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s":[{"insert":"在第一眼看到艾尔海森的时候,我就知道他是一个喜欢的人会很喜欢,不喜欢的人会极度讨厌的角色。是的,上一个被给出这样评价的角色是散兵。米哈游在这两人的人设塑造上都非常大胆,或者说,采取了不同于以往的人设。\n首先,性格。这两个人外显的性格都是不那么讨好你的。散兵的不讨好是外显的——毒舌,嘴上不饶人,嘴上各种嫌弃你,但深究下去就会发现他真的挺在乎旅行者(你)。这就造成了散兵在喜欢他(愿意深究)的人眼里就是傲娇嘴硬可爱得不得了,在不喜欢(不愿意深究)的人眼里就是“你谁啊脾气那么糟糕”。(当然大多数人可能都是无感,毕竟很多人眼里觉得没必要和纸片人较劲)\n艾尔海森则正好相反,他的性格上不讨好是内蕴于心的,他未必会好像很针对你似的,但是真的想要和他交心,想要他在乎你,对不起,他会礼貌但冷漠地拒绝你。这就导致路人对于艾尔海森的观感其实是非常好的,但那些先入为主对艾尔海森寄托了一些感情的玩家,可能就会感觉艾尔海森无法回应自己的感情需求\n那我们就要讲到一个点了,艾尔海森他的人物塑造究竟把他往什么方向塑造?\n高智商人才?冷淡?理性?自我主义?\n\n我们回到艾尔海森传说任务。其实昨晚传说任务,编剧明显有三个主题要表达。\n第一个,最为浅显地反映现实——学术造假,导师压榨,论文剽窃,校园霸凌……所谓揭露真相所需要的勇气和决心,以及之后遭受的不平对待。这是每个人看完之后都能深有体会——或者说至少为伊利亚斯攥紧拳头。传说任务前半都在讲述一个这样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我们隐隐看到集群的可怖,人言的可畏。\n如果主题停止在这里,那么这可能只是一个过于典型的故事,并且和艾尔海森毫无关系。\n于是编剧引出了第二的主题,在诠释了集群的可怖之后(蜂巢里一系列对npc言行的描写,人的思想和意志被缝合在一起,西拉杰的进化宣言等等),在最关键最绝望的时刻,由艾尔海森站出来告诉你,集群其实脆弱无比。这里编剧用了两段剧情来表现,让人尤其印象深刻。艾尔海森借伊利亚斯的记忆与思想给蜂群带去了两个信息,第一个是“艾尔海森并没有那么讨人厌”,第二个是“西拉杰的排位不一定合理”。这两个信息一个在引导人进行正面思考,一个在引导人进行负面揣度。结果是,正面引导失败了,而负面引导完全胜利,成功破坏了蜂群的团结,破坏了西拉杰的计划。\n艾尔海森这么做,旨在告诉观众和西拉杰一个事实,人终究是自我的生物,即使大部分人不愿意主动思考,也很容易在负面情绪的引导下进行恶意揣度,为自己谋利。\n艾尔海森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式告诉西拉杰,妄图操控人性是天真而不现实的。集群中的个体从未真正联结在一起。\n“人性本就是不平的砖石,你却妄图用它堆砌高塔。”\n如果主题仅仅只到这里,那么终究还是别人的故事。殊不知我们所看的这一切,是编剧在帮助你了解艾尔海森。\n西拉杰对于艾尔海森的怨念以及他口口声声声讨艾尔海森的傲慢,正好反映了部分讨厌艾尔海森的人对其的态度。编剧何尝不知?塑造这样冷淡边界感极强的角色时,一定会有一批人嫌他态度不够亲善,说话太过直白,再加之他的高智商人设,“傲慢”这一标签便可以堂皇磊落地贴到他的身上。\n然而我要说艾尔海森反而是最不傲慢的人。因为他只在乎自己,所以他不会把自己的价值取向强加到他人身上,反倒是口口声声说他是傲慢者的西拉杰,先入为主地替艾尔海森预设了看不起别人的假想。对于艾尔海森来说,自己并不高别人一等,但与他人注定有别,于是他选择独处,选择用更客观的视角去看待他人。然而在他人眼里,这种行为似乎有那么点傲慢的影子,那么不管艾尔海森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在他的标准下这看着像傲慢,摸着像傲慢,听着像傲慢,那么艾尔海森他就是傲慢。\n西拉杰这种主观的笃定,单独挑出来看看,似乎要比艾尔海森更像傲慢的多。\n何谓傲慢?对绝对正确的无限崇拜,对可能出错的抵触。西拉杰对自己计划的创建性深信不疑,认为自己真正参透了人性,认为艾尔海森能够轻易否定自己就是傲慢,进而想象艾尔海森看不起自己。然而艾尔海森对西拉杰的优劣两面都有评价,否决其计划也纯粹是由于这个实验本身的不合理。\n毫无疑问,艾尔海森是一个善于总结思考,客观理性的人。与此同时他又是有着一套自我的处事准则的人。侵入他的生活体系的异常他会排除,同时他人想要扭转他的生活方式也是痴心妄想。在他看来这是纯私人的事情,他人无权干涉。正因他的处事准则与他人不同,一些以自己的处事准则去要求艾尔海森的观众多艾尔海森就会怎么看怎么不爽。\n“你怎么能这样说呢?你怎么能这样做呢?一点情面都不给我/派蒙留,也太过分了吧。”\n进而产生“他因为智商高就看不起我”“他装模作样优越感特别强”这样的偏见式理解。本质上和西拉杰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编剧正是在告诉你这一点,所谓第三幕的标题,傲慢与偏见。\n这第三个主题,也是最后一个主题,即是“合谓群体,何谓合群”。对此,西拉杰和艾尔海森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在传说任务的最后,艾尔海森对伊利亚斯说,所谓不合群之人,他们有的只是喜欢安静,有点则是坚守底线。或者内向,或者害羞。但如果为了合群去刻意改变自己,则容易迷失本心,最终就像伊利亚斯“没能融入群体,也失却了自己坚守的正义”。艾尔海森固然是不合群之人,但所谓的合群,真的能够作为理性评价一个人好恶的标准吗?\n\n是的,艾尔海森是高智商人才,是理性者,是灰色人物。是一个对味的人很能理解觉得他很有魅力,不对味的人觉得和他相处毫无意义自讨没趣的角色。\n我们在评价艾尔海森的时候,自身也往往能反映出艾尔海森说的话。\n说点题外话,就艾尔海森这种高b格帅哥,我原本以为米哈游会惯常地卖“对全世界冷漠唯独对你有些不同”的这种乙法。当然这样也没什么不好,虽然海哥的人格魅力在我这会大打折扣,但他的人气会显而易见地上涨。因为这种乙法真的直戳肺管子,被偏爱总是让人难以拒绝的。但我很高兴米哈游选择贯彻海哥的人设从一至终。\n\n不过某些人对艾尔海森的“声讨”,反而引起了我的一些反思。我们在待人接物时是否缺少边界感,而已经习惯性地侵入别人的生活了呢?共同出生入死之后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看作艾尔海森的朋友,认为艾尔海森应该为自己改变习惯,既要允许旅行者掺合这件事,又要即时为旅行者讲解自己的计划(哪怕当着伊利亚斯的面),最终还要给旅行者科普知识交待后话……站在艾尔海森的视角来看,或许我们反倒显得有些不知分寸了。\n\n总结性地评价一下艾尔海森吧。他是一个聪明人,却不是绫人那种传统谋略式的聪明人;他是一个自我的人,却是一个善于思考善于怀疑的人。比起纸片人,他或许更像一个真实存在的人,他的个性鲜明到某些人甚至要忍不住去和并不存在的他较劲。\n如果要我找一个词汇来形容他,我最终也只能学着艾尔海森的方式说一句——他是一个有趣的人。\n\n\nend.\n\n"}]}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