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捷克斯洛伐克的防空型T-34
https://warspot.ru/11163-su-100-po-chehoslovatski
俄版作者Юрий Пашолок,发布时间2018/2/5
https://awareness2367.rssing.com/chan-58094640/article1003-live.html
英版译者Peter Samsonov,发布时间2019/2/9,星期日
个人授权翻译
中型自行防空炮
斯柯达在战后几乎是立即转向了防空炮(包括防空机炮)的研制工作。战时,斯柯达为德军研制了一款50mm防空炮;战后,他们继续开展此项目,并创造了一款拥有德国血统的防空炮。该炮的设计工作在1948年完成,而将其装在ShPLK 2,12/1020-LP自走高炮(使用了重新设计的斯柯达T-17的底盘)的提议几乎是立刻就出现了。最终,二者都只停留在了图纸状态。

57mm R-8防空炮于1949年进入了测试阶段。该炮是上文50mm炮的重制版,同样具有德国血统。这门火炮装有3个圆形弹夹,且其弹药明显有别于苏联的57mm弹药。
后来又出现了炮架结构接近于40mm博福斯炮的R-10防空炮,其研制时间很长且直到1956年才被部队接受。该炮相当于捷克斯洛伐克的S-60,且与后者相比互有长短。R-10的总产量为220门,而与此同时部队也购买了S-60。这是捷克斯洛伐克仅有的研制成功的中型高射炮,而斯柯达研制的更大口径的高射炮则从未投产。

在研制R-10的过程中,制造一款自走高炮的要求再度被提上了台面。由于斯柯达T-17和T-50项目的结束,现在唯一可用的底盘变成了T-34/85。1952年9月19日,军事技术学院收到了研制一款使用T-34/85车体和R-10火炮的自行高射炮的命令。除了防空外,该车还应具有反轻甲车辆的能力。在研究了国外的设计后,他们决定参照英国十字军防空坦克、瑞典兰德沃克防空坦克【译注:即L-62】、匈牙利Nimród【译注:匈牙利生产的L-62】的经验生产与之相似的坦克。这实际上使得任务变得更简单了,因为他们无需在底盘上安装一个大型平台或对T-34/85的底盘进行大改。

自走高炮的车重必须轻于T-34/85。问题在于,部队要求炮塔正面需要有能够防御小口径炮射击的能力。该炮需要4人伺候:两名炮手、一名车长、一名装填手。显然,这些指标是无法兼顾的:加上火炮、弹药和三人乘员的T-34/85炮塔总重为7.82吨,而防空炮本身就重达8.4吨;炮塔的顶部和后部开放,正面厚40mm,侧面厚20mm,但原型车的炮盾却是由胶合板制成的。

测试从1953年3月一直持续到7月,结果并不好。炮塔内的空间实在是太过狭窄,且R-10在不进行大改的情况下并不适合装车;此外,该车还有超高的问题。该项目于1953年8月29日结束。

布尔诺设计局在1955年设计了LP-157自走高炮,并造出了全尺寸模型。R-10被经过改进的R-12取代,炮塔也变成了无人的。弹药箱位于炮塔左侧,三人炮组(两名炮手和车长)位于炮塔下方;这有效的降低了车重、减小了全车体积。该车还有另一种使用了双联装火炮、被称作LP-257的变体,并制作了相应的比例模型。
然而,在R-12投产前,T-34/85的时代就已经过去了,相应的自走高炮项目也迎来了终结。捷克斯洛伐克陆军从未装备过ZSU-57-2,相反,他们采用了更简单更便宜、使用V3S卡车底盘的Praga PLDvK vz. 53/59轮式自走高炮。

捷克斯洛伐克最后的T-34/85变形车是一款自走式测距枪。该车由布尔诺研制,用于配合LP-157作战。该车本质上是一款安装四联装德什卡的自走式测距枪。该车的进展止步于全尺寸模型:由于LP-157和LP-257的取消,测距枪已无存在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