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大神突破80分备考全流程经验分享
行测大神突破80分备考全流程经验分享
大家好,我是FB用户取啥名好啊啊啊,感谢FB提供的平台,让我可以分享自己关于行测学习的看法。首先晒一下成绩(国考行测82.1,广东选调86.25)
我这次的经验贴共分为4个部分:1.课程选择2.备考流程3.各模块讲解4.总结
1.课程选择
在开始备考前,我先向往年上岸的学长学姐请教他们的学习经验,在他们的推荐下,我报了FB980的国考班。其实公考的知识点都差不多,所以不管是国考还是省考只要一个FB980就够了。
2.备考流程
在备考的过程中,FB模考陪伴我从初识公考到最后考试结束。强烈推荐大家一定要尽量参加FB的模考。一是从模考的成绩中,可以直观地反应出这一阶段的学习成果,二是可以根据模考的击败比例去选择自己适合的地区以及岗位,不要盲目报考。
2.160-70分(4月-6月)初识公考。
这一个阶段是我开始接触公考的阶段,我把重点放在各模块的视频学习上。先看视频了解各个题型的考法以及解题方法,然后再利用FB题库刷同一类型的题目。重点是学习思路、提高准确率。在这一阶段中,我重点学习资料分析模块,学习资料分析的知识点、公式、高频考点等,并在备考前期就能够保持85%以上的正确率,这也为我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跟着视频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做笔记、多复习、多练习。在模考以后多复盘,看看自己是哪一方面的知识点较为薄弱,回去查看笔记并且专项突破,解决一个问题之后再继续下一阶段的学习。
2.270-75分(7月-9月)突破提高。行测提高的途径无外乎就是提高准确率与提高速度。准确率需要我们了解所考的知识点类型,而速度的提高则需要日复一日的练习。在这一阶段的前期我用的是FB的每日演练功能,在限定时间内完成题目。不过每日演练有一个弊端:里面的题目大多是模考题,可能出题的思路以及质量跟历年试卷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建议大家还是利用好历年试卷的题库,自己规定时间多加练习,从而提高自己的做题速度。
除此之外,我还报了FB的行测特训营,预测分满70可以全额退款。在行测特训营里可以帮你较为系统地回顾一遍行测中较为常见的题目类型,也可以每天给你安排一定的任务量,可以较为充实地完成每天的备考。刷题过程开心有趣,强烈推荐!
2.375-80分(10月-11月)
在这一阶段我重点放在套题的练习上,做了2014-2021的国考卷、2018-2021的山东卷、2019-2021的河北卷、2017-2021的广东卷以及18、19的深圳卷。因为我同时在备考广东跟深圳的考试,所以备考国考的同学可以忽略后面的两个地方的卷子。
在后面两个月里,我按照一天一份行测卷、两天一份申论卷的进度去准备国考。每天早上9点-11点完成打印下来的卷子,然后进行复盘,下午2点-5点完成申论的考卷。晚上针对早上错的题目类型再练习。在这样坚持的过程中,我的分数也在一步一步地提高。
3.模块讲解
接下来,我会根据我眼中的各模块的重要程度,对行测中的各个模块进行分析,并说说我的提分经验。
3.1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是整份行测考试中最重要也是最能保证正确率的模块,以国考的题量为例,资料分析应该在25分钟内完成,正确率在90%以上。想达到这个目标并不简单,要做到:1.准确识别问题的考法,将各个公式烂熟于心。2.学会速算、估算、利用尾数法、小分互换等方法快速求得近似值。3.多做题多练习,只有在实战中能够用出来的方法才是自己的方法。
资料分析在读题时,需要额外注意题目问的内容是(比前一年多几倍)还是(是前一年的几倍)。而选项中的年份也需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要因为粗心而掉入题目的陷阱。还是那句话,多做题,在错误中总结经验,在错误中成长。
3.2推理判断
推理判断是我在备考过程中进步最多的模块,也是掌握知识点以后能产生质变的模块。国考的推理判断应该尽量在35分钟内完成,并保持80%以上的正确率。推理判断的提高主要在于:1.熟悉图推知识点,做好分类总结。识别特征图,然后寻找规律往上套。2.定义判断要善于寻找关键词,注意题目主体。以及注意题目问法,注意题目细节。3.类比推理需要了解常见的关系,如包容关系、交叉关系等。还需掌握二级辨析,当有两个选项的类型较为接近时,可以考虑选项间的褒义贬义、天然人工等二级辨析的考点。4.逻辑推理则需要多听课,掌握其中的常见前推后、后推前的词汇及句式。在考试时可以将题目中的逻辑顺序用简短的词汇画出来,这样就可以较为清晰地看清题目的结构,有利于快速锁定答案。
推理判断尤其是图推跟一拖五需要特别注意时间的把控。如果一道图推想超过1分钟还没有头绪那就可以果断放弃做下一题。一拖五的最后两题如果比较难也可以先行放弃。国考并不要求我们将所有的题目都做出来,只要善于利用时间,做出尽量多的题目就足够了。
3.3言语理解
近几年国考的言语理解文本阅读量加大,所以我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在40分钟内完成且正确率>80%。言语理解是一个需要长时间积累才能提高的模块。无论是逻辑填空中词汇量的积累,还是做中心理解题时快速抓住文章中心词的能力,均需要长时间的题目练习和复盘才能提高。我在备考过程中一天完成一到两套的言语理解模块练习,并积累常见的成语意思以及固定搭配,在长期的练习中保持手感。
在逻辑填空中有一个特别好用的方法就是联系上下文找对应关键词,根据文段寻找最合适的词汇填入。在考场上如果有两个选项特别纠结,那就用语感选一个喜欢的,无需再浪费太多的时间在这上面。
3.4数量关系
国考的数量关系难度偏大,备考的性价比不高。如果目前的行测分数还在70分以下,那暂时没有必要去系统地学习数量关系。只需要挑前两道题目看一看有没有思路,用一分钟的时间去尝试以下。
对于想冲80以上的同学,数量关系得要有50%以上的正确率。这就需要去掌握数量关系解题的基本方法,熟悉代入法、方程法等。还要系统地去学习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常考的问题类型。个人建议是着重突破工程问题以及排列组合两个模块,这两个模块较为常考而且考试题目难度不高。
3.5常识
备考常识的性价比极低,只需要在考前两周背一背FB或者圈子里的大神整理的重点时政,熟记党史,保证自己的常识正确率在50%左右就行。常识在国考中的分数占比较低,就算错一半也能有不错的成绩。
4总结
4.1.其实公考的备考就是要靠水磨工夫,在积累中慢慢提高。我在备考的半年里做了2万多题,可以说,正是这两万题的积累,让我的行测有了较为满意的成绩。
4.2.应届生一定要抓住机会,多考多试。科学评估自己的学习水平,报好岗位,不要浪费了应届生的身份。同时也要抓住机会好好复习,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4.3.备考是持久战,不要因为一两次的模考失利而灰心丧气,也不要因为模考偶尔考得很好而懈怠。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会成功。
4.4每一个行测高分的人都是从小白一步一步走过来的,FB的圈子里有许多高分大神很热心地分享他们的备考经验,大家可以综合以后探索出最适合自己的备考之路。
感谢大家能够看到最后,这是我第一次写经验贴,希望这个帖子中的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大家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也可以向我提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