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主义】先验逻辑主义(3-2-1-3)——“回到康德去”,真正的、死硬...

3-2-1-3 先验逻辑主义 Transcendental Logicism“回到康德去”,真正的、死硬的唯心主义
代表人物:柯亨 Critical Idealism 批判的唯心主义
●新康德主义(比康德更死板①),马堡学派头子,让康德的东西靠近辩证法
○①康德:人接受了【物自体】的影响,搞出了一些感受性的【Effect 感觉】划分;柯亨:【物自体】本身会被【思维、理念】作为【最小量(微积分的无穷小量,边界概念)】建构(消解)①
⊙①所以在认识论1中,【Effect 感觉】不具有认识论地位(包括直观),都是人类的知觉能力。【物自体】作为一个外在的、不能把握的本体论位面实际上就成了一个【认识论拟制(思维给自己设立的一个无限远的边界)】
●【先验主体性】是纯逻辑的,意识结构低层代码就是【先验逻辑(元逻格斯)①】,世界所有一切都是由【先验逻辑】构造出来的,Critical Idealism 能做所有科学之王
○①【先验逻辑】中的概念、观念都是形而上学性质的,所以其实际上是一种【理念形而上学/动力学/静力学】,是一种【元逻格斯(纯理念:同一性、最小性、差异性等)】的符号化显现。(不像现象学中的【本质】是由主体的生命行动构造出来的)
⊙【先验逻辑】可以把数学消解为逻辑学
场域论 3
先验逻辑①(通过援引形而上空间中的【理念】搞出来的:【先验逻辑】中的内在判断形式)调和
形而下(所有实体 Entities,事物显现的框架结构(时间空间、世界性、内在的概念化的、想象性的、伦理性的等等))=思维)
VS
形而上(理念)
①其实是一个高度学术异化的主体性,对语言没有反思性
本体论 2
思维(一切存在都是由【先验逻辑】所构造的②) VS 理念①(形而上世界)
●①【理念】是客体化的,但也是在意识之中的,不会因为人的构造活动受到(同一性等客观概念是飘在形而上学空间中的,不会受到影响,它的【客观性】意味着永恒不朽)——【理念】是思维(本体)的本体论支撑
●②最小单位的“存在”=最小单位的“思的边界”(本体=思维),是【理念】的小弟,不过是【理念】的个体化、现实化。
○存在之物都是按照【先验逻辑】的规则被建构的,这个规则可以用【命题逻辑、数学】来把握。柯亨站在僵死的、最高的【理念】一侧,而不用实例化的、活生生的体验来把握世界。
⊙导致一切科学、数学都要按照柯亨的【先验逻辑=理念的伦理学=最高理念价值(自我同一、至善、完满等理念等级制,这是一个宇宙精神的内在伦理学)】重新解读命题。
▪保守、反动
▪普朗克、爱因斯坦这个意义上都可以看做是【先验逻辑主义者】,他们的探索的就是【先验逻辑框架】在时空之中的对应物。
认识论 1
思维(意识),命题判断一元论(判断是最精神的、灵性的活动,所以在这些人看来:【伦理学→法学→法律→国家】是最优先的,成为【伦理的社会主义】,这是一个极端保守的僵死右翼理念论等级制社会)
●意识向【感性的异质性他者】敞开之后,无法感受到它们的【异质性】(无本体论地位、认识论地位),而是感受到了意识的【意识性】
●一帮知识分子想用形而上学空间控制无知平民
目的论 3
无穷小量①(有限与无限的边界) 调和 有限→无限(Kant)VS 无限→(吸引)有限(怀特海)
①无穷小量=最小限度的异质性=思维(把最小理念装配起来成为【思】(主体、有限者之思(感性要素的不可再分:红色,主体给自己设立的极限)))
❤️❤️❤️
我们今天讲主义主义的3-2-1-3
它的代表人物就是Cohen科亨,马堡学派学阀头子
然后后面被卡希尔给扬了
马堡学派,它是新康德主义
西南学派不值一哂,弗赖堡学派那种东西都已经是蛇皮
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头子
他有点靠近辩证法了
但是他们这个学派唯一的贡献就是让康德的东西有点像辩证法
有一点像socialism,有点像phenomenology,但是都是不像的
马堡学派头子科亨,我们把它叫先验逻辑主义
他的先验主体性是纯逻辑学的
他这个科亨的新康德主义,这个先验逻辑主义还是要做科学之王
所有科学都要过来朝他跪拜的
transcendental logicism就是他的先验主体性就是先验逻辑
就是我的意识结构,底层代码就是先验逻辑、就是元逻各斯
我的意识、我的我思就是最屌的
然后整个世界这一切东西都是由先验逻辑构造出来的
在这个所以他又把自己的哲学题叫做critical idealism批判的……
科亨这个批判的都不能叫观念论,你可以把它翻译成批判的唯心主义
他就是唯心主义
科亨,如果他的观念论可以彻头彻尾叫唯心主义,很野
但是他在本体论上
他虽然把自己好像搞得怎么样,但是我还是觉得本体论上是2
就是他的那个先验逻辑里面的那些理念性的、那些概念、观念、理念
它是形而上学性的,它不像现象学
现象学里面的本质eidos,这都是主体的行动生命
活生生的主体经验给它构造出来的
而这种东西就是说……
我们先看他本体论
本体论上就两个东西:思维VS 理念
而理念是一个形而上学世界
先验谓词体系……
但是它不是一个先验谓词体系的
他是一个什么?他是借用就是数学逻辑学里面的概念
你会看到在弗雷格身上也看到这一种先验逻辑主义
就是说他想把逻辑学还原成一系列形而上学理念
会看到有一种,比如说同一性,就比如说会把算术哲学、算术arithmetic
想要把算术消解成一种逻辑学
用一种先验逻辑
这个先验逻辑说是逻辑学,实际上是以一种理念形而上学、理念动力学或这个静力学
理念力学就是理念的mechanics
它就怎么动起来的dynamic动力学
先验逻辑不是逻辑学
先验逻辑这个逻辑本身……逻各斯的一种符号化的显现
而逻各斯本身就言说、言辞,先验逻辑就是底层最纯代码
把它说成代码都有点侮辱它
因为这里面只有纯理念,只有形而上学性的纯理念、至高理念
比如说同一性、比如说什么相等性、比如说什么最小性,这些东西……差异性
但它们也是一个嵌套关系、有等级的
就是说一个形而上学理念世界的一个……
在场域论上也会扮演一个角色
就是一切都是思维
一切存在都是由思维,是由先验逻辑给构造起来的
先验逻辑它所构造的
先验逻辑是不能叫constitute
constitute是一种活生生的主体
先验逻辑应该是construct建构出思维
也就建构出一切存在
一切存在都是思维
在康德的体系里面,除了感性要素
就是在因为这个本体论你很好理解
因为它是新康德主义
它比康德更他妈死板
比康德更休谟,比康德更穆勒比,康德更贝克莱
不能说比康德更康德
康德那边是有裂缝的,是有一个差异性坚持到底的
而在这里他是比康德更贝克莱,就是说他把康德那边还有一种东西,物自体
然后人类的感受性receptivity 人类的感受力
他接受了物自体的对于他的这个影响搞出了一些effect
这些effect 就是我们的感觉作为sensation 就是作为感觉,我们的感受性是一种能力
虽然是一种被动的能力passive receptivity 是一种被动,但是也是这种能力
因为我们可以向本体性的这个维度敞开
这是在康德那边
但是到了这个科亨这里
这个物自体或者说这个本体性的这个维度
它本身会被用那个最小量……
就是他借用的是牛顿和这样的微积分里面的无穷小量
微积分中的无穷小量或者是一个边界概念
他认为就是就是康德不是相当于说给我们的感性划界
我们的感性只能体验到表象
物自体是体验不到的
但是在科亨这边
他说:你可以划界说明你这个界限是一个无穷逼近的一个界限
就是他把康德在这个实践理性批判里面的伦理学上的一个无穷的一个……
就是你不能做到绝对自律
你的自律永远是有可能是有问题,有可能是因为什么自我虚荣
或者说要回的是追求仅仅是为了让自己心里感觉良好
或者就是为了道德而道德,而不是为了怎么怎么样
就是你的伦理实践里面永远有可能是屁股歪的,有可能是pathological的
所以你只能无穷的趋近于一个至善
那么同样的他把这个逻辑
康德的逻辑在实践、在伦理学里面的逻辑、道德哲学里的逻辑
给他运用到这个表象的一个维度:就是我表象是无穷切近物自体的
那么物自体本身会被就看成一个思维的建构,也是一种思
物自体它是作为一种什么样的思?就是作为无穷小量
这种原初差异不是真正的原初差异
只是思维给它自己建构了一个让它自己的表象活动无限逼近的一个无穷小量
那么把物自体给消解掉的话,在科亨新康德主义这本马堡学派那边
他的认识论里面,感觉就不具有独立地位了
就是直观和思维intuition 和这个thought 本来在康德那边
其实是可以说是都是人类的能力
都是人类的感性能力、都是人类的知识知觉能力,perceptual 的一个能力
但是在这里,这个能力的一半就被消掉了
就是你所谓的感觉其实也是思维
而这个物自体或者说这种外在的超越性的一个不能把握的本体位面
实际上只是一个认识论拟制
只是思维给自己设立的一个无限远的一个边界
归根结底它是思维的构造
那么在这个他就错失了辩证法,这个是进不了辩证法的
当然他如果把思维这个本体论推到极致
就是一切都是思维,一切存在都是思维
它那么外部异质性他者的存在也可以说思维
但是他没有主体化呀
反正就是说这个无穷小量,
我们可以把它写成就是最小单位的这个有就等于最小单位的思
最小单位的一个边界意识,就是一种作为边界、作为思之边界
推到极限,思之不可思
它不是真的不可思,只是我停了到这里
我自己给自己是个边界
我假兮兮的说不可思
我不用再思,我把它当做感觉来把握下来
边界之思,作为边界之思
这个边界不是被迫的,而是思主动设立的
不是说“我看到红色,我的意识被红色给干了,没办法,我不得不搞个红色”
不是的,是相反
他认为是作为先验逻辑的我思推到了极致
在我主动推了,我主动创造体验我自己的实体性
我思就是所有一切的存在都是思,我就是本体论上最大的
但是还有比他更大的理念
上面的更屌的那些
你是个钦差大臣,人家上面还有那个中枢的皇帝王公贵族
你只是个钦差大臣推到最顶端
就相当于思维相当于钦差大臣下来调研
但是实际上下面整个发生的一切都是他自己创作的
他调研到最基层
他说到这里就是基层的、到这里就是统治最基层的
好
他就是最低界限,它并不是说他不能再弄下去
我就构造到这里
这就是我自己为自己构造了一个无穷小的一个边界
我就当做他是一个边界
本身这个边界是由思构造出来的
是由知性、是由思维构造出来的
但是这些思维虽然很屌,本体论上很屌
但是他面对真正的大老板,他的那个委任状
他是个钦差大臣,委任状是谁派给他?是上面这些王族皇族派给他的
那王族皇族,他们有什么姻亲关系等级制
他们是理念世界,他们才是真正最屌的
这些东西就是在先验逻辑里面的他们的那些本质性的环节、那些真理性的环节
先验逻辑里面的那些最屌的东西
本体论上它是这两个(思维和理念)
你可以说(思维)成是主观精神,这个(理念)说成是客观精神
但是他们都是精神
这个说它是客观精神,就是它是个体化的、现实化的
它是在意识内不停的可以援引的
它也是意识化,虽然说它是客体化的
但是它也是在意识当中的
但是它不会因为我们的构造活动而受到
比如说同一性
那我用同一性这个先验逻辑里面的这个概念去构造这个那个
这个小药瓶什么笔那边一个一本书,这个药品只是维生素,再弄个什么空调遥控器
我都给它同一性,但是同一性本身不会受到任何的损伤
它最屌的因为它是飘在那个客观世界里面的、形而上学空间里面的概念
它是objective ,它是最屌的,它的客观性意味着他永恒不朽
当然我随时可以……
因为我主体的存在也是很屌的,所以我随时可以面对
我主体性本身也是一个很屌的一个王族
或者这个钦差大臣本身有什么王族血统
我主体性也最屌、也很屌
所以我有私人热线可以打给这些客观世界里面的、形而上学世界里面的理念
就是你们不要受那种传统的教科书里面哲学教育的荼毒
说什么客观的就一定是物质性的
不是
它是精神性的,是精神objective 的
它是我们的主体、我们的思维作为先验逻辑纯的原初底层代码是可以跑动的时候
可以调用援引这些形而上的这些理念的
所以本体论上它是两种两类理念的一个对立了
但是整个世界就其本体性的……本体论上是这样
但是它本体归根结底只有一种本体,就是思维
理念世界是本体的本体论支撑,而本体就是思维
就是整个世界里面有的东西就只有思维
思维的构造物、思维的运动、思维的产物、思维的发起和载体和它自己
就纯思,整个世界都是纯思
但是各式各样变化多端的、有各种各样的配出来的方法不一样的
这边有那样一种思、那边有那样一种思
但是所有这些东西都按照一种先验逻辑构造的……
先验逻辑建构了一个基本规则
这个基本规则可以用命题逻辑来把握
可以用数学来把握
命题逻辑,数学来把握
你看他那个本体论基础不就是他怎么来消掉物自体?他不就用微积分里面无穷小量
然后柯亨自己还写了本书说:我要无穷小量,这种方法可以颠覆一切二元对立
我就是无脑站在精神性那边
而且科亨实际上他是站在这一边(客观精神)的、僵死的、最高、最屌的那一边
他不是站在一个实例化、活生生的体验
那边科亨的这个马堡学派是很reactionary的,是很反动的、很保守的
就是伦理学最屌,你一切数学科学都要按照我伦理规则去重新解读你的命题
这虽然说先验逻辑框架可以用命题逻辑、一些数学关系的架构来把握
来描绘这个理念世界里面的形而上学的那个样子
然后所有东西一切思维都可以消解成命题逻辑或数学关系
但是你数学逻辑、命题逻辑都得跪下来
跪在什么面前?跪在我伦理学面前
我伦理学里面的一些至高无上的理论,它是最高的理念、最高的价值
我伦理学里面的一些理念,就什么普遍必然性、至善、完美、自我同一性、意志自由
这玩意你所有的数学逻辑学探索,你的所有的命题提出来都得给我注册在伦理学
注册在这个先验逻辑支撑的伦理学
伦理学即先验逻辑,先验逻辑就是伦理学
先验逻辑就是理念的等级制、理念的伦理学
理念实体,作为这些永恒实体的理念,精神性的精神
有同一性这个精神,有什么差异性、他者性这个精神,有一这个精神,有这个无限精神
这些精神之间、这些概念互相之间有等级制
谁最屌谁最矬这个等级制,然后他们相互关系、相互的规则放在一起去叫先验逻辑
这也是一个宇宙精神内在的一个伦理学
这个伦理学主宰了你数学家研究数学
研究出来的那些命题告诉我是对应我这个等级里面的*******
你逻辑学家研究出一个逻辑规则
模态逻辑规则来对应先验伦理学、先验逻辑学里面的哪一条规则
来告诉我“你必须这样做,否则你就没有这个科学的合法性
否则你就是你这个玩意儿就只是一个亵渎了
你这玩意儿就是和我们整个人类的存在,跟整个宇宙的至高价值是相悖背道而驰的“
所以在新康德主义那边,其实马堡学派那里是很狠的
就是说逻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过来拜码头,要朝这个哲学家磕头的
德国的这个学术传统会使得后面的这些
比如很多物理学家他的自我学术认同
其实很大程度上还是:我是个新康德主义者、我是个哲学家、其次我才是个物理学家
物理学家这个职业只是我一个业余爱好而已
只是我一个在新康德主义理论范式这样去研究
所以我们在这个意义上说
我们甚至可以说比如说普朗克、爱因斯坦都可以看成是一个新康德主义者
都可以看成是这种先验逻辑主义者
他们探索的就是先验逻辑框架、探索就是这个时空连续体,它在先验逻辑当中的对应物
就是说他的研究的那些,比如说现实的几何学、四维时空的几何学构造
这个东西只有在一个先验逻辑体系里面才有意义、才有价值
所以他才会研究这种几何学构造在认识论上有什么地位?
在这个整个它构造过程当中,我思维怎么认识他、怎么把握?
它怎么在过程当中有什么物在里面?怎么可以维持到同一性?
就这些东西都转换……就是这例子怎么在里面维持他的同一性?
或者他能够相互之间维持相互一种力学关系、引力关系、电磁力关系,
还有一种什么动能守恒关系这东西
这些玩意儿最后呈现的结果好像是个物理学,但实际上还是一个具有一定的本体论地位
但是是在一种新康德主义理论范式之下的
这个东西其实影响力很强的,对于德意志学术共同体
特别对于现代上世纪189几年到192几年的整个欧洲大陆
其实就有德意志,普鲁士还就是得泛德意志地区
还有什么奥匈帝国、维也纳,这些理论进步是影响很大的
它的科学革命影响很大的
不是你们所设想的什么,这些东西都去主体化的
不是的,它不是去主体化的一种思维
它不是后来什么罗素,还有后来的逻辑实证主义
把整个自然界、时空连续体,还有是基本物质构造、实体构造entity构造
还有这一些基本的时空连续体里面的一些空间关系
就力学关系、机械性的这些关系通通给去主体化
他一开始不是去主体化的,一开始这是一个非常严格的一个主体
全是纯思维,这里面全是思维
它必须要主体性怎么把它构造出来?怎么把它建构出来?
思维怎么把它建构出来?
先验逻辑里面必须要为可认识性留有一席之地
这个可认识性本身、可理解性本身,它就是主体性的位置
但这后面就是比如说什么量子场论,还有弦论,这些东西可能都放弃了
完全不考虑理论的可理解性或者说可直观性的,不考虑的
然后在这个场域论上
就是形而下世界VS形而上世界
形而下就所有的存在,存在即思维
因为它是批判的
他的所有的存在或者说实体entities
所有的实体、所有的时空连续体、所有的附着体、所有的事物显现的框架和结构
比如说时间空间
还有比如说这个世界性
还有比如说内在的概念化的想象性的、回忆性的
所有这些东西,还有情感性的异质性的、伦理性的
这些玩意也通通拉在一块儿
都叫different kinds of entities或者说这不同的一种思维方式
都是由知性思维通过援引形而上学空间的这个超验的理念、形而上的理念来搞出来的
调和他们两者的就是先验逻辑
先验逻辑首先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先验逻辑的批判,就是它的里面的一些规则
最重要的规则: 否定性规则, 肯定性规则
它里面的形式、先验逻辑内在形式、那些知性形式、那些先验判断的形式
本体论说过了
这个先验逻辑其实就是主体性
当然这个主体性是我可以说是高度学术异化的
因为他援引这个形而上学这个理念列表,通通其实主要的……
他科亨对语言没有反思的
要到了卡希尔Cassirer那边,他才具有对于语言本身的一个底层反思
这也就是说下面一个就是3-2-1-4 就是卡希尔
这个就是他(科亨)所援引的这些理念
都是在这个学术话语体系里面通行,就是我们的共同体的默认:
这个同一性不能再这样分
这个相等性和同一性是不一样的
就是他以为他这些都是超验的形而上学理念
实际上不是的
实际上你要说这边(形而下)是经验性的
这个(先验逻辑)是先验性的
这个(形而上)是超越性的或者是超验的
这是(上)超越的,这(先验逻辑)是超越论的,这(下)是经验的
这个是empirical, transcendent,这是transcendental来协调这两者
他这个形而上学这个理念世界里面的分类学里面谁是王公贵族
其实是由他看不起的数学和逻辑学
他学者的一个学术共同体的一个惯常的一种使用
我们大家都知道啥叫同一性,大家知道啥叫alterity,啥叫这个变异性
我们大家都知道啥叫什么generality 我们都懂
然后他就把这些大家学术里都懂得这个东西注册到一个形而上学世界里面
这个形而上学世界里面的群星星座、这个理念就是学术话语里面的术语、基本术语
其实科亨基本上没有反思性很弱小或者说他就假模假样
我把你们基本术语去搂过来
然后我再对你这个形而上学里论进行批判、进行先验逻辑的批判
哪些是合法的理念,哪些不是
康德也是这样搞的
我跟你讲,这都是哲学家抢了人家的实践智慧,过来把它形式化
然后加以批判,剥夺别人的话语权,就这么种鸟人套路
认识论上是1就是纯粹都是思维
思维都是意识,还有一点就是这个1还代表是因为它是先验逻辑驱动
所以它还是为命题判断的一个一元论
什么结构都靠命题判断的,判断本身和表象不一样
判断是活生生的意识的主动的、鲜活的、精神的最灵性的一个活动
最具装配力的就可以把这entity配起来的
命题判断一元论,判断是最优先的
然后因为判断这个优先,所以伦理学最优先
所以伦理学价值判断,就是它的这个判断是不是靠谱
它背后有没有超越性的、形而上的一个理念给它做支撑,就它有没有价值
那么伦理学更进一步,法学最屌
法学更进一步,法律最厉害
法律更进一步,国家最强
所以他这个一步步过来,科亨这个马堡学派是一个很保守、极端保守的、极端右翼的
命题判断域论全都靠一个僵死的符号系统,僵死的一个理念论
就是观念论的一个等级制来做判断
通通要回、不停要回到那个形而上的一个理念空间里面
然后按照这空间里面的梁山一百单八将好汉
谁最屌,谁次一点所以怎么怎么样,谁是最屌的
哪些规则、哪些层级都分好了
按照这些东西来判断一切
他这里就是感性异质性、感受性的感性或者说一种异质性他者
向异质性他者的敞开,我甚至都可以说他者就是怀特海(罗素的老师)那边他者
就是怀特海意义上的异质性他者
意识向异质性他者有敞开性
但是柯亨认为这个东西(异质性他者)我敞开,我向他意识
我的认识、思维、意识能力向他敞开,向感性异性他者敞开了之后
我没有感受到他们的异质性
没有异质性,我意识感受到了一种意识性
如果意识翻译成aware,那他们的地位(异质性他者)就是awareness
They are my awareness; I am aware of the awareness
他只有一个意识性的地位,他就是完全从属于意识,他没有认识的地位
他在认识论上没有说他自己自发的自主的能够给出某些不一样的东西
通通由意识来决定、通通由思维来决定
他只是我的意识的一个活动或者说状态的那种东西
就是说科亨那边的话认识论上是一个完全的命题判断一元论
另外一方面就是异质性他者完全没有认识论地位
他完全没有本体论的地位,他也不要想有认识论地位了
我要说因为这种科学、因为这种哲学:康德主义的哲学,新康主义,后康主义哲学
康德主义哲学,他的认识论地位即本体论地位
可以这样说,因为它是一个认识论导向的哲学
因为它是一个什么东西可以被建基为entity,就是实体或者是说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
就是existence、合法的existence,它得是现象呀
就是外部来的,它得现象化才行
它们不能现象化,就是它不能自主的激发现象化
没有认识论地位,他就没有本体论地位
最后在目的论上
康德那边是有限要朝向无限
然后在怀特海那边是无限,实际上它是在勾引有限,把我往那边吸
在这个科亨这边就是
他就用无穷小就把……这两者(有限无限)之间在这边有一个边界
在怀远那边,那个边界意识就不明显的
怀特海无限是什么?无限可能组合,他理念世界是……就是怀揣至少意识到理念世界不行
你这样这样太混乱了,它里面有无限可能组合太混了
它要有序度,要有一个井井有条的一个定局
所以它要吸引这个有限,也就是说无限想要获得它自己存在的极限
还要获得自己实存的一个界限
无限要把自己逼近于一个,就是它要把自己限制出无限在怀特海那边
在康德那边有限是无限趋近于这个无限的
ceaselessly(永远不停的)continually
无限的、一直永续的、永恒的去趋向于这个无限,但是总有个边界在里面
而在怀特海(应该是科亨)那边,他把这个边界本身拿过来,就是无穷小量
他把实存自我设限的那个也拿过来作为无穷小量
就是你的异质性,那个最小限度的异质性同置于这个最小限度的的同质化活动
最小先验的同质化活动就是思,就把不一样的理念装备到一块儿、把它同质化,就是思
最小限度的异质性本身就是那个物自体
或者说逼到极限的、思维的一个极限,不能再超自己这个最小限度异质性
反过来就是说是由意识自己架设的
是由思、同质化活动自己架设的一个意识,它使得这个同质化活动停停下来
我这个连续统,它得不连续、得有一个极限,就停到
别这样无限分下去了
就比如说我们体验一个东西,我可以最后指向一个感觉上的确定性
这就是红,红就是红,别分了
但是这不意味着这个东西超出于我
而意味着我的思维构造活动、我的同质化活动主动的停下来了
主动的为自己设立一个极限、为自己设了一个最小的、一个无穷小量在那边来
然后这个无穷小量它其实和我的思维活动是同质的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
它使得这个有限和无限之间一种关系变成……
这个反过来就可以说这个最小限度的同质化活动、这个思既可以说是主体之思
主体本人的思、就是一个有限者之思
我的思维在构造这个颜色、这个色块
比如说这个麦克风,这个红色的灯
它上面那个颜色,它的一个存在的最小单位就是它的那个感性要素的不可再分性了
就是红了
那我自己给自己画了这个极限,这是我主体你自己做的
另外一方面,主体本身、主体的单子性……
我作为一个主体,我为什么不能再继续把我体验成两个人?
因为这是那个思之最大主体
就是这个无限的主体也是分到我第一人称的有限主体,我这个人类主体意识上面
他说:停,分到这里就行了
所以我能感受到我的主体性是一个不可分的individual,而且是个独立的主体性
所以用这种思维方式无穷小量,真理就最小单元
就是我自己给自己设立界限
宇宙精神自己给自己设立界限,设立在这个主体性最上面
我主体性体验我的第一人体验,自己给自己设立界限,设立的在最小的感性体验上
这是同一个……这种思维方式没什么技术含量
你一介凡人进来去想那个超越者,就像蚂蚁想人类一样
就这种比喻方式其实很蠢的、很庸俗的,我觉得没啥技术含量
这个无穷小量他再怎么吹出花儿的辩证法,什么边界,一个极限概念
这条路走不通,因为他用的那个超验的、形而上那个概念表、理念表
那其实就是李鬼化装成李逵说“我是一百单八将新秀之一”
其实没什么技术含量
这个就是康德主义的又一个变种、康德的又一个变种
这个东西是极保守的,然后还想伪装着自己
他保守就保守已经罢了
这些马堡学派这些人还会搞出一种伦理的socialism
甚至因为他们就伦理了,就意味着法学的;法学的敬畏着法律的;法律就意味着国家的
他会变成national socialism或者甚至就是这合法的socialism
就是他们是很反动的
他就是说“你放弃马克思的那种经济斗争,经济性的或者说一种政治性的
而我们就去过康(kantian life)
每个人只要没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就这种我们每一个人都变成康德那样
追求极致
追求完美
设立无限去追求
设立极限是追求永恒的善
这个就搞定了
这东西伯恩斯坦Bernstein
就后面就是这群王八蛋
这很恶心的、这个玩意是很搅局的
这个很低层次的反思
实际上是一帮精英知识分子想靠他那个形而上等级制话语
来实现对于下面不明就理的一些普通人
就忽悠他们、骗他们
因为大家不是非常熟悉抽象思维
没有知道这些飘在空中的一百单八李逵实际上是李鬼装的
实际上就是都真的很普通的东西
这种话语之暴力
他说这个降分,凭什么?因为他屌,他是老爷或者怎么样的
或者他耍这些把戏
一些辩证法的或者说一些什么符号学的一些机制把它装配出来
你看这是神奇的东西,然后就……我们的就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
或者说容易就有些小知识分子也会陶醉于这种东西
因为这种超验的形而上学空间里面
这个理念世界的等级制也是他自己为自己进行封棺许愿人
这些都是很恶臭的
这个东西是康德主义产生出了一个很恶臭的东西
后来被卡希尔稍微洗的洗干净
把他把他那个很恶心那种洗干净
但是稍微把它那个超验的形而上学理念世界把它换了
换成了一个symbolism
换成了一个symbol system,就是文化
但是我觉得差别也不是很大
好
那就先讲到这里
拜拜
❤️❤️❤️
3-2-1-3.先验逻辑主义(Transcendental Logicism)
- 代表人物马堡学派,新康德主义者柯亨
- 在场域论上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的对立由先验逻辑所调和。形而下的则是所有的实体/存在以及事物显现自身的时空,概念性以及情感性框架;而形而上的则是理念所处的形而上学空间;两者由先验逻辑即思维所调和,先验逻辑对形而上理念进行援引,从而建构了所有的实体与存在
- 先验逻辑并非是逻辑学,而是逻各斯本身,它作为意识运行的最底层的代码,可以说就是思维本身。先验逻辑的实质是一种伦理学,其中包含着形而上理念的等级制,这些理念本质上就是一系列学术话语,而对于先验逻辑只有通过数学/逻辑学/命题才能对其进行把握,因而命题/逻辑学/数学中所有的研究成果必须与先验逻辑中的理念等级制相对应,才能够获得其科学上的合法性。因此先验逻辑归根到底只是一种高度学术异化的主体性
- 在本体论上是思维与理念的对立。柯亨认为本体论上的一切实体/存在都是由思维/先验逻辑所建构(construct)的,因而柯亨也将自己的哲学称为批判的唯心主义(critical idealism),因此思维在柯亨这里才是真正的本体;如上文所说,柯亨的理念都是形而上的,但实质上这些理念都只是从逻辑学/命题/数学中具有普遍性与共识性的术语中挑选出来,然后注册进一个理念的等级制,从而形成一个未经反思的学术鄙视链。这些形而上的理念主要为同一性/相等性/最小性/差异性等。理念在柯亨这里是一种客观精神(与之相对思维是一种主观精神,因此理念相比思维是更具有超越性的),不受思维建构的影响,它不能算作本体,但是作为对思维的本体论支撑,因为思维对实体/存在的建构需要对理念进行援引
- 柯亨将思维/先验逻辑作为本体,以另一种方式再次消解了康德的物自体概念(不同于怀特海自我泛主体主义的路径)。在此复读一下康德的物自体的概念,康德认为主体所能接触的只有表象,是永远无法接触到物自体的,也就是说表象与物自体之间是永远都会有间隔的。而在柯亨这里,表象与物自体都是思维所建构的,而两者之间无穷趋近的差异同样也是思维自行设立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思维并不能抵达物自体,而是思维主动在物自体之前停下,自己设立了表象与物自体之间的边界,并停留在表象,也就是感觉的层面,思维主动创造了自身体验的实体性。而思维自行设立的表象与物自体之间的无穷的最小差异量则是最小单位的思维,同时也是最小单位的有/存在
- 在认识论上是思维-意识或者说是命题判断一元论。在柯亨这里判断是具有优先地位的,即要不停地援引先验逻辑中的形而上观念等级制来对一切进行判断,看其是否有理念等级制中的理念支撑。因此从判断是要先验逻辑作为支撑这一点看出,伦理学在柯亨的哲学里也是最为优先的,而从伦理学导向法学再导向法律,最后导向国家,对这些概念的判断都是根据先验逻辑中的理念等级制来进行的
- 柯亨对于异质性他者的看法与怀特海是完全相反的,在柯亨这里,异质性他者不但自身没有主体性,甚至不具有异质性。柯亨认为当异质性他者向主体意识敞开时,主体体验到的不是异质性,而是意识性,异质性他者在柯亨的哲学里没有认识论地位,同样也是思维建构的
- 在目的论上柯亨对于康德与怀特海的目的论进行了改造,用思维/先验逻辑调和了这两种目的论。康德的目的论是从有限无穷趋向于无限,有限与无限之间有一个边界;而怀特海的目的论则是无限导向有限,两者之间是连续不间断的,但是无限在导向有限的过程中是获得了自身实存的界限。而在柯亨这里,康德的有限与无限之间的边界与怀特海的无限自身的界限都是思维自行设立的,都作为一种无穷小量(无穷趋近但又不达到的最小差异),作为最小单位的思。而柯亨的目的论同样也能解释为什么我们能将自身体验为一个独立的主体,是因为无限主体分到每个主体身上,而就在此停下,设立界限,一个无穷小的差异量,不再继续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