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人性
极度追求自我与力量的修罗之道最终会迎来毁灭,不去抗争而一味地纵容的仁慈之道其结果也只是付之一炬。这两者对应的是醍醐景光与百鬼丸的母亲。但无论是他们还是我们,若对初衷与结果太过于执着了,忽略了过程与行事的手段,最终都将事与愿违。
尽管多多罗是60年代的作品,但是过去了半个世纪却依旧闪耀。仔细一想,我们在这半个世纪中作出改变了吗?有,也似乎没有。
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改变了吗?是改变了。物资充足了,不用继续挨饿了;生活方便了,不用出门就能购物;科技发展了,一切似乎都那么美好。
真的是这样吗?物资充足了,可以随意浪费;生活方便了,有了更多欺诈的手段;科技发展了,环境依旧继续恶化。这么看来,一点都没变。
醍醐景光所代表的一类人,急功近利,竭泽而渔,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是一切灾祸的根源。修罗之道的代表。
如今,在世道上占据优势的依旧是这一类人。
百鬼丸的母亲所代表的另一类人,一视同仁,善良慈爱,并没有唾弃残缺的百鬼丸,在16年里依旧念念不忘。神佛之道的代表。
当今社会,许多人将这类人称为圣母或是圣母biao(很多人分不清这两个词,但也有很多人对这两个词都骂),并对其唾弃和辱骂。
这也是当然的,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而大多数人更在乎眼前。他们就像醍醐景光一样,认为只要把别人的食物抢夺过来就不会饿死。只要牺牲一部分人就能成全另一大部分的人。但事实证明,绝非如此。百鬼丸就是例子,恐怖fen紫就是例子。
有没有想过,如果从一开始,醍醐景光听取百鬼丸母亲的意愿没有将其抛弃,结局即便醍醐的土地失去了魔神的庇佑再次陷入贫瘠,但醍醐一家以及其领地的众多人民也不可能失去性命。
造成一切灾祸的根源,不是醍醐景光的自私,也不是魔神的贪婪,更不是荒芜的土地。仅仅是因为他们失去了人性。
修罗与神佛,在他们夹缝之中的,才是人性。
如果醍醐景光没有将百鬼丸作为野心的代价而抛弃,如果在百鬼丸被抛弃时其母亲果断站出来反抗,如果多宝丸途中没有将百鬼丸视为鬼神而将其视为亲哥哥,如果战争中的那些武士对手无寸铁平民仍留一份善念没有将其烧杀抢夺而为其留一条生路的话。相信世界上也不会有如此多的灾祸吧。
然而,说了那么多,可能也不会有多大的作用吧。也只能祝愿、祈祷人们,在履行自己“道”的同时,内心能保留一份善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