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安三万里》的一些碎碎念
君乃云端谪仙客,吾为人间疾苦生。
(是形容李杜的)
看的时候其实注意力不集中,电影院环境不好,周围都是小孩很吵。
电影更像是走了个过场,跟着高适回忆了一遍李白。“流水账”配精美的画面。我觉得这剧情没什么连贯性,全程高适介绍,而且毕竟李白和高适,历史上也就见了那几面,合并在一起组成这一部电影,就......然后那种战争啥的,对于我这种历史很差的人,就没几段是清楚的,小孩子就更不用说了。
我感觉,它就像一本漂亮的语文书,看下去,就仅限欣赏画面了。(ps后面有几段,士兵的建模好僵)
将进酒那段看哭了,还有一些片段也想哭,但是哭不出来,因为环境真的很烦......这电影吧,更适合一个人静静地看......
很多网友说,电影把李白塑造得太恶劣了。可能我对于一个不太正常的人,包容性比较强吧。我坐在那里,看李白发疯还觉得挺有意思的,更喜欢他了。嗯......光从这部电影看,他应该是个entp,just like me.我妈就不一样了,一直在旁边絮絮叨叨骂李白,她这人评价历史人物也不会考虑历史局限性,就说他很多老婆什么的......然后就......更影响我观影了。
额......确实现实中李白脑子里就是有那种及时行乐的思想,但是不会有电影中这般夸张。不过它还是比较成功地塑造了李白恣意的模样,我觉得一辈子像他这样也算是不枉此生,纵然跌宕起伏也算作绚烂万分。(当然,如高适一般也可以,这主要是看个人的选择。)
我还挺期待杜甫的,咋说呢,没看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点失落,也没见到被“南村群童欺”的杜甫。
这电影高适几乎就是个假男主,如果是怀念李白的话,我更希望是杜甫来描绘,要那个“国破山河在”的诗圣在垂暮之年描绘记忆里的诗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