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主义主义】真正的生存主义(3-3-2)——以命代思、非此即彼的焚心以火者

2023-01-30 12:13 作者:自言自语的小谱  | 我要投稿

3-3-2 真正的生存主义 Real/Lived Existentialism以命代思、非此即彼的焚心以火者:克尔凯廓尔

代表人物:克尔凯廓尔(Irrationalism 非理性主义)

●克对黑格尔的误解:认为黑格尔辩证法只是理性的绝望努力,黑格尔逻辑学只能用来描述【逻格斯】,而【逻格斯】走向【世界构造学】,这对【此在】的生存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再怎么把握也只能把握到世界的【本质、框架、结构、存在样态】(都是虚假的),无法把握到【存在】。

○克认为:真正的存在是【主体性的内在体验】,在这种最真实的【体验】中,会有真正的【辩证运动】:【质的辩证法】,它依靠【主体的抉择】来运行,其中有一个【抉择等级制】:【阶段论】,通过主体的【抉择】可以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个世界并没有一个目的,而是人的一生中的【抉择】就是最真实的存在,最后间接地和【绝对者】合二为一。)

场域论 3

抉择等级制/分类学(主体的生存论姿态) 调和

形而下(先验观念论、辩证法、知性理性构造的现实世界)

VS

形而上(生命的意义、主体和绝对者的关系①)

●①导致这种【生存主义】永远是宗教性质的,理性的把握注定失败,最终目的是间接地、通过中介感受绝对者,与绝对者沟通。他把自己【定位①】在自己(有限者)和绝对者的关系中,为了获得生存的价值、意义,所幻想出了一个形而上位面。

○①自己是处在痛苦、折磨、宽恕、绝望等等状态中。


本体论 3

畏 Angst② 调和 主体性内在体验① VS 绝对者

●①将主体内在体验【绝对化】,才能和绝对者发生关联。

●先验观念论与知性理性构造的现实世界没有本体论地位,所以【生存论者】是极端自私的,在他眼中只有自己,只在与绝对者的关系中【定位】自己。

●②主体对自己的存在一无所知的【无根性】,但这个【无根性】会现象化,因为它是【在世的】、在一个【因缘网络(世界网络,日常生活)】中存在,它隐约地透露了【绝对者】的存在。所以通过保持【畏(此在现身基本样态)】能够让主体从绝望(遗忘状态、沉浸日常生活、日子人状态、动力学机制)抵达自由(宗教阶段的自由:人的行动、抉择是和【绝对者】有关系的,【无根性】只是一个提示,促使人从遗忘状态、世界网络中脱离出来。)

○【畏】不是由主体说了算了,它在本体论上比主体更具有优先性。


认识论 2

●思辨哲学(孤独的②) VS 生存论指南①(非理性的)

○①例子:把绝望坚持到底,就会突破享乐、审美阶段,抵达伦理阶段,可以保持孤独,就可以感受到和绝对者的沟通。这是一种毁灭的辩证法,通过理性①去突破滞障。————①其实这个姿态是极具理性的,但在本体论上,他认为只有主体和绝对者玩不转,一定要有一个真诚的【情绪】做中介。所以这个结构是【高级智慧】+【细致敏感的情绪】+【敞开思辨哲学与生存论(抉择(折寿))指南】才能是真正的生存论者。

悖论:一个真正的生存论者不会接受、信任其他人的思想,只有克尔凯廓尔,没有克尔凯廓尔主义者。

这个状态是很野的,意识每一个瞬间都在做极重大的抉择,这是一种神经症,不过它被文化话语所展现出来。

○②克认为,思辨哲学本身就是一种孤独、唯我论的,反而得不到【他者性】、无法向他者敞开。


●思辨哲学(毁灭辩证法、非理性) VS 生存(不停地做抉择、综合)

○真正的生存者(“综合的人”)是在不停地通过内在本真的、绝对的第一人称的情绪状态来抉择,从而调和场域3与本体3的张力,这样的人就是以彻底的哲学的方式来生存。

把所有的抉择搞定了(调和完毕),就会成为 Solitary man 孤独的人。

用命做哲学,用生理学上的绝望、自由、解脱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

我今天要来讲主义主义的3-3-2

那么他代表人物是克尔凯廓尔

这个我把它叫做……

这后面有四个,我把它叫做现实的……

就是真正的生存论,real 或者甚至可以叫lived被活了的existentialism

这是真正的生存论

就是life 活生生的

我们这叫真正的现实当中发生的、生存的生存主义

就玩真的啦

这个东西你可以把real 就等于irrational,它是非理性的

就是他最后最后临门一脚靠的是非理性

认识论上这个二对立起来的

他最后最后临门一脚……

无论是什么,他都可以辩护了

就是说……这个我甚至可以……我想把它叫另外一个名字

这个可以把它叫做irrationalism非理性主义,叫这个比较好

但是就仅限克尔凯郭尔,应该是仅限克尔凯郭尔

所以我这个还是名字……命名

这是对于这种真正的生存论的命名是一个问题

很难命名

它对我来说也是个抉择

我们直接来看它的格了

就是克尔凯廓尔他误解黑格了

或者说克式,我后面就写克式

克式认为黑格尔的逻辑体系只能是用来描述……

黑格尔逻辑体系

他和海德格尔是一个思路

就是黑格尔逻辑学只能用来描述逻辑、只能用来描述罗格斯logic

罗格斯最后走向的是一个世界的构造学

这个世界的构造对于此在的存在、对于主体的生存是没有意义的

就是说它这个世界的构造归根结底它只是一个……

再怎么把握,它只是把握一个本质

只是把握世界它的框架、它的构造、它的结构

它是不能把握到存在的

在本质……在这里就是如果我们以斯宾诺莎主义来看的话

这里顶多是可以看成是存在的样态、存在的方式

方式和样态凭什么过来支配存在本身?

这是个很弱的东西

这边克尔凯廓尔就认为黑格尔的整个体系的辩证法是一种理性主义的绝望的努力

他并没有真正的把握存在

克尔凯廓尔认为真正的存在是什么?是主体性的体验

就是主体性、主体性的内在性、主体性的一个内在体验

这种内在体验里面会有一种真正的辩证运动

这种辩证运动他把它叫做质的辩证法

辩证法就是真正的实……就是实实在在的、真正的实实在在的东西是主体性的内在体验

主体性内在的绝望、恐惧,内在的爱恋热忱、信仰

主体的内在体验才是最真实的东西,它是最真实的东西

而由罗格斯、由这个黑格尔辩证法所构造起来的这个世界结构则是一个虚假的东西

那么质的辩证法靠什么来运行?靠主体的抉择

他有一个抉择等级制

就是他有一个新的等级制、是一个抉择等级制,有阶段论、有所谓的阶段论

我们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进阶论

这个进阶是你狠不狠,人狠不狠

存在主义有一个比较特别的……

就是说它有一个主体性的

他是分阶段的

他通过他的抉择可以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辩证法是以主体内在的抉择、重大抉择chosen或者是choice 抉择、选择来推动的

最后最终……

就是你可以理解这个世界并没有他自己的目的了

而是你的人的短暂的一生

这一生当中你做的种种抉择就是最终最真实的存在

最真实的存在是你这一生做的抉择

通过抉择你所提高的一个生存的姿态

最后和绝对者合二为一

但是只能间接的合二为一、永远只能间接合二为一

我们看它的场域论

这种真实存在的生存论的场域论上

有那种虚假的

就是左边这个是……

就是形而下的东西反而在辩证法那边、在观念论里边它是形而上的东西

它倒置了

形而上的,倒置了

形而上这个反而是先验框架……

就是先验观念论、辩证法

然后还有他们构造起来的那个现实、现实世界

知性的……这东西都是理性化的、知性化的

这个东西反而是站在左边、形而下的,被看成形而下的

本来是形而上的

他被克尔凯过这些生存论者看成是垃圾玩意儿

这东西是个垃圾东西

这是垃圾东西

真正形而上的是什么?

形而上的那个位面是绝对者他布置下来的……

就是说你的生存……

这个东西叫什么

就叫做你的……主体和那个绝对者的关系

主体处在和绝对者的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当中,他是一个形而上的位面

所以他是这一种真、真实的存在论、真实的生存论、生存主义,永远是theological的、永远是religional的

It is always a logical

It is religional

他是这个中介和绝对者之间的一个关系

中介和绝对的关系,或者叫有限和绝对的关系

主体是有限的主体

他把自己定位在自己和绝对的那种关系当中

所以他最后要认识绝对者肯定是间接的认识绝对者,间接的感受把握绝对者

不能直接

因为你是个有限的主体

主体的有限性被把握成就是理性、要用理性去把握绝对者是注定失败的

要用一种东西来中介

就是形而上的那个位面是主体和绝对者的关系

你听得懂什么意思

就是形而上的那个位面就有点像……

就是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紧迫感

就是你和你的死亡的关系,或者说就是你和你的生命的意义的关系

就是形而上的位面

这边这个东西简单可以说成是生命的意义

就是你活这一辈子、你这个人生和绝对的无限之间的那种关系

绝对的自由、绝对的无限之间的那种关系

你在其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定位

你的生命的意义可以在那么一个无限的、最伟大的、最了不起的那个位面当中有一个定位

就是这个形而上的位面就相当于是你存生存论者他定位自己的生命意义,或者定位自己的生命价值所幻想出来的一个形而上的位面

是会有的

比如说他处在什么样的阶段、处在什么样的抉择、做了什么样的抉择

他会感到自己是有罪的、自己还是被宽恕的

自己依然是处在痛苦折磨当中的

自己是绝望的

还是自己是怎么怎么样的

这生命的意义加引号

不是这个庸俗意义上的

而是就是非常严格的

先是绝望……

首先你要做一个生存论者

你首先要得是个观念论者

然后弃绝观念论的姿态

让这个维度……

把这个维度剥掉他的形而上性

把他的形而上性、超越性给他剥除掉

看到这个先验观念论、辩证法和现实世界的整个这个架构是一个庸俗的、形而下的

而真正的超越的那个位面、形而上的那个位面则是你的生存、你的主体性、你的体验的生存论价值

生存论的一个……

所以调和他们两者的就是一个抉择、抉择的等级制

抉择的等级制

由抉择作为核心,就是抉择

由抉择作为核心

由主体的抉择选择作为核心

主体的生存论姿态、生存的existential gesture 生存论姿态

你的那个抉择他有个等级制的

克尔凯郭尔那边有审美、伦理、宗教

然后贯穿其中的是畏、绝望

比如说在雅斯贝尔斯里面,他编了一整个抉择的一个等级制的表、分类表

等级制的分类学

这个东西是调和这两个维度的位面的

这个东西是调和这两个东西的

当然他倾向于是否定他,然后追求他

否定他、追求他

但是这个东西他是对他有启发作用

观念论、辩证法现实这个维度对他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他最终的目的是想要获得和绝对的communication沟通

但是永远只能是间接的

生存论的话他和那个神智论、神智学不一样、神爱论不一样

生存论的话它是指永远是间接的

它是主体主义的、它是有限主义的

它的主体主义、有限主义就在于这个间接性

在于他是三字头中间一定要有这个抉择的分类学

做出什么样的抉择算是进入下一个阶段

做出什么样的抉择算是和绝对者可以怎么间接的和他沟通

在荒谬当中、在绝望当中


在本体论上是三

就是主体性是最真实的

另外一方面当然是有个绝对者比他更真实

主体性内在体验

本体论上内在体验

主体的内在体验

痛苦、绝望、快乐什么

反正就是它是生存论

就是你在生存过程当中所有的内在体验

那种绝

这种内在体验你要把它绝对化,你需要绝对化,其实

绝对化才能和绝对者发生关联

但是本体论上一方面就是主体或者它的主体性

内在的那些内在体验

这是在本体上有地位的

这个东西在本体上没有地位

它在本体上没地位

先验观念论和辨认法构造出来的那个现实

吃喝拉撒睡、亲戚朋友这都没有地位的

他没有地位的

在生存论上他是绝对孤绝的、他是孤独的

这些人是极端自私的

我再强调一遍

就是真正的生存论者他是极端自私

这个自私不是说他会自私自利

他不自利的

他不会自利的

他是极端的只有自己

他只有自己

他就是主体和绝对者一个关系

他只在这个关系当中定位自己

他勉强会有一个场域论、背景性的场域论什么呀

是那个先验观念论

就是那个黑格尔辩证法庸俗理解的

克尔凯郭理解庸俗黑格尔辩证法里面

他勉强会把自己定位在这个我还是在世界之中的

我还和世界里面的各种现象打交道

但是他完全是不在乎……

就是比较欠缺他者性这个维度

另外一方面他也是极端孤绝的、孤独的

在孤独和孤独状态下主体才可以和绝对者发生关联

就是真正的生存论是这个东西

真正的生存主义、生存论,也就所谓存在主义它是这样的

他只和绝对者发生关系、只追求和绝对者发生关系,只追求这个

那么这克尔凯过他目的论上一

婚都可以不结、恋爱都可以不谈

他觉得这个东西都是前置阶段都是错的不行的东西

所以在本体论上就是一个主体和一个绝对者的一个对立

他们被永恒的隔开来了

主体是……

那什么东西来沟通它?畏angst,anguish

或者有翻译成英文dread 就是那种畏

畏意味着主体暴露在这个……

就是主体对自己的存在一方面一无所知,又是……

畏,这个东西angst

它就是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里面也讲过的

就是主体……

你可以理解成就是无根性、主体的无根性

但是这个无根性它会现象化

这个畏被看成是此在的什么?烦

烦被看成是此在的存在的基本样态

畏被看成是此在的本质现身的一个基本样态

我记得好像是的

而无根性就是此在的在世

他之所以会畏是因为他是在世的、在一个因缘网络里面的

海德格尔那边是这个因缘网络

海德格尔那边因缘网络还就是一个世界网络

还是向他者、向别人、向普通人、向日常生活敞开的

而在克尔凯廓尔这里

在世的这个畏

它完全指向的就是主体自己的无根性

而这种无根性的则隐约的透露了有一个绝对者在那边

所以这个畏唯一的作用就是让主体从绝望抵达自由

当然绝望本身也是个动力学机制

比如说绝望

就是从那种遗忘状态

忽视绝……

就是普通人都是绝望的呀

普通人都是

哎呀

我就这样火……

在世

普通人被甩到世界

然后我就按照这个因缘网络的游戏规则里面去生活

这个在科尔凯格尔看来

这是绝望

这已经是绝望了

这已经是

我就是这日子人

就过日子、有一天算一天了,就这样了

这已经是一种绝望了

而这种绝望应当导向一种宗教阶段的自由

通过畏、保持这种畏

导向一种宗教阶段的自由

意识到我和绝对者是发生关联的

我的行动、我的主体性的体验是和绝对者有关系的

我并不是被抛弃在这个世界上的

我并不是就是真的无根的

就是这种无根性只是一个像提示作用的一样的

他就促使着你去做抉择、促使你从那种享乐当中脱离出来、促使你从那种普遍主义的道德伦理当中再解脱出来

最终直接把握到感受到……也不可能直接……最终不可能直接

这不具有一个直接性

本体论上主体性格也觉得也是有一种特殊的情绪

最原初的情绪

畏来中介的

这个东西也是一种本体

他作为情绪在本体论上甚至比主体性的其他的情绪

主体性其他的感受、内在感受

那种虚假的、那种需要被抉择抛弃的、那些弃绝的那些感受

它具有本体论上的优先性

这种畏不是一个

畏angst它不是一种生存论姿态

它不是一个gesture

因为他不是需要主体摆出来的

主体不需要刻意的摆出来

不由主体说了算的

畏这种情绪状态、这种内在的主体性状态

它不是由主体

它是由它设立一个主体的

由绝对者设立一个主体的

它不是主体自己说了算

主体永远处在一种畏惧当中、永远处在一种dread 当中

他不是由主体说了算的

所以在本体论上比主体性更具有优先性

当然主体性是怎么样?真实的主体内在的情绪

感受各种忧愁、绝望、忧虑、忧郁

用他自己的话,忧郁


然后最后在认识论上是二

左边是思辨哲学

右边则是一种生存论他本身

生存论的指南,我只能叫做

这种……这个东西就怪怪的

就比如说他告诉你

只要把绝望坚持到底

你就会突破享乐、突破审美阶段、抵达伦理阶段这样的

然后比如说你可以保持你的孤独

在和别人的孤独当中交往当中,保持你的孤独

你就可以感受到和绝对者的一种communication 、间接的communication 、一种沟通

他会有生存论指南作为你打怪练级的……

你可以简单理解成打怪练级

但是过程是极其痛苦的、非常惨烈的

这生存的指南的话

他是嘴巴上叫自己非理性的

思辨哲学被看成是孤独的

就是我跟你讲,他辩证法就辩证在这边

他就认为思辨主义本身是一种亵渎的、是一种唯我论的

反而是得不到他者性

不会和他者敞开的、不会和他者communication

而是这种生存论指南就是……

它的生存论

它总归要选非此即彼

怎么做选择人生怎么做选择

还有什么就他写的那些书

他是告诉以一种理性的方式告诉你要把握到里面的非理性的一些机制、一些辩证法

所以在克尔凯廓尔里面这边是一种毁灭的辩证法

怎么来突破那些障碍、突破那些挚障、挚爱和障碍、突破他们

认识论上思辨哲学的地位被降低了

也就是说我我这样跟你说

就是说他有可能陷于庸俗

就是这种高级生存论、真正的生存论他会限于庸俗智慧

因为他要维持这个332

前面都是中介的

每一个环节都被中介的

所以他是高级智慧、很高级的智慧

就是他是很严肃、很审慎的

其实他骨子里是很理性主义的

他很理性主义

因为他玩……

但是他在本体论上他觉得光有这两极对立玩不转

一定要有真诚的、真挚的情绪做中介

场域论上他觉得光有这两个也玩不转

一定要什么?

一定要有你的人生的重大抉择做中介

所以他是高级智慧加上非常细致的、敏感的情绪

由这两者加到一块去

你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生存论者

然后在认识论上又必须两手准备:哲学和多愁善感

这个生存论指南你可以看成是简单的时候

你可以看成是文学或者说什么什么东西

他不能叫文学

他就是一种how to live

就是生存论、生存论的指南guide book

所以他很容易前面这个闭合,闭合的话那就变成垃圾玩意了,或者变成1-3了

就前面场地路上闭合

后面还能展开的话

那就变成多愁善感

就只关心自己内在情绪的那种家伙了

他都很容易闭合

就是你要维持这个张力开着

老实说你可能付出代价说不定就是寿命

你付出的代价往往就是寿命

这边还要一直让他开着

在思辨上一直敞开思辨哲学和生存论的之间的一个张力

生存论指南这就是抉择指南

教你怎么做抉择

抉择指南

其实我挺奇怪

就是你已经是个生存论家了、真正的生存主义者了

你怎么会去看别人写的生存论指南?

因为哪有看克尔凯郭尔的克尔凯郭尔主义者

只有自己成为克尔凯郭尔的一个人

不会有一个科尔凯郭尔主义者会去看科尔凯郭尔

你不会对他那种什么毁灭的辩证法、质的辩证法抱有什么信任的

你会直接怀疑他的,对吧?

在这里就是哲学的开端、哲学的真正意义其实就是谦卑的……

其实就是神学

就是这个其实就是神

在他们看来就是一种可操作的

可以去活、怎么来生活

告诉你每天、每个当下、每一瞬间、每种情绪你如何去面对他、如何去把握他、如何去体验

how一个how

非此即彼

他的书叫非此即彼

就是做抉择就做抉择

这个体系是……我不建议……

你们可以自己去看书

你要成为那种人要去阅读他的书、读他的书

读点海德格尔

然后稍微没有海德格尔那么泰然处之、泰然让之

那容易变成克尔凯廓尔、克尔凯廓尔的这种状态

活不了多少年的

这个东西的话

如果让他后面3-3-2-1或者3-3-2-2的话

这两个东西都是寿命都很短的

因为你一直在……很野的一直那个状态一直非常野的意思

每一瞬间都是一个极重大的、最重大的抉择,都在不停的做最重大的抉择

你可以把它叫做多愁善感

但是我认为这是某种神经症

这可以看成是某种神经症

只不过这神经症被文化、话语所展现出来

他剖析了前面这两个3-3

然后他在话语上又还分裂,那其实是很糟糕的

我要说一点就是说海德格尔他之所以能够成为3-3-1

是因为它是活的寿命够长

它并不是同时是前面这两个3-3都维持

而是它是有一个理论的路径的、有一个理路的

在他几十年理路当中,他逐渐的把这两个维度给他调和起来,把这边场域论和本体论上的两个裂隙给他调和起来

他是用智性探索

几十年的礼物给他调和起来

最后在认识论上、在他的理论姿态上,他保持一个自我融贯

他是通过寿命

就是通过……

所以说我说前面的生存论者、生存论家不是真正生存论家

只是他活得够长

他思辨的历程跑得够长

他不是每一刻、每一瞬间、每一当下都是一个保持敞开来把它调和,都去做这个努力的,没有的

这个很难的

敞开要调和就是用命、用你的命、用你的激情、用你的生命、用你的心理状态去调和这两个维度

然后这边肯定是二、是开着的

也就是说……我甚至可以说就是说这个在认知论上

我觉得这里更可以……

思辨哲学生存指南的思辨性、理性的那一部分要放到左边去

他也是属于思辨哲学

甚至是这个毁灭的辩证法本身也要放到思辨哲学这边

而真正的认识论上

在他的对立面的应该指南性没有

就是生存本身

不停的做抉择,就是做抉择,不停的做抉择

抉择本身,每个当下的抉择

这是他认识论的第二部分

就是他他的意识聚焦的焦点的一个就是不停的做决策

不停的处在超绝当中

也就是不停的综合

这里其实就是不停的综合

就是克尔凯郭尔所说的综合的主体、综合的人

这个人是在对立面之间不停做调和的

就是说你们会看到就是在场域论上和本体论上它都是3

它不是白嫖的三

这个三就是两个2、2元对立

然后要把它调和

这个调和的力量就是认识论上的生存

但这个生存不仅仅是活着

而是抉择

也就是说真正的existentialist、真正的生存论者的生命在不停的调和本体论和和场域论上的张力

他不停的在调和他的张力

不停再调和

他不停做抉择、在调和

他不停的这样做的那个人就叫做一个综合的人

他通过内在的绝望、内在的情绪、内在的非常本真的那些绝对真实、绝对第一人生彻底的、纯粹的那些精神状态、那些情绪状态、那些决策、那些……

就是他不是一个在思辨状态中的哲学家

他是一个……就是你作为一个科尔凯郭尔主义者

你每一瞬间的生命体验都是一个哲学难题

就是以哲学、哲思的方式来生存的

就是你的生存本身就是里面的张力、里面的创伤是不停的暴露出来

然后你用最真挚的生命、最真挚的情感体验、最真挚的实事求是的那种认识去面对、来做抉择

就是他是live philosophically

就是以哲学的方式活着

所以在认识论上,左边是哲学、右边是生存

你可以这样来理解

左边是思辨哲学,右边是生存

他就是一个综合的人

全都完成了

就是综合的人把所有的这里面的抉择全都搞定了

他就会成为这个solitary man、一个实心的人

因为他把这两个都给他调和完毕了

他会成为一个solitary main 一个他们翻译成孤独的人

solid solitary 就是他会变成一个实心的

这是完全就是搞定了

你想,生命本身在他看来就是一系列好多好多中间还特别难的哲学问题

他过的每一瞬间都是哲学、这都是哲学,或这都是和绝对者的关联

他要处理这种

那他只能用最真实、最本真的内在的情感、内在的痛苦折磨、悲伤、悲剧、忧郁这东西来面对这些东西

他是用生存、用情感、用抉择在思考哲学

就是他在用命、用寿命在思考哲学

人家都是用……或者我我来打个比方

别人是用电讯号在思考

就是神经元之间的那个电信号交换在思考

这帮人他是用什么?

这种人他是在用神经递质在思考

神经递质和里面分泌的那些多巴胺、分泌的那一种什么……

我不知道叫什么,就是那些激素,或者说

普通人都是用电信号在思考

他们是用情绪、在用精神状态、整个非常情绪状态、生命状态来思考的

只不过这种思考是很野的

就是说他的思考人家是一种心理学的思考、别人是一种心理学的一种思考

他们是一种生理学的思考,要折寿的

别人都是用什么否定、肯定在思考

他们是在用绝望和……比如说解脱这种东西来思考,绝望、解脱、自由这种东西来思考

他们是直接用情绪来思考,就很野

所以如果说维特根斯坦要说什么

当我们不能说话的时候,我们就沉默

克尔凯廓尔会跟维特克斯坦聊

不能说话?那我就绝望,那我就自由

我就用我的精神状态,就我整个的内在的最真挚、最本真的体验、抉择来思考、来说话

用心灵来思考,而不是用思维来思考这种状态

因为孤注一掷的把全部的内在状态都充当一个思考的单元,或者充当一种辩证法

是这样

这不是用词在思考

而是在用血泪、在用神经递质、在用激素在思考,差不多这么一个状态

但是他还能维持理性

他还能成功的调和

关键问题他还能成功的调和常用的和本体论上的这种裂隙、二分

但是代价我在想你有没有代价

就是你的命会很短、活不久、命短

就比如说别人就说话都是在用语言在说话

这个人他是用……他要传达一个……

比如说他说我不高兴了

他就是用一首乐曲来表达不高兴

因为他……

省事儿的他不用,他用一个非常复杂的难的东西来体验

非常痛苦的、代价非常大的一种方式,用整个他的精神状态来、精神状态的变化

精神状态、内在信念的最重大的那些抉择

来调和本体论和场域论上的这种创伤、这种割裂

就是烧,烧自己的命

就是如果有一种烧自己的命的方式的话

这种真正的生存论他就是能把这个命给烧掉了

我不建议你去实践这个东西

大好身体就像海德格尔那样就苟、苟延残喘

然后还是有用的

你没有必要这样

这个是……这种是一种……哎呀,我没什么好说的

我就是我介绍这个东西

反正我就介绍到这里

我也劝阻你们

克尔凯廓尔书读起来挺舒服的

小时候非此即彼

你可以自个去……,我现在找不到那本书了,你可以自己去看一看

然后我明天会具体的讲克尔凯格尔他这个3-3-2-1

其实最后就实现了这种叫solitary man

怎么做到的

然后明天再来说,就讲到这里

__________________

3—3—2 真正的生存主义

真正的生存主义(Real/Lived Exisitantialism),或是非理性主义(Irrationalism,仅限于克尔凯郭尔


代表人物:克尔凯郭尔

认为黑格尔只能描述logos,导向世界的构造学,只是把握世界的本质而不能把握到存在,对主体(或此在)的生存没有意义。真正的主体性在于内在体验,被称作“质的辩证法”。质的辩证法依靠主体的抉择运行,通过抉择而进入新的阶段,最后和绝对者(间接地)合为一体


场域论:3

形而下 VS 形而上

(先验观念论、辩证法、现实世 界,理性化的)VS(主体和绝对者的关系,生命的意义)

调和者为“抉择”的等级制,生存论姿态

用理性把握绝对者是注定失败的

最终的目的是与绝对者的沟通,但永远是间接的、有限的


本体论:3

主体性(的内在体验) VS 绝对者

沟通者是畏(angst)这种源初的情绪,只是主体自己的无根性,唯一的作用是让主体从绝望抵达自由。畏不是一个生存论姿态,它不需要主体说了算,而是主体之前的“存在论上的在世情态”(海德格尔语)

先验观念论在这里没有地位,真正的生存论者是极端关注主体与绝对者关系而不在乎其他的。

真正的生存论者是孤决的,只追求和绝对者的联系


认识论:2

思辨哲学(生存论其实也在这里) VS 生存本身(原本是生存论的指南)

理性的、唯我论的、不给他者敞开的 VS 毁灭的辩证法,严肃而其实很理性主义的,痛苦容易陷入庸俗智慧

一个生存论者不会对其他生存论者的理论施加无条件的信任而只是成为生存论者本身

每一瞬间都在作重大抉择,都在用激情、生命作出综合。


场域论、本体论的综合都是生存、抉择,不是一种思辨状态的哲学,而是一种每一瞬间都在思辨地生存的哲学。

最终变为一个实心的、每时每刻面对生活的抉择的、用生命、死亡、激情作出抉择的人。

生存论者总是用情绪来思考(比如解脱、绝望、怕)孤注一掷地(这个词我觉得不错)把全部内在状态充当思考的单元。代价是命短,烧命

刘司墨:我不建议你去实践这种东西啊,大好身体,(咳嗽),实际上像海德格尔那样像狗一样,苟延残喘,还是有用的。我没什么好说的,啊,就介绍到这里,我就在这劝阻你们。


【主义主义】真正的生存主义(3-3-2)——以命代思、非此即彼的焚心以火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