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HMI车载设计人机交互系统课程

2023-03-12 13:48 作者:bili_87169831596  | 我要投稿

HMI车载设计人机交互系统课程
3月11日打卡     25-弥酒@郝小七的HMI设计圈

【学习重点笔记】
一、智能座舱的品牌
新势力第一梯队
蔚来、小鹏、理想、特斯拉
新势力第二梯队
哪吒、威马、爱驰、领跑、天际、高合
互联网造车
小米、问界M5、高合
国企的自主品牌
红旗、东风、荣威、宝骏、长安
传统国企子品牌
智己、沙龙、岚图、阿维塔、飞凡
传统国企
领克、长城、比亚迪
二、新能源汽车的类型
油电混合HEV:比亚迪、丰田、本田、雷克萨斯、吉利
插电式混动PHEV:宋PLUS DM、秦PLUS DM、汉DM、唐DM
纯电EV:特斯拉、北汽新能源、几何、奇瑞新能源、蔚来、小鹏、
增程式电动EREV:理想one、岚图free、AITO问界M7、比亚迪汉DMI-i、
三、智能座舱系统车机算力
算力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里,能做多少次嘴基础的计算。而TOPS呢,则是一个单位,指每秒一万亿次。
四、硬件
硬驾驶操作系统:液晶仪表盘、HUD、流媒体后视镜
信息娱乐系统:触控显示屏、娱乐系统
其他系统:空调系统、智能座椅、智能音箱
人机交互:语音识别、人脸识别、触屏控制、手势识别、虹膜识别、生物识别
应用层软件系统:定制系统(Harmony OS)、底层架构(安卓、Linux、QNX)
一、座舱发展史
机械座舱-传统座舱-智能座舱-未来座舱
首先我们的座舱发展史是从机械座舱开始的,目前我们市场百分之七十都是传统座舱,随着新能源的车机渗透率到达百分之三十,那我们的智能座舱也慢慢的浮出市场,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一定是向未来座舱去发展的,到了未来座舱我们的自动驾驶等级会挺升到L4-L5级别,当然也要配合一些法律法规以及道路进行升级,目前来说,我们还是要往智能方向迭代的,在智能座舱的这个环节,我们要着重的注重用户体验,毕竟车辆是个出行的工具,同时要给用户安全的原则,我们所有的设计需求都要以安全为前提,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我们要有不一样的设计,比如情感化的设计向小憩模式、露营模式等,让用户留存在我们座舱的一个功能
对HMI设计发展的方向怎么看
每个座舱做的其实都不是很好,现在都是快速的搭建,未来的趋势是满足功能的前提下第一我们要统一组件化,毕竟组件化才能快速迭代保证设计一致性的前提,第二我们要对每个设计功能进行深挖,深挖分为2个方面一个是视觉、一个是体验,视觉我们要进行一些前瞻性的设计,这个时候比如说我,我会在追波上去看一些超前的车机界面,不光是车机界面我还会去其他的国外平台网站上去看一些视觉设计,提高审美,毕竟科技这类还是要向国外看齐,而且我平时还会去做些概念稿、设计稿进行练习,我觉得这是能为车赋予的特别好的能力,毕竟车是一个高价值的产品,我们作为一个HMI设计师,我们要给用户提供的是一个跟车价值相匹配的界面效果,不能说我一个豪华车我的界面看起来很垃垮,会让用户对这个车的价值感拉低,没法对这个车产生信任感,从而进行付费。
二、什么是HMI设计
1.人机交互-电动充电盖、无框感应式电开关式车门、Touch Bar按钮、语音交互、多屏交互、HUD平视系统
车机信息给人的反馈
听觉11%、嗅觉3.5%、视觉83%、触觉1.5%
交互的形式:人脸识别、隔空手势、点触、双指触控、滑动切页面、滑动
2.车内的人
用户?、场景?、需求?
家庭属性:需求
社会属性:需求
3.车内场景
离车不下电、露营模式、宠物模式、语音导航支持变更途径点、智驾辅助、换电模式等
未来的车内场景,是要让用户留在车内的时间越长越好
4.设计载体
仪表盘、HUD显示、副驾驶屏、中控屏等
要考虑各个载体的尺寸、规范


HMI车载设计人机交互系统课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