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贝克的遗产——尼罗鳄在埃及的现状


尼罗鳄(Crocodylus niloticus)是非洲大陆体型最大种群数量最丰富分布最为广泛的鳄类,其身影遍布非洲东部 南部以及马达加斯加岛的各大水系中,是非洲河流中无可争议的顶级掠食者


尼罗鳄的种加词“niloticus”意为“来自尼罗河的”,在遥远的古埃及时期,尼罗鳄确实也曾广泛分布于尼罗河流域,与古埃及人共享来自尼罗河的恩惠,但随着埃及人口密度的增加,阿斯旺大坝的建设对尼罗河流域水文环境的改变以及对尼罗鳄无节制的滥捕滥杀,使得埃及境内的尼罗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并一度于上世纪50至60年代在埃及绝迹

但是尼罗鳄并未就此放弃,顽强的尼罗鳄在阿斯旺大坝上重新找到了一个新的机会——


尽管阿斯旺大坝整体上对于尼罗鳄利用尼罗河环境是不利的,但由阿斯旺大坝形成的纳赛尔湖却意外地为尼罗鳄打开了一个新的栖息地,尼罗鳄抓住了这个机会重新回到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并再次于埃及建立了稳定的种群


现如今,分布于埃及纳赛尔湖中的尼罗鳄是它们当中分布最北端的种群

但是尼罗鳄的挑战并未结束。随着迁移至纳赛尔湖周边的定居的人越来越多,人与鳄鱼之间的矛盾也在逐步升级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增长和湖泊周围农业和工业活动的扩张挤占了尼罗鳄的栖息地,人鳄矛盾加剧,加之当地渔民和尼罗鳄一样,都依赖于湖中的鱼类资源为生,因而当渔获减少时,他们往往会将其归咎于尼罗鳄,从而出于报复捕杀它们

另有一些人则将贪婪的目光伸向了湖中的尼罗鳄身上。尼罗鳄的浑身上下都是宝,这无疑是种巨大的诱惑。
尽管尼罗鳄在埃及受到法律保护,但偷猎行为一直以来都屡禁不止,有的人甚至专门以偷猎尼罗鳄为生,且由于埃及在2010年曾由于湖中尼罗鳄种群数量增加,应本地渔民的要求及为打开利用鳄鱼资源而将本地的尼罗鳄种群由CITES附录Ⅰ下调为附录Ⅱ,这使得一些狡猾的偷猎分子能够反借着正规贸易配额的借口来钻空子。


并且纳赛尔湖西岸的居民以及北部的努比亚人会通过捕获幼鳄带回家中驯养的方式来吸引游客以换取收入,这样的利用看似温和无害,但盲目地从湖中获取尼罗鳄幼鳄的做法实际可能会加重湖中尼罗鳄种群的负担和消耗,尤其是一些西岸的居民甚至会向游客提供一些鳄鱼制品和鳄鱼幼崽作为商品或礼物。

更雪上加霜的是2011年埃及的解放广场事件以及随之而来的政治动荡和暴乱极大的打击了当地的旅游业,使得当地对尼罗鳄的利用变本加厉,更多的人寄希望于湖中的尼罗鳄来让自己摆脱困境。
接踵而来的压力使得尼罗鳄再一次被妥协,数据表明在2008-2012年湖中的尼罗鳄数量已明显减少,种群数量可能在6000至30000条之间,其中成年个体更是遭受重创。

不过好消息是,埃及的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湖中的尼罗鳄正在遭受危机,进而加大了对湖中尼罗鳄的保护力度并同时对周边居民进行保护宣传

此外埃及当局也一直在关注尼罗鳄身上所蕴含的价值和机遇,埃及环境部一直在计划与其他部门合作以在纳赛尔湖周边建立鳄鱼农场,合理开发湖中的尼罗鳄资源用于推动经济

事实上若能通过这类合理规范的方式利用湖中的鳄鱼资源,鳄鱼农场的建立将有助于为当地人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因此它可能通过达到双赢的方式来缓解人与鳄鱼之间的冲突。同时这也将有利于减少当地渔民的非法狩猎活动,抑制非法向苏丹等国出口鳄鱼制品的黑色产业。而通过鳄鱼农场生产出口的鳄鱼制品也将有助于改善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增加居民的收入。

就目前情况来看,纳赛尔湖尼罗鳄的未来仍然充满着挑战与未知。
这里最后再次引用一下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记者Peter Schwartzstein的话:
在过去,尼罗鳄曾于埃及起死回生,在未来,我们有理由再相信一次…


参考: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animals/article/crocodiles-illegal-hunting-egypt-nile
ranching-lake-nasser-s-nile-crocodiles
https://en.wataninet.com/features/environment/the-great-crocodile-comeback/15475/
https://www.speciesconservation.org/case-studies-projects/nile-crocodile/574
https://egyptindependent.com/crocodile-skin-poachers-caught-largest-trafficking-attempt-lake-nasser
RepFocus - A Survey of the Reptiles of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