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之地的遗风
第一颗阿契美尼德牛角终于到手了,挺曲折,和二老板磨了大半年,为啥说他二老板,其实就是帮真的老板代卖,加价太狠,就一直在那里搁着了,后来被我找到另一个二老板,也在代卖这颗,人家很实在,我一看那价,直接拍板拿下,可无奈珠子实物在第一个二老板那里,一来二去,还是用那个便宜价格从他那里拿了。有点对不住第二个耿直的老板,不过他手里也还有一颗大牛角,比我这个还大,也漂亮扎眼,以后有机会也拿了吧。
下面上图,珠博过了审,封了盒子,或许因为器物的形制太过标型化,珠博那边直接给我出到阿契美尼德时期,而不是他们一贯的公元前500年的标注风格,算是很好的一次盖棺定论。好了,话不多说,上图。

两河的土地是厚实的,文明也是,它如此长久而绵延,美不胜收,整个西方文明,都是在它与埃及的阴翳下滋生出来的次生文明,但在我来看,两河一定是对西方影响更大的那个。而两河之地,一直群雄逐鹿,第一个横跨亚欧,一统天下的大帝国,就数阿契美尼德了,这个伟大王朝的缔造者是从伊朗高原走出来的雄主----居鲁士大帝,让这个庞大的帝国在亚洲的西边拔地而起。
阿契美尼德的古珠,尤其是高等级的——个体硕大,形制标准的——是非常具有标识度的,制做也异常精良,珠子打磨非常细腻,呈珠光宝气的玻璃光泽,但是却非常油润,全无现代仿品的贼亮和干巴,选料也十分上乘,最好的皇室珠宝是焦糖色配白丝。总之,阿契美尼德高等级珠饰在两河地区庞大的古珠体系里,绝对是很完美的存在。







下面再来两张早期伊朗珠饰,三四千年的早期珠子,应该是埃兰时期的东西,苏萨遗址出土过类似形制,打磨和材质的标型器,超大孔道的,整体也粗糙浑厚不少,没那么精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