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光杂谈(1):中国传统文化真的复兴了吗?

第一次写专栏,写得可能不好,还请读者老爷们见谅。其实最初想写的第一篇不是这个,而是中国传统文化衰亡的历史渊源,但是想到写那些会涉及到某些历史事件的阴暗面,为了不影响各位的历史成绩,所以我决定直接从它的下一篇开始说起。
相信有人看到这个标题已经相当的不乐意了,可能正在骂我:“什么意思,中国传统文化什么时候衰落过?何谈复兴?”我也不会怪您,不过怎么说呢,在我的记忆里面,我们这代人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被父母送去上什么“幼儿英语”,然后被老师起上个诸如“Jack”之类在西洋就像“狗蛋”一样的洋文名字,然后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什么的就开始疯狂的“Jack”“Jack”的叫。小学时候每到个10月底或者12月底的时候,总免不了带个南瓜去做南瓜灯或者在满教室里贴上圣诞老人的头像然后唱圣诞歌。但是有谁家的孩子在起名字时候会想起来去找长辈或者道士求个福袋?逢到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些传统节日又有谁能在看晚会的同时想起来区祭祭祖先、逛逛庙会?又如现在还有谁记得盂兰盆节(没错就是这个你认为只存在于日本的节日)给过世的亲人烧烧纸?可能有人会说:“那封建迷信,我去搞这些干什么?”呵呵,那请问南瓜灯和圣诞老人就不封建迷信了吗?其实说白了,就是觉得洋人的东西显得“高级”罢了,再直白一点,就是看不起自己的文化。
毫不夸张,我们国家或许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把传统节日没有传统民俗、把自己的传统服饰(不论是汉服还是马褂)当成奇装异服、把自己的传统民俗当成封建迷信的糟粕、把崇洋媚外当成美德的国家。试问,这样的中国传统文化,还不算衰落了吗?
于是又有人说了,所以我们现在不是在大力复兴传统文化吗?比如我们考试要背古诗,比如现在的汉服圈,比如目前唱遍全国的古风歌。
这就是我今天要说的了。以上内容,真的是在复兴传统文化吗?
最好理解的就是“中学生必背古诗文”,这个把传统文化应试化的存在。相信绝大多数的同学们一定提起这些诗词是恨之入骨的吧,我就错了一个字,害得我又抄了十遍”“我背不会啊,真不知道背这些有什么用”……这些话大家一定不陌生。当然有发自内心喜欢这些诗词歌赋的人,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中学生必背古诗文”培养的根本就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意爱意,而是恨意和倦意啊。换句话说,这不是复兴,而是根植了下一代对传统文化厌恶的种子,是在加速它的毁灭。(当然我觉得语文考考默写还是挺好的,毕竟那是语文卷子最好拿分的题目,再说多会背点诗不是能让你爸妈有拿你炫耀的资本吗/狗头)
前段时间呢,我在某个软件上看到这么个视频,大体是两个穿汉服的女孩子吧,一个做了发型戴着簪子,另一个披着头发,然后这个做了发型的说诸如“你看看你,穿着汉服,连一点对汉服的敬意都没有吗”此类的话,后面还有一个壮汉穿着汉服,她又说“像你这样的人也敢穿汉服出去,你不嫌难看吗?汉服复兴遇上你们两个人真的……”对于这个视频其实我也想了不少,比如既然对汉服要有敬意,那不就该在有仪式感的地方有仪式感地去穿吗,在哪都穿干什么都穿,还是会给人些不方便的吧;再比如既然是为了复兴为什么不让全年龄段全外形的人去穿呢,那这不会不利于“复兴”吗?当然了,我相信现实生活中的汉服爱好者们一定是会友善很多的,但是上面的那些想法或许也暗暗地在心里产生过吧。如果您喜欢汉服的话不如想一件事,自己穿汉服是不是出于一下三种之一呢?一是觉得穿汉服可以显得我与众不同,二是觉得汉服挺有意思的穿着玩玩,三是我身边有人在穿或是我身边有人推荐我穿。对于前两种想法,事实上从思想的深处,还是认为汉服是一种奇装异服的,觉得它奇特,觉得它可以让自己与众不同而已了。至于第三种想法,可以说是前两种想法影响下的结果,要说真爱,那也算不上。再者目前的汉服仍然是典型的高消费品,像我这种工薪阶层的孩子自然也是无福消受啦,如果真的是打着复兴传统文化的旗号的话,为什么不能再亲民一些呢?其实要说起来,汉服自打形成特定的小圈子之后,很大程度上是和传统文化的复兴背道而驰的。
再者就是古风音乐啦,首先声明我本人真的非常喜欢古风音乐的,这个从我之前的那些个视频里应该是可以看出来的吧。但是必须要承认的是,古风音乐的受众群体到今天范围还是相当小的,就拿目前基本上每两三个月换一批的x音,x手上那些所谓的“神曲”来说吧,那些最火的往往都是没什么意义的口水歌。现在的娱乐导向,大多数人听歌,只不过是为他们没有什么快乐的生活来一点消遣罢了,相比于舒缓而且还有些难懂的古风歌来说,那种躁动不安的音乐才是能满足他们麻木精神需求的东西。所以说,古风音乐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只能是最小众的流派,希望靠古风音乐的流行去复兴传统文化,几乎不太可能。(其实我觉得古风歌是传统文化形式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为绝大多数的古风歌只是借用了一些古语的表达方式和古代音乐的音律而已,很多时候歌词的内容都不知所云)
说了这么多,其实要说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复兴传统文化的,我也说不出来。毕竟我也只是一介草民是吧,这些东西也由不得我。可以我的认知来看,目前的一切形式都是无效的,因为我们就没有这个环境。从鸦片战争以来我们对自己文化的自卑感就根植在我们的心里了,再加上新文化运动和“破四旧”两次对传统文化无差别攻击造成的摧残,事实上太多人现在是根本不赞同传统文化的(见上文)。所以最重要的是提高我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也就是提高对自己国家的自信。但是到了今天,这个“自信”似乎也已经跑偏了,如果这篇有人来看的话,我或许就会在下一篇从一个人出发来说说现在中国人“自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