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战争中的俄军后勤保障(上)

导言:“实战经验无可替代”

在历时近半年的作战行动中,俄军以赫梅米姆航空基地为依托,展开了以空中打击为主的作战行动,后勤是如何在这一行动中扮演自己的角色的?又能从中学到哪些经验?
2015年9月30日至2016年3月15日,俄军应叙利亚政府请求,对以黑狗为首的极端恐怖主义武装进行了持续空袭,后勤保障也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由于是首次在境外进行的联合作战,其经验做法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俄军叙作战行动总体情况

2015年9月30日,俄派航空集群从空中对叙利亚政府军进行支援,不进行地面行动。部署在叙利亚赫梅米姆航空基地的轰炸机和强击机在歼击机掩护下对“黑狗国”目标实施了空中打击,俄境内的远程航空兵战略飞机也参与了打击行动,里海区舰队和黑海舰队的舰船对目标发射了巡航导弹。2016年3月15日,俄军宣布从叙利亚撤出主要作战力量。作战行动历时167天。期间,俄航空集群共完成作战飞行9000架次(其中从俄境内起飞的远程轰炸178架次),从水面舰船、潜艇、战略航空兵飞机和战略导弹运输机上发射了115枚空基和海基巡航导弹,对“黑狗国”和“胜利阵线”等恐怖组织及其设施实施了强力高效的精确打击。共摧毁恐怖武装各类目标2.9万余个,破坏了其资源基地,成功制止(某些地方完全切断)了其资源保障和武器弹药供应,协助叙利亚政府军解放了400个居民点和100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


1.前沿保障基地

为保障俄航空集群在叙利亚的作战行动,俄依托叙利亚的拉塔基亚国际机场(又称巴塞勒•阿萨德国际机场,赫梅米姆机场)建立了具有完善物资技术保障系统、机场工程保障系统、机场技术保障系统和特种保障系统的航空基地。自2015年9月起,俄军在该基地进行了改扩建,展开了装备加油站、仓库(含导弹和弹药储存仓库)、野战医院、野战供餐点、面包厂和洗澡洗衣系统等数十种设施。为了保障一线作战飞机安全起降和投入作战,俄空军调集精干的地勤保障专家,在外场起飞点建立移动营区和弹药库,就地保障和维护。叙利亚政府也派出道路、营房、供水、供电等基建队,按照俄军要求对基地进行建设。该基地原有一条3000米的飞机跑道,俄工程兵进驻后,又修缮了另一条3000米的备用跑道,以起降大型运输机和远程轰炸机。据称,俄在赫梅米姆空军基地及其附近驻扎大约1000名支援保障人员,建设了包括飞行员宿舍、医院、食堂、军人俱乐部、军人服务社等数万平方米的基础设施。

此外,俄军还依托其在叙利亚的塔尔图斯海军基地对其作战行动提供保障,该基地是俄海军在前苏联地区以外唯一的军事基地,于1971年建立,主要任务是为在地中海执行任务的俄军军舰提供维修和加油服务。1991年苏联解体后,塔尔图斯海军基地缩编为“海军第720物资技术保障点”。该基地共有2个PM-61M型码头,另外还有一个水上修理浮坞、一座仓库和多幢营房,长期驻扎50名俄罗斯官兵。现可锚泊接装12艘重型舰船,包括巡洋舰,甚至于航空母舰等,已成为俄罗斯在地中海发挥影响力的一个坚固据点。该基地作为俄在叙利亚的前沿基地在此次军事行动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运输投送保障

为保障俄罗斯叙利亚作战行动,俄往叙利亚运送了数千吨的航空和装备油料、各种弹药、给养、装备零备件等资源,其军事运输航空兵充当了主要的运输角色。仅2015年俄军事运输航空兵的安-124超重型运输机和伊尔-76重型运输机就在叙利亚境内执行了280航次运输飞行任务,运送货物达13750吨。2016年3月15日开始的主要作战力量回撤行动中,每批次作战飞机飞行过程中始终有一架军用运输航空兵的伊尔-76或图-154运输机随行,在转场飞行超过5000公里以上时途中要降落一次,进行加油和技术状态检查。

海上运输也为俄军叙利亚军事行动提供了重要保障。据有关媒体报道,俄海军黑海舰队、北方舰队、波罗的海舰队的1599-B型海军大型补给油轮“伊万·布布诺夫”、“谢尔盖·奥西波夫”和“根里赫·加萨诺夫”号,以及577型油船“列娜”号直接将油料等物资从新罗西斯克运往叙利亚拉塔基亚港。每艘1599-B型海军大型补给油轮可运载1000吨航空燃油、2050吨柴油、8250吨重油,干货220吨。此外俄黑海舰队的多艘大型登陆舰经黑海、地中海也向叙输送了部分武器装备、人员及物资。另据俄生意人报10月26日报道,俄军还紧急从土耳其购买了8艘运输船,在俄罗斯辅助舰队率领下担负往叙利亚运送武器装备的任务。

人员饮食保障


据俄驻叙利亚后勤处长伊万诺夫介绍,俄军在赫梅米姆空军基地按照防空和反小股武装袭击预案,设立了2个中心大食堂(可同时供2000多人用餐)和4个高级军官和飞行员食堂,每天可保证数千人就餐。驻叙利亚地勤人员的伙食标准为每人每天100美元,空勤人员为每人每天200美元,每餐保证有四个菜和水果牛奶,以保障体力。早餐和晚餐一般是荞麦米饭、炖牛肉和一些饼干面包;午饭有牛肉土豆浓汤、面包、鸡肉面、一小瓶果汁和一个桔子。除部分水果从当地购买外,基地所有的供给都是通过海运从俄罗斯运输过来。空军基地的厨房配备从俄国内运来的十多个车载移动式炊事车和大型面包机械,包括КП-130和 ПАК-200野战炊事车、ПХБ-0.4移动式面包烤炉等,可对食物进行蒸、煮、炖、烤等各种功能制作。基地储备有士兵野战口粮,可保证士兵在野外活动时的一日三餐。此外,俄罗斯国防部还首次向外媒展示了24小时不间断供应的野战补给,主食有鸡肉米饭、牛肉饭,他们可以用便携的固体酒精炉加热,还有奶酪、砂糖、巧克力、饼干、茶包、咖啡等等。

基地宿营保障

俄军在叙利亚赫梅米姆空军基地快速搭建了功能齐全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军营,可保证人员全部必要的生活条件。俄军人居住的模块化专用方舱十分舒适,方舱内不仅安装有空调,还有必要的家俱,每个宿舍可安排2~4人住宿。在宿舍区还有同样用集装箱改造的图书室、网吧,战士们可以在自由活动时间读书、上网

此外还设有心理辅导办公室,军队里的心理专家可以帮助在海外作战的士兵们缓解压力,疏导情绪。在基地里还设有简单的休闲场所和小型商店,战士们可以在这里打打乒乓球,在商店里可以买到食堂不提供的其他食物,改善口味。供水保障方面,在水资源弥足珍贵、供水不易的中东地区,俄军基地无论是饮用水还是其他用水都很充足。俄赫梅米姆空军基地建立了蓄水站,由高30米的水塔和地下井蓄水池组成,原生态地下水经过十余道工序的过滤,完全达到直接饮用卫生标准,且可通过运输直升机向前沿阵地输送空投蓄水袋。电力供应方面,俄军配备了野战供电装备,以保障基地电力供应不间断。

人员被装保障

为适应叙利亚炎热的沙漠气候,俄为赴叙利亚作战的全体军人配备了淡褐色轻型沙漠野战军服。

该军服2011年已配发部署在塔吉克斯坦第201军事基地的俄军人,反响较好。该军服在制作过程中采用了新的织物、织线和辅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温度湿度调节和透气性能,全套装具包括巴拿马帽、野战拉锁式短上衣、直筒裤和短裤、足球服,以及适合沙漠行军的轻便高腰皮靴。俄驻叙利亚特种作战队员均配备了第二代“战士”未来士兵系统装具。“战士”士兵系统由于广泛使用了导航、夜视系统、士兵生理状态监测等各科学和工业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装甲和针织服装制造业中的先进材料,以及新的技术方案,整套装具重量降至20千克,大大提高了士兵的灵活性。该系统提高了护甲强度,加大了防护面积,配合士兵生理状态监测传感系统,可减少战斗人员战场伤亡率。由于赫梅米姆空军基地炎热高温,每天都需要清洗衣物,俄军在生活区设立了洗衣和烘干房,军队统一配备的装具和私人衣物的清洗可分区进行。

基地卫生保障

俄军向叙利亚派出了特种医疗队提供卫生勤务保障。在赫梅米姆基地部署了1个200张床位的模块化野战医院,各专科科室均由集装箱组成,空调洗浴设备、各类手术室和检查间一应俱全。机场上停有1架医疗手术飞机,遇有危重伤病员可在转往俄罗斯境内的途中飞机上紧急处置。

作战油料保障

在空中,为保证从俄境内起飞的图-160和图-95MC战略轰炸机的战斗飞行,使用伊尔-78加油机对其实施了多次空中加油。俄军在赫梅米姆空军基地部署了野战加油车,展开了野战加油站,可为各种作战飞机和装备加油。海上作战舰船的油料补给主要由舰队油料补给舰和俄海军驻叙利亚塔尔图斯港的物资技术保障基地负责。俄海军从北方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共抽调4艘大型油船,担负俄在叙作战集群的油料补给任务,1批次运送的油料可供部队使用10天左右。

作战经费保障

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伊戈尔·卡纳申科夫表示,作战行动刚开始时,超过50架俄罗斯战机与直升机在叙利亚执行空袭任务。按照每架战机每小时花费1.2万美元、平均每天飞行90分钟以上,每架直升机每小时花费3千美元、平均每天飞行1小时计算,俄政府每24小时需要为战机出动支出71万美元。加上俄政府每24小时为他们投下的弹药支出的75万美元、为人员保障支出的44万美元,为将舰船停泊在地中海支出的20万美元,以及为其他一些保障(如后勤、信息收集、通讯与工程等)支出的25万美元,俄罗斯为保障空袭行动每天最低需支出240万美元,而且随着作战行动的持续进行,支出数额仍在增长。自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14日,俄空天部队在叙利亚军事行动共耗资330多亿卢布(约合4.64亿美元),随着俄在叙利亚军事行动的继续,整个叙利亚军事行动的总支出可能高达400亿卢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