚,却见对面茶铺坐着一群年轻人,正在那儿谈笑风生,中间一少女身着淡蓝色长裙,头戴碧玉簪微笑着看着身边的人说话。这少女不是旁人,正是瑞嘉公主风漪云,旁边坐着的分别是巧慧,云琛,诚俊和慕寒。缘是今日正值游学日,学监派他们几人下山帮助百姓,此时已是申时三刻,几人刚好结束游学,坐在茶铺喝茶聊天。
景嘉帝见是自家女儿,便示意洛公公将她叫来。只见公公走到漪云身边向众人施礼,漪云余光见一人走来,抬头望去道:“七叔(洛公公在家排行老七,自幼便服侍景嘉帝,且看着漪云长大,又是漪云的武术启蒙老师,故漪云自幼尊称七叔),您怎么来了?”公公回道:“大小姐,东家请您过去。”说着指向客栈,漪云望去问:“阿爹也来了?”洛公公点点头,随后领着漪云去见景嘉帝。巧慧本想跟着去,洛公公拦着道:“表小姐留步,东家有些话要单独和我家小姐说。”巧慧嘟了嘟嘴,坐回到位置上等漪云。
漪云进门见到景嘉帝,赶忙行礼,“父亲。”景嘉帝示意她坐下,洛公公转身离开将门关好。漪云开口询问:“不知家中近来可好?”“家里一切都好,就是你祖母和母亲有些挂念你。”帝回道。“孩儿一切安好。现今孩儿隐姓改叫贾云,在学院这两年来随先生们学习,收获颇多,长了不少见识。孩儿这两年还学会了医药和仵作之术。”帝点头微笑,“吾儿那些事迹为父都听张卿说了,做得很好,确不负为父期许。”漪云见父亲夸奖,笑着对父亲说:“谢阿爹夸奖,孩儿还有很多地方要向您学习。还有一事,孩儿多次见到有人欲夺南风吟手稿,不知这书究竟有何秘密?”景嘉帝笑着摸着漪云的头,并不言语,漪云见状接着问道:“阿爹怎会来此,是出了什么事吗?”帝瞬时严肃道:“近来南方不太平,为父打算去看看,经过南风山顺道看望你们几个。对了,巧慧和阿俊呢?”“他们就在楼下茶铺。”漪云回答。“阿七,快叫孩子们上来吧。”帝唤洛公公。
片刻工夫,洛七便领着巧慧几人上楼。巧慧诚俊施礼道:“巧儿/孩儿拜见姑父/义父。”后面的云琛和慕寒跟着行礼,“小侄见过贾老爷。”帝见二人问漪云:“这两位是?”漪云忙介绍道:“他们是我的同侪,这位是赵云琛,也是恩师杨夫人的独子,那位是慕寒公子。”帝听闻赵云琛三字一惊,抬头望向洛七,洛七点头不语。帝心下了然,知其身份。随后示意他们坐下,并吩咐店家上菜,这时诚俊起身道:“义父,孩儿近日学了几道菜,不如就让孩儿给您准备晚膳。”帝笑着点点头,“如此甚好。”诚俊便随着店家去厨房准备晚膳。帝调侃道:“世人皆说君子远庖厨,可咱家阿俊却偏偏喜欢往厨房跑。”漪云笑着附和道:“还不是因为阿姐自幼嘴刁,阿兄才费劲艰辛学得这一手好厨艺。”“我怎么就嘴刁了。”巧慧嘟囔道,随后起身对景嘉帝施礼,“姑父,巧儿去帮俊哥忙。”帝点头默许,巧慧转身去帮忙。漪云在旁抿嘴笑着看了看巧慧又看了看父亲。
这时坐在漪云旁边一直不语的云琛悄悄问道:“云儿,令尊大人是不是来过南风山。”“好像来过吧,但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有什么问题吗?”漪云想了想认真回复道。“没什么,就是觉得有些令尊有些眼熟却又想不起在哪儿见过。”“哦,这样啊。”漪云点点头。景嘉帝慈祥地看着他们聊天,一言不语。慕寒在旁见二人在贾父面前如此亲密,觉得烦躁,只得低头默默喝茶。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诚俊和巧慧端了七八道菜上来,帝示意大家开饭,“孩子们,不用拘束,快吃吧。”说话间便带头尝起菜来,不住地点头称赞。漪云见洛七还站着,便起身搬了个凳子拉着他坐下,“七叔,您也一块吃吧。”洛七看向景嘉帝,帝点头同意,“小姐的话你遵从便是。”洛七便也不再顾忌君臣之礼,开始动手夹菜。大伙也跟着夹菜吃,期间景嘉帝和云琛不住地给漪云夹菜,漪云无奈,只得将碗里的菜全部吃完一直到撑。吃完晚膳后,几人便向景嘉帝告辞回学院,临走时,帝叫住漪云,“云儿,明早你随为父去南风山一趟。”“是。”漪云行礼告辞。只见云琛随即将漪云肩上的药箱拿过来自己拎着。帝将他们送出镇子,直到五人走远才回客栈休息。
帝梳洗完毕后,坐在床边问洛七:“阿七啊,你说那孩子真是舜华之子?”“回东家的话,老奴看着赵公子长大,确实是他。”洛七恭敬回复。“还有那个慕寒,这名字有些耳熟,似乎在哪儿听过。”景嘉帝思考起来,洛七思索片刻提醒道:“似乎璟妃娘娘的侄儿也叫慕寒。”帝恍然大悟:“对,就是他,此子朕见过。不曾想江彬竟派儿子到学院,看来云儿说的黑衣人八成就是他。”“东家,江彬居心叵测,要不要将此事告知大小姐,让她早做提防。”“以云儿的聪慧,怕事早已猜到是江彬所为,至于此子,朕见他对云儿似乎有些意思,一时半刻不会对云儿不利,就先不戳穿他身份,让云儿自己排查。”“东家圣明。”
景嘉帝顿了顿,接着说:“朕今日见云儿与那赵云琛关系不一般,阿七,你怎么看?”“小姐与赵公子是是师兄妹,关系亲密些也是正常,至于二人究竟是何关系,东家明日可亲自问小姐,老奴只知赵公子甚肖其父,虽表面上有些放荡不羁,但为人正直,做事沉稳,心思缜密,是可造之材。”“若真是如此,倒确实可与朕的云儿相配。”说罢便躺下休息,洛七在一旁伺候着。
第二天一大早,主仆二人便起身赶往南风山脚,见漪云早已等候多时。秋日的清晨有些许凉意,漪云今早出门穿的有些少,站在那儿被山风吹得直哆嗦。帝随即解下身上的披风给漪云穿上,略带责怪,“你这孩子,也不知多穿些衣裳,若是生病了你阿娘又该着急了。”漪云道歉道:“孩儿知错了,日后一定注意,绝不再让爹娘担心。阿爹,咱们出发吧。”景嘉帝点点头,随后在漪云的搀扶下往山里走,洛七悄悄跟在父女二人身后。
约摸半个时辰,父女二人爬到前山的山顶,景嘉帝停下脚步,望着远方。漪云随父亲的眼光看向前方。这时帝缓缓开口道:“当年就是在这儿,为父与赵相欣赏盛祁的大好河山,许下宏图壮志。可惜如今物是人非,是朕对不起赵相。”语言中透着一丝丝哀伤。漪云在一旁安慰道:“父亲,您莫伤心,赵相一生忠心耿耿,若知父亲被奸人蒙蔽,定不会责怪您。孩儿相信他老人家在天之灵一定守护着父亲,守护着盛祁。”景嘉帝点点头,“但愿百年后与他相聚,他还愿意见朕。”说罢指着东方,“那儿便是咱们的皇城,亦是吾儿日后君临天下的地方。”“阿爹,孩儿真能做一个让众人信服的君上吗?”漪云迟疑地问父亲。“为父相信云儿日后定会成为一个受百姓爱戴的好君王。”景嘉帝慈祥地拍拍漪云的肩,漪云微笑着看着父亲。
过了片刻,景嘉帝开口道:“吾儿还记得昨日问为父的问题吗?”“是关于南风吟的吗?”漪云问道。帝点头继续说:“当年赵相将书给先皇时提到书后的地形图,那地形图可助我盛祁百姓致富。当年国家动乱,先皇与朕皆无暇顾及此事,如今朕也老了,此事就交付给云儿了。”“孩儿定不负父亲期许,早日找出秘密。”漪云作揖承诺。帝深感欣慰。漪云似是想起什么,对父亲说道:“阿爹,孩儿昨晚听学监说近日南方大旱,百姓流离失所,您可是为此事前往。”帝轻嗯一声,漪云继续说:“不如您将此事交于孩儿,孩儿替您走一趟。”“也好,朕出宫多日难免会有人起疑,那你一切当心。”说着拿出一带银子和一块金牌递给云儿,“这块金牌不到万不得已不可使用。”“孩儿明白。”
“近日南北边境皆不太平,依吾儿之见,当如何处理?”帝缓缓问道。漪云思索片刻回复父亲,“依孩儿之见,当南防北和。”“哦?这是为何?”漪云连忙解释:“如今百姓安宁本不该挑起战争,只是这南疆狼子野心,整日虎视眈眈,不得不防。必要时定要出兵镇压,才可另其收敛。至于漠北本是小国,不足畏惧,加之漠北王慕容鋆为君仁爱,定不忍看百姓受苦,若盛祁与他缔结联盟,互通友好,一能防止他与南方联盟,增加边境危机;二能拓宽贸易,促进经济发展。”
帝闻言点头赞许,忽然想到什么,略显神秘地问漪云:“你和赵家那小子是怎么回事?”漪云见父亲突然提及此事,略觉吃惊,羞涩道:“父亲都看出来了?”“为父是过来人,怎会察觉不到。云儿真的长大了,都给自己找好婆家了。”景嘉帝一顿调侃。漪云有些不好意思,小心翼翼地问:“父亲您真的不反对?”景嘉帝抚摸着漪云的头笑着说:“只要朕的云儿觉得好,朕又怎会反对?云儿你要记得,朕是君王,亦是你的父亲,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你能够平安喜乐。”漪云听罢笑着看着父亲。
父女二人在山顶又呆了一会儿便起身回去。景嘉帝与洛七公公回宫,临走之时,帝叮嘱漪云多留意四周,漪云点头铭记。
注:
风霈霖:贤王,景嘉帝三弟,漪云叔父,因自幼身体孱弱,虽学识渊博却鲜少过问朝事,偶尔替长兄监国,又因膝下尚无子嗣,故十分疼爱漪云姐弟,漪云学医原因之一亦为他,后兄亡,替兄教导侄女。
裴子敬:驸马,京畿统领,端敏长公主之夫,漪云姑父。
依盛祁祖制:凡外戚不得担重职,储妃皇后家族两代以内不得封侯拜将。(划重点,以后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