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方舟:生存进化》 自创生物(陆) 南极甲龙

2023-01-25 18:45 作者:Richiter-Belmont  | 我要投稿

孤岛生物笔录


中文通称:南极甲龙

正规名称:Antarctopelta venenimagister(司毒 南极甲龙)

食性:素食

个性:驯良

南极甲龙形象参考(图片为同属结节龙科的蜥结龙)


野生

  矿洞的确不是什么好地方。孤岛北部的矿洞寒冷刺骨,孤岛南部的矿洞反倒炎热难耐,而且几乎所有矿洞都共享着一个特点:黑暗。更不用说黑暗中让闯入者在毒液的折磨中丧命的各类毒虫,如果不是为了考察,我本是一万个不愿意来这里的……不过,今次的矿洞之行可谓大有收获,除巨齿龙外另一种于矿洞中生存的恐龙浮出水面。而令人惊讶的是,这种在如此凶险环境中生存的恐龙居然是喜好和平的素食主义者。它们是南极甲龙。

  南极甲龙是孤岛上第二种被确认的甲龙科成员,和它们更常见的亲戚相比,这些洞穴居民的装甲显得并无侵略性,或许是为了在矿洞中的狭窄地带穿梭而摒弃了长刺而偏向于厚甲的结果。然而,尽管南极甲龙的防御无法从视觉上令对手退缩,但这层坚固的背甲依然能够很好地抵御敌人。我曾经观察到的其中一个个体,甚至凭借一身厚甲从古巨蜥的毒牙之下逃脱。恐怕洞穴中唯一足以威胁它们的,就只有体型庞大的巨齿龙了。然而,即使是这些“黑夜之王”也须十分小心,尤其是不能盲目地进攻南极甲龙的头颈部——那些均匀排布、无论锋利度还是硬度都远超甲龙的盾片只存在于头颈部,其目的正是防止被大型食肉动物攻击相对脆弱的头部,毕竟即便是巨齿龙也不会为了一口鲜肉就甘愿被扎穿舌头和口腔。而南极甲龙同样具有自己的防御手段,它们的尾部均匀密布着坚硬的骨突,足以如轻便的狼牙棒般挥舞并击打小型掠食者。

  不过,南极甲龙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它们特殊的释放化学信息素的能力,和厚鼻龙巨大的鼻状物类似,这些食草恐龙也可以释放一种特殊的气息。然而和厚鼻龙有所不同的是,这些信息素只能影响孤岛上那些巨大的节肢动物。受到影响的节肢动物将会一时间仿佛失去进攻目标般愣在原地,甚至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变得温和,即使是因为发现尸体而变得狂躁的巨脉蜻蜓,在吸入这种气体之后都会暂停进攻。这样一来,即使是矿洞中那些恐怖的巨型毒虫,也无法成为南极甲龙的威胁了。经过反复观察,我初步得出结论——南极甲龙会通过进食洞穴中的有毒菌类来获得生物毒素,并在体内发酵形成对节肢动物有效的致幻气体。然而,南极甲龙应对节肢动物的方法不仅是通过这种气体让节肢动物镇静,它们还能通过发出特殊的声波来与节肢动物进行简单的交流,我就曾经见过两只被气体影响的拟蛛在南极甲龙的号令下试图驱逐一条泰坦蚺的场景。我愿称此为演化的奇迹。

  至于南极甲龙的食性,相较它们的亲戚也复杂得多——贫瘠的洞穴生态让它们可以很长时间不进食,且丝毫不挑食,连有毒的菌菇都照吃不误。当然,它们并不免疫这些菌菇的毒素,因此它们也会趁夜晚来到洞穴之外,寻找植物的果实来中和毒素。而阿格尼部落的成员甚至见过南极甲龙啃食腐烂的树干,推测是为了寻找其中的无脊椎动物以补充蛋白质。可以说,除了主动狩猎大型动物之外,南极甲龙算得上是将所有获取食物的途径尝试了个遍,也算是为适应洞穴生态而做出的权宜之计了吧。 


驯养

  深入洞穴来寻找一只南极甲龙并尝试驯服显然不现实,实际上,这个黑暗世界里的任何行动都显得如此不可取,况且,南极甲龙的背甲使得一般的子弹难以穿透,更不要说即使射中它们的腿部使得麻醉剂扎进皮肤,这些强劲的防御者也会通过信息素召唤周围的节肢动物保护自己,而且据观察,南极甲龙的血液循环系统在黑暗中会更有活力,加速它们对麻醉剂的分解,所以虽然理论上可行,但深入洞穴强行麻醉南极甲龙根本就是找死。

  令南极甲龙眩晕的毒素并不来自外界,而是来自其自身——南极甲龙赖以生存的致幻信息素是从有毒的菌菇中提取的,部分生物毒素会随信息素排出体外,但更多的还是需要在体内自行分解,而这需要一定的时间。突破口正是这段时间,和南极甲龙百密一疏的环境适应能力——虽然无论洞穴内是严寒或酷暑它们都能适应,但洞穴内不可能存在的要素则会让它们变得十分敏感:阳光。突然暴露在阳光下的南极甲龙,体内的各种器官机能都会受到影响,而此时,难以继续高效分解的毒素会逐渐沉积,最后让它们病得不轻。若能趁此时给它们喂食,将会有相当大的概率赢得它们的信赖。而且,南极甲龙在昏迷期间不会发出声波来继续命令身旁的节肢动物,一段时间后它们也会平静下来。但是务必小心的是,如果昏迷期间的南极甲龙不能及时得到救治,它们很有可能死在睡梦中。而能够有效与南极甲龙胃中生物毒素结合并中和其毒性的物质居然是木炭,因此如果要治疗南极甲龙,木炭将是必不可少的。

 驯服后的南极甲龙是相当有价值的坐骑,它们的体格相比甲龙来说略显瘦弱,但依然称得上强壮,足以负载一定量的货物,而且更为轻便的背甲也让它们的速度远超甲龙,同时,它们也能够在食肉动物面前保护自己和骑手。然而,刚驯服的南极甲龙还很虚弱,它们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阳光的暴晒。驯服后的它们用常见的浆果即可养活,但它们依旧保留了对菌菇的嗜好,因此,我在红树林偶尔也会观察到探险者利用南极甲龙寻找珍贵的蘑菇,某些制甲的武器匠也会利用它们啃食腐烂树木的癖好来从它们口中获得无脊椎动物被吞食后难以下咽的几丁质。

  当然,南极甲龙标志性的化学信息素在驯服后依然能够得到保留,通过这一武器,进入矿洞的探险者能够轻易躲过那些恐怖的巨型节肢动物,而且由于对脊椎动物无效,因此即使在气体交流不畅的洞穴里,骑手也能够放心地让南极甲龙使用这些气体。而它们让节肢动物镇静的功能也得到了应用,某些当地人甚至会用南极甲龙的气体来让蜜蜂停止攻击、自己安心采集蜂蜜。同时,南极甲龙发出的声波甚至能让野生节肢动物接收到信号,在一段时间内听命于骑手。然而,这些气体也并非无穷无尽,必须确保南极甲龙体内存在足量的生物毒素才能够进行这些气体的发酵。不过,只要供应得到保障,南极甲龙就绝对会成为生存者面对节肢动物时最可靠的护卫。 


南极甲龙与方舟甲龙及玩家的体型对比
南极甲龙分布范围(红圈表示数量最多,黄圈次之,蓝圈最少)


基本属性

“一级”代表野生状态下1级时的属性,“野生”代表野生每级增加的值,“加点”代表驯服后每级增加的值。


备注

南极甲龙攻击方式:

左键:甩尾(动作类似甲龙)

右键:释放致幻气体(冷却时间19s,消耗41点耐力和生物毒素×5)

C键:咆哮(对已经致幻的节肢动物有效)


被动:

①南极甲龙除腹部和头部外,全身都具有80%的伤害减免,颈部对徒手攻击和来自生物的近战攻击有15%的反伤。且攻击背部无法对其造成流血或中毒等debuff。

②南极甲龙在驯服后需进食稀有蘑菇×1或稀有花朵×1,此后每30s在背包内自动生成生物毒素×15,持续60s。该生物毒素与击杀水母获得的生物毒素通用,因此也可通过直接击杀水母来获取。

③南极甲龙对生物毒素有75%的减重,对石头、金属、燧石和水晶有50%的减重。

④南极甲龙白昼时分只在洞穴刷新,但夜间会来到洞外,日出时返回洞穴。南极甲龙刷新时,其身旁会存在2~3只致幻状态的节肢动物(种类随机,但只能是普莫诺蝎、拟蛛或节胸蜈蚣),其身旁的节肢动物头顶有紫色星星图标,且为中立生物,在南极甲龙被攻击或自身受到伤害时反击。成功驯服南极甲龙后,其身旁的节肢动物回到矿洞中,回归主动攻击状态。

⑤南极甲龙驯服后需在游戏时间经过3天才能正常在阳光下活动,否则自带类似巨齿龙的昏昏欲睡效果。

⑥南极甲龙采集稀有蘑菇和稀有花朵的效率是甲龙的2倍。

⑦当南极甲龙饱食度低于40%时,将木头放置在其背包内,每10s可消耗木头×5并生产甲壳素×1、回复一定饱食度,直至木头耗尽或饱食度达到65%以上。

⑧南极甲龙的陆地速度是甲龙的136%,水中速度持平。


其他:

①驯服南极甲龙的方式为:在白昼时分进入洞穴攻击南极甲龙,并将其引出洞穴,此后其在洞穴外逗留会导致眩晕值增长和生命值下降,眩晕值满时倒地,随后15s其身旁的节肢动物仇恨值清零,在其身旁徘徊。此时玩家需给南极甲龙喂食木炭、蔬菜或浆果,此阶段不增加驯服度,但停止其生命值下降。生命值停止下降后可通过喂食稀有蘑菇、稀有花朵、蔬菜或浆果增加驯服度。效率排序为稀有蘑菇=稀有花朵>蔬菜=紫色浆果>其他浆果。若南极甲龙死亡,其身旁的节肢动物在15s后回归主动攻击状态。

②被南极甲龙致幻气体影响的节肢动物在100s内仇恨值清零,且此时若发动C键咆哮,则受到致幻效果的节肢动物获得5%的攻击加成,且玩家可通过口哨来命令之。

③南极甲龙的C键对家养节肢动物存在10%的攻击加成。

《方舟:生存进化》 自创生物(陆) 南极甲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