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流于形式”的流于形式,“卓有成效”的没有成效:论浙鳌夜读

2023-02-18 11:55 作者:厘米-SC  | 我要投稿

利益相关:浙鳌高级中学高二学生

前言:2022年12月7日,伴随着疫情防控“新十条”的颁布,我国的疫情防控政策由“动态清零”转向了有序放开,随之而来的则是全国大面积的感染与大面积的停工停产停学。让人颇有梦回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刚刚爆发之感,浙鳌高级中学当然也不例外。虽然学校没有全面停课,但线上加线下的授课形式与老师学生不断因病离校——有的班级甚至仅有不到1/3的学生在校了——为教学正常开展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习近平总书记有言:“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显然,以何必团校长为首的,浙鳌高级中学的领导们深谙此道——这也正是他们在2020年成为高考中脱颖而出的黑马,一跃成为温州前三的一大原因。在为了应对这次猝不及防的放开与即将到来的高考首考进行时间调整以隔离并重点保护高三同学免受感染时——虽然这些举措在omicron强大的传染能力下很快被证明是徒劳——浙鳌高级中学的校领导们在学校老师的建议下开展了“夜读”——利用晚自习课后的一段时间大声朗读。如今大多数人已经“阳康”,教学秩序已然恢复,但夜读仍然得到了保留。校领导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发誓要把夜读搞好。甚至校长说:“夜读搞不好,我引咎辞职。”那么,学校认为“卓有成效”并要求“不能流于形式”的夜读,真的如他们所说的一样有效吗?

开局:混乱不堪,朝令夕改

过去26年,只要中学的晚自习时间可谓亘古不变,即使有调整,也不过是微调。但这次改变可谓是乱了祖宗之法。当然,我并不反对变革;恰恰相反,我认为,浙鳌高级中学亟需一次彻底的改变——这点各位从我的上一篇文章中亦可略知一二。但是这次的改变显然是匆忙而为之。没有试点,没有意见征询,更没有任何评估,只是某位一拍脑袋制定了时间,却要全校同学被迫一起当小白鼠。而这明明是可以避免的。这种问题来一次就够了吧?浙鳌高级中学校领导的回答是:还不够。改了一次没有解决遇到的全部问题,而又接连改了四五次,短短几天时间,却又多次更改时间,加之错乱的铃声,频繁的广播提示,强硬的语气与态度朝令夕改,让人错落万分,老师,学生记错了时间的情况亦屡见不鲜,反而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为了夜读,牺牲了晚自习的上课时间,这不是因小失大而又是什么?

当然,今日的晚自习早已恢复了秩序,但从这一次混乱的改制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关于浙鳌高级中学管理混乱而没有章法,没有充分讨论与论证的问题——这也是浙鳌高级中学在未来将要面对的最大问题。

执行:形式胜于实质,门面胜于本质

夜读的意义是什么?在我理解下,夜读的目的是整理一天的知识点,对薄弱的知识进行回忆与巩固。对于治疗来讲,这点时间其实尤为珍贵。因为浙鳌高级中学的晚自习被用于上课,而不像大多数公立学校那样将晚自习留给学生完成作业与自习,浙鳌高级中学留给学生整理知识点的与巩固弱科的时间已经寥寥无几。当然,浙鳌高级中学也有自习,只不过下午的一小时也仅能勉强完成作业罢了——更别提还会被许多课任老师瓜分,时不时还有统练。所以究其本源,回到夜读最初被设立的初衷上来看,我其实是认同的,并认为应当大力推行——尽管它的确压缩了晚上就寝前的时间,为不少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困扰。需要指出的是:对知识点整理的方式远不止读记一种。但推出夜读,至少代表浙鳌高级中学在这方面迈出了不小的一步。考虑到最先提出这个想法的是一位英语老师,那我们也更可以理解。退一万步说,至少这一举措让我们在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中有时间慢下脚步来拾起我们散落于路上的知识与记忆,而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浙鳌高级中学真正做到了不忘初心吗?想来是没有的。在最初几天的动荡期过后,晚读很快又变成了一项“无意义的内卷”,在校领导的督促下,它很快就沦为了比声音、比气势为博表扬的作秀行为,而不同于有明确任务的早读,晚读本身是没有明确任务的,那么它的唯一任务——在学校的鼓励下——已经成为得到表扬。试问,让学生站着扯着嗓子大声读效率何在?晚读的意义何在?当一个班级因此收获了表扬,以牺牲学生学习和复习的效率来博取领导的一声夸奖,为班主任带来片刻的欢愉,这究竟是证明了班主任治班有方还是现代的烽火戏诸侯的笑话呢?我想大家心中自有答案。而当更多的班级为了得到表扬,选择让学生站起来扯着嗓子读书,直到坐着读的班级成为异类,然后蔓延至早读,形成一种所谓“优良风气”的形式主义之风,当效果向本质妥协,当目的与形式颠倒,那夜读又叫何夜读?努力又为谁努力?

的确,我不否认可能有的同学适应能力比较强,抑或他们在这种环境下有着最大化的效率。但据我观察与了解,我可以说许多同学在站着读书以后出现了效率降低的现象,更有甚者只是在应付检查,在值日领导离开后,便与周围的同学讲起了话。我不敢打包票说坐下后,不再追求声音与气势的夜读会让每个人的效率都变得更高,但回归其本源的夜读一定会让那些想学习的、善于利用时间的莘莘学子更好地利用这不长的夜读时间,这难道不正是设立夜读的初衷吗?依稀记得在我刚进入浙鳌高级中学时,学校发过一篇名叫《浙鳌拼的不是智商,而是时间管理》的文章,那么我想问,为什么追求效率至上的各位校领导们,在夜读上却舍本逐末,去追求徒有其表的声音,而不是它本来应当追求的效率提升呢?

管理:舍本逐末,形式至上

每天,浙鳌高级中学工作总群、浙鳌高级中学班主任群等群聊都会对本日的夜读情况进行通报。这本来应该是一个良好的制度——因为有反馈才会有更清晰的进步方向。但浙鳌高级中学的夜读,恰恰在反馈上出现了最大的问题,也因而造成了老师的层层加码。在反馈中,值日老师指出,某某班全班站着夜读,声音响亮,效果很好。某某班夜读状态好,原因之一是有着明确的夜读任务,诸位,夜读的意义是什么?让我们再次问出这个问题罢!当站着读书与效果好画上等号,当意义被声音掩盖,当自主整理被明确任务取代,当本质被门面消解,夜读又怎能称为夜读,其意义又怎能被称为意义?这荒诞的形式,又怎能不流于形式?

校长说:“夜读搞不好,我引咎辞职。”我觉得其实大可不必。纵观历史,诸葛亮手下马谡纸上谈兵,失守街亭。他在挥泪斩马谡后自降三级,但不久后又官复原职。以史为鉴,可以知今日。这所谓的辞职,又跟诸葛亮的自降三级何异?我理解在温一模失利后学校高层的紧张情绪,但是这种紧张情绪不应该和追求形式主义划上等号,否则对学生的学习反而会起反效果。不如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平凡的事,让夜读回归它被提出时应有的样子,让形式让位本质,岂不更好?

当然,这对浙鳌高级中学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效率虚无缥缈,如何量化评估确实是摆在管理者们面前的一个不小的问题。相较之下,声音可听可感,气势更是可以一站了之——黑压压的,摇头晃脑的人群,不可谓没有气势。但倘若浙鳌高级中学真的想搞好夜读,在日益加剧的内卷大潮中拥有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那么这将是一条必由之路。当“县中模式”走到尽头,一场真正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才刚刚拉开帷幕。邓小平同志在创立深圳特区时提出一句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在将学生的时间压缩到极致以后,紧抓效率这条生命线就成了所有中学破局的关键。要求有声而不强求大声,要求效率而不强设目标,给予反馈而不恶性循环,适当管理而不给予重压,或许才是夜读所需要的罢。何校长常常引用《共产党宣言》中的一句话:“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以此言指引夜读,亦大有裨益。当然,这不是一个人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任务,而是要在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与智效理念的指引下,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方能实现。要剥离夜读冠冕堂皇的外衣,寻求它深藏若虚的本质,或许我们可以引用一句孙中山先生的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理念:忘却初心,迷失方向

我在前文中阐述了我理解下夜读的意义,我相信学校的理念,或许与我理解的有所不同,但也大致相似,而不可能是某人抑或某些人寻求的“政绩工程”——毕竟再大的“政绩”大不过高考成绩——但在执行中却出现了极大的偏差。但难道由此我们就可以说:“政策是好的,只是下面执行错了”吗?前文所提的恶性循环之所以成立,难道不是因为校领导的助长吗?这种唯形式论的蔓延,难道不是因为校领导的鼓励吗?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或许校领导已然忘却了提出夜读的初心,迷失了夜读管理的方向。夜读尹始,我环顾四周,只见人影鳞次栉比,不禁让我想起了衡水中学早读时的场景,看起来如饥似渴的读书之状,效果又是几何?亦或也是作秀罢了?浙鳌高级中学在2006年,曾在温州市电视台的现场直播中立下志向:“浙鳌高级中学决心用50年乃至100年的努力,成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有一定影响力的一所普通中学”。强如衡水中学,不过全国知名——这还是在引入资本,吸纳全省最优秀考生之后的所谓“成果”,当然,衡水中学的“名”是“盛名”抑或“骂名”我们另当别论。浙鳌高级中学若只是效仿衡水中学,并且只学其表象而抓不到其实质,又怎能实现自己所谓的志向呢?

当然了,如毛主席所说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让我们着眼当下罢,浙鳌高级中学现在关于夜读的理念又是什么呢?以我个人粗浅的理解,现在的夜读已然成为了一场形式主义的盛宴。我们不否认它有实效,但和它原本应有的效率相比,可以说是相去甚远,或许此处话用一句范大将军的名言比较合适:我劝浙鳌高级中学把夜读的理念先搞懂。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推动作用,而夜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先进的追求,效率的管理方式与制度能够增进夜读的效果,反之,若是一味追求形式,则会降低效率,这何尝又不是南辕北辙呢?何尝又不是缘木求鱼呢?

结语:鳌水汤汤,书声琅琅

我在前文所说的是,近日来,我看到或听到的一些现象,或许仅仅是部分班级如此——其背后原因我们就不深究了——近日,高二段又将夜读的内容划分给不同学科,更是不见其本质在何处。这或许是见微知著,又或许是盲人摸象,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夜读而言,浙鳌高级中学显然并未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无论这是个例现象,还是集体群像,我认为这个结论本身的大方向是没有错的夜读,本为学生——无论成绩如何——开辟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用于巩固,加强,提高的天地,特别是在压缩课余时间,无所不用其极,“县中模式”进入瓶颈期时,推出这个方法无疑是开辟了一条新赛道,为浙鳌高级中学在新的十年里提供了全新的、与众不同的竞争力——前提是它正确得到执行。但就其现阶段的种种而言,夜读与古代私塾中摇头晃脑的读书又有何本质区别?不过是新瓶装旧酒罢了,当潮水退去,方知谁在裸泳,当形式让位本质,夜读方有其意义。而非花拳绣腿的空架子。

作为浙鳌学子,我们都希望学校变得更好,愿夜读朗朗的书声中多一词,效率与真诚少一词,形式与门面愿携校警早拨乱反正,在实现志向的过程中,多一份理性与商议,少一点独断与专权,以科学的制度令人信服的价值观与质效理念,合理的管理体系,实效为先的价值追求砥砺奋进,生生不息!

后记:一些个人感想与随笔

自上篇文章发出以来,收获了不小的反响,我也与大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交流,在思维碰撞中也有了不少的新想法,感谢大家的支持。诚然,尽管极力避免个人难免会带有情绪与主观的见解,可能影响了一部分同学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特别是当时还在上初三的学弟学妹们。我深知这样是不负责任的,但因为对浙鳌高级中学的溢美之词早已不胜其数,也是时候为它浇上一盆冷水了,这样无疑也能让大家更加客观的去评价浙鳌高级中学。我自知分析不够全面,也不够客观,本身发文也只是想作为排遣心情以及抛砖引玉之用,未尝想收获校内校外无数关注。若给部分同学带来了负面情绪或影响了你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我深感抱歉。

关于我的身份,其实也并没有许多人想的那样,或是居心叵测、故意抹黑浙鳌高级中学的成年人,亦或是职业的黑水军,或者是其他学校的学生,我其实只是一个平凡而又普通的高二学子,发表了一些自己的拙见罢了,这也很好查证。这几篇文章的出发点也很简单——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我们听过了太多关于煎熬的神话,却几乎不见负面人评价,或许是成绩的突飞猛进,掩盖了这一切吧,但问题不会消失,它就在那里,终有一日要被解决,不过我很庆幸,时至今日,正好没有选择解决提出问题的人,我也尚未被学校任何一位校领导就相关文章约谈,抑或是被谁要求删除相关文章,或许是影响力微乎其微吧——这点我是有自知之明的——也希望各位能辩证的看待这而这所学校以及其间种种少谈主义,多谈事实,我也期待和大家进一步的交流。


不“流于形式”的流于形式,“卓有成效”的没有成效:论浙鳌夜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