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会错意,月球年龄并非20.3亿岁,美国测的准不准?
最近,央视报道我国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科研成果时,提到“科学家们通过对月球样品的研究,精确测定了月球的年龄是20.3亿年。”

本意应该是采集“样品的年龄”,却被演化为“月球的年龄”,限定词之差,却能误导很多人,因此小编撰文来说一说。

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让我国的月科研成果呈现井喷式迸发,科学家们已经分享了198份,共计65.1克样品,却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比如证实了月球的火山活动一直延续到20亿年前,全新命名月球的矿物为“嫦娥石”,使其成为人类在月球发现的第六种新矿物。其中还有一项重大发现:精确测定了嫦娥五号(携带的月壤),年龄是20.3亿年。

但是央视在报道标题进行了省略,变成了“中国科学家精确测定月球年龄,20.3亿年!”
权威发文,引起了广大媒体的纷纷转载,于是“以讹传讹”都变成“月球年龄20.3亿年”,这将严重误导很多人。

其实,看完央视的视频或者文章就不难发现,其说明的月球年龄本意是样品的年龄,就好比我从地上捡到一块石头诞生于2亿年前,难道我就能说地球年龄是2亿岁?
显然不行,这样的低级错误犯得着实不应该。科普虽然可以简单,但是不容错误百出,因此还是希望央视已经转载媒体能够及时更正,以免闹出笑话。

之前科学家们普遍认为月球年龄在45亿年左右,比如科隆大学地球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在太阳系形成后5000万年,月球就已经出现。研究指月球形成于45.1亿年前,早于此前预计。

李献华院士已经表达的十分清楚,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发布在在《自然》杂志上。

咱们最为关键的研究是:证实了月球最年龄的火山活动最后一次至少发生在20亿年前。而此前认为30亿年最晚到28亿年就结束了。
实际上,嫦娥五号选择“风暴洋”着陆就因为这里未曾有探测器到访,而科学家还认为这里是月球上最年轻火山爆发的地方。

最终的研究成功支持了这一猜想,我们检测出该处样品,让月球的火山活动“年轻”了8年。
而美国阿波罗时期带回的月球样品则反应的年龄是28亿年,因此他们的结论被嫦娥五号样品实现了改写。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登陆地点不同,以及现在的科研水平不同。最为重要的是嫦娥五号登陆地点陨石坑较少,说明有可能是火山活动进行了重新塑形。
对于月球的产生,月球年龄、地质等相关方面的研究,为以后人类在月球建立基地提供了坚实的科研保障。

每次样品的返回,取得的成果是不一样的,因此即便美国采样测定的月球年龄是28亿年,我们更是近了一步,就这是探索月球的意义。
同时,认识月球,探索月球,利用月球资源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因此我们除了即将发射的嫦娥七号任务,嫦娥六号任务同样值得期待。

嫦娥六号将要进入月球背面去采样返回,成为继人类第一次在月球背面登陆之后的又一创举。嫦娥七号任务计划进入月球南极,南极艾肯盆地直径非常大,是太阳系里最大的撞击坑,它有可能进一步揭示月球的早期信息。

未来,我们还将在月球建立科研基地,以及载人登月等一系列探月项目。而科普作为探索活动的重要成果之一,也值得“咬文嚼字”,不能犯逻辑性错误。#中国科学家测定月球年龄:20.3亿年##中国科学家测定月球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