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背景下的化工行业系列汇总
目前我国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达到 100 亿吨,其中化工行业排放量不到 5 亿吨,远小于电力、钢铁、水泥等排放大头,从总量看化工并非首当其冲。但从强度看,化工单位收入排放量高于工业行业平均水平;且不同区域由于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及发展水平的不同,面临差异化的压力,在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于区域和行业维度层 层分解的过程中,化工行业在部分地区可能会面临来自碳排放的发展桎梏。
由于化工行业产品种类繁多,厘清产生碳排放的核心工艺对于识别未来的风险和机遇就非常重要。那么第一步就是明确化工行业碳排放的来源和核算方式。我国碳排放清单的建立是基于和算法而非在线监测,与 IPCC 的国际标准一致。
根据我国官方的碳排放核算指南,化工生产中的碳排放来源主要可以细分为五个方面,分别是燃料燃烧排放、废气的火炬燃烧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排放、CO2 回收利用量、净购入电力和热力隐含的 CO2 排放。
我们和大家系统地分享了碳中和背景下的化工行业系列的相关知识,大家可以通过以下链接来回顾学习,如果大家有更多的想法,可以和我们联系并相互交流。
大纲如下:
一、我国化工行业碳排放情况
二、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
三、国民经济整体工业过程碳排放占比不高,但化工行业占比较高
四、典型化工产品碳排放强度分布情况
五、以煤制甲醇为例,化工产品工业过程碳排放低于理论值
快车通道:
汽车行业碳中和系列汇总
广东汽车碳足迹系列汇总
汽车左B柱LCA系列汇总
汽车白车身LCA系列汇总
磷酸铁锂专家交流汇总
磷酸铁系列汇总
林业碳汇专家交流汇总
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系列汇总
CCER 项目减排效益测算系列汇总
绿电专家交流汇总
免费服务:
(在公众号发送以下关键字可以查看相关系列的内容)
国际碳市场,中国碳市场,碳中和,碳交易,碳资产,碳计量,碳排放,林业碳汇,绿色金融,绿色金融案例,ESG,CCER,CCUS,电池回收,锂电池,电力碳中和,电价政策,抽水蓄能,汽车碳中和,碳汇造林方法学,磷酸铁锂专家交流,磷酸铁,林业碳汇专家交流,钢铁碳中和,氢能,ISO14064-1,绿电专家交流,广东汽车碳足迹,汽车左B柱LCA,汽车白车身LCA,碳减排制度,CCER制度,水泥碳中和,玻璃碳中和
付费服务:
1、个人和企业层面的碳排放管理、碳资产管理培训
2、上市企业组织层面碳盘查、产品层面碳足迹、碳中和规划、碳配额资产托管、国内外碳信用申请和交易(CCER、林业碳汇、VCS、GS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