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地理】来了!你们催更的“冰耳坠”、“冰项链”成因解析!

今日地理小知识:

冰耳坠本来是一个长冰块,就是在突发寒潮的影响下形成的。
树枝上的水珠是顺着头发丝儿这样的丝状物,向下流动的时候,就会被快速冻结。
但是因为十一月份,北半球刚刚入冬,气温还有所波动,所以温度不是急转直下。
水珠冻结的过程中,会在凝固和融化,这两者之间反复横跳,间歇性地就形成了稳固但又柔软的串珠状造型。
00:34
例如:
河流阶地这类的地貌:
动是属于内力的抬升,
静则是属于平稳状态下的沉积。

串珠状的冰耳坠:
动属于冰融化成液态水体向下流动,
静则属于受冷快速凝结。
高中地理还考过,不少串状的事物。
如串珠状河道,串珠状壶穴和串珠状湖泊等等。
原题:

(1)发育的条件:
①可溶性岩石广布,容易被流水溶蚀形成洼地;
②地下多潜流,溶蚀岩体会导致部分的岩层塌陷;
③降水较丰沛,蒸发较弱,水量盈余(剩余)。
(2)理由:
①水中矿物钙离子含量过高,对人体健康有害;
②会导致仙女池的水量减少,钙华景观因缺水而逐渐退化;
③仙女池位于卡龙沟上游,作为饮用水水源地严重威胁下游水环境及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