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曙光已现,这TM才叫重磅!
(政策解读系列)
就在今天,一条重磅消息砸向了楼市,11月11日印发的一份通知文件流出。
回头看,也正是这份文件,直接导致了双11那天地产股的集体大涨,甚至其中还包括,已经多少出了点问题的新城控股、旭辉、龙光、碧桂园、合景泰富、富力等民营房企。
那这份文件,到底说了啥?
为什么说它的出现,才可以称的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重磅,而不是标题党瞎胡扯呢?
对楼市后续的走向,又会带来哪些影响?
莫着急,今天这篇文章会比较长,但全部都是干货,而非简单复述通知内容,建议看到最后。
01 通知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文件又是“央行”联合“银保监会”发出的。
为什么说“又”?这点很重要!
要知道,当前房地产面临的所有困局,其实大体都是由金融端突然收紧所致。
那金融端啥时候开始收紧的?
就是在银保监会的一把手郭主席,发表了一系列诸如“系统性风险”的言论之后。
“三道红线”横空出世,史无前例。
而它的爹妈,正是央行和银保监会。
如果说房地产是孙猴子,一直无法无天,无人奈它何,那“三道红线”就好比是三味真火,直击房地产七寸,烧的它哭爹喊娘。
所以我们看到,此政策一出,房地产上涨势头,以较快速度得到遏制,并陷入萎靡,直至今日。
并引发了一连串的楼市风波,如民营房企挨个爆破,各地楼盘烂尾风险接踵而至,停供断贷城传城。
所以在本轮楼市调控当中,抛开那些老生常谈的限购、限售、加息等等,银保监会此次发挥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三道红线”是居功至伟的,因为这招以前从来没用过。
而我们仔细看今天流传出的这份文件,巧了!
也是由银保监会和央行一起推出的。
里面的16条,基本就是对之前捏的死死的水管,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整和纠偏,外加擦之前的屁股。
正应了我们之前说过的,激素疗法终究是治标不治本,行政强压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难以维系,并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以致需要花更大的成本去疗愈。好,那这份文件到底讲了什么?重点梳理如下:
1、稳定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对国有、民营一视同仁;2、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未来半年内到期的,允许超过原规定,多展期1年。3、保持债券融资基本稳定,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发行债券融资。4、鼓励信托等资管产品支持房企融资需求。相当于是,权力下放,给各个城市在救市上,留出更大的空间。接下来就得看,地方上怎么去执行了。

02 后市
那广州楼市后市会怎么走?
先说结论:短期市场并不会给出明显反应,因为楼市有惯性,但大概率,楼市在2023年下半年,会迎来复苏。
当然,这也得看后面广州会不会跟进,出相关政策。
个人觉得出的概率较大,比如进一步降息,恢复南沙、黄埔的人才购房政策,或增值税5改2。
理由:
1、广州受疫情冲击,经济受挫,需要一些强有力的政策来提振;
2、广州在四个一线城市里面,对卖地收入的依赖是最高的;
3、上面说,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广州作为广东省的省会,不好掉链子;
4、救市其实从去年就开始,包括9月30日中央多部门发布全国性普惠政策,但是市场回暖严重不及预期,甚至可以说表现很差,呈越补越虚的态势。
所以很明显,松的不够,甚至光松还不行,得托。
一定还是要给市场机会的。
你看杭州,就在本通知印发的当天,火急火燎,直接搞出个大新闻:取消认房又认贷,同时二套首付比例降至4成。
凑巧的是,在一份数据当中,杭州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赫然排在第一位,看来实在是太饥渴了,饥渴到迫不及待。

加之,广州楼市当下虽然冷,但其实需求并未消失,或者说减少,只是部分转为观望延后而已,而需求是会堆积的,等时机成熟,便会释放。
而且,还有一点,很多朋友可能没注意到,那就是,在过去一年的折腾下,供应是有减少的。
根据网上查阅的相关数据,2022年1-8月,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为8.5亿平方米,同比下降37.2%。
广州也不例外。
所以为什么我会多次表达,坚定的看多广州楼市,不是因为立场问题,也不是瞎喊口号。
而是确实,房地产的大逻辑没有变,广州的基本面没有大的改变。
所以,它大体还是会按照之前的规律运行,只是运行的能量会有所降低,仅此而已。
这里讲的会有点含糊,关于这个就不展开说了,不然篇幅会太长。

03 尾声
注意啦,鉴于某些朋友的阅读理解能力实在是太差,所以以防被喷,或者有些朋友看完太激动不理智,我再强调一下,我通篇没有说,楼市立马就要暴涨的意思。
但市场给到我们上车的时间,还是在的。
该通知,只是个标志性事件,表明咱终于认清并半遮半掩的,承认了之前在房地产调控上的不合理举措,并开始进行实质性的纠正。
因为金融端的松动,才是关键!
#野先生资深落地团队,提供咨询规划、房产代购、资产配置、金融优化一条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