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存在的价值:“修齐读书会”第一站总结

2023-01-10 18:18 作者:积极心理学实践基地  | 我要投稿

上周六晚7:00-9:00,八位小伙伴共同搭乘的2023年阅读号动车,到达第一站。



第一站的旅程共分为三个环节:开场冥想、轮流自由分享、“余下的岁月”游戏环节。大家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些疑问,不是读书会吗?为什么还有冥想,还有游戏环节呢?

可能是因为我想把我们的读书会办得跟其他读书会不一样。冥想是我们一直想要向大家强烈推荐的内观方法;轮流自由分享环节,是我们这趟旅程的核心;而“余下的岁月”活动则是我们附赠给小伙伴的一个小礼物。

这是一趟很神奇的旅程,事先小伙伴们并不知道将会驶向哪里,可当动车缓缓到站时,蓦然回首我们发现,这一程两小时的陪伴之旅,仅是初相识的小伙伴之间竟然也产生了一些心灵共振,虽是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在上上周的启动仪式上,我请小伙伴们开动脑筋,给我们这一年的读书会拟定一些共同遵守的分享原则:

大多数小伙伴都选择了下面几个词:



定这些规则的目的就在于,希望今年接下来的50+场阅读分享会,大家能够在这些共同原则的指导下,收获更多。

第一期分享会,小伙伴们认真履行了这些原则,大家真诚地分享、温暖地互动、敞开地交流,对其他小伙伴的发言真诚地接纳和反馈。从这里,我感受到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这是一项重要的情感需要,也是让我们拥有令人满意、温暖的人际关系的基础需要,我们从小伙伴们一次又一次的互动中,体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鼓励和支持。

会议一开始,我们带领大家做了一个“觉知与专注”的6分钟冥想。这是一个充满着自然和放松意味的冥想音频,潺潺的流水声,带领我们进入了冥想的呼吸空间,也让我们真切地体验着如何与自己的身体进行交流。主持人在冥想结束后,提议我们以后要将冥想纳入我们这一趟读书之旅中,这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人爱上冥想,让冥想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读书会的第二个环节是自由交流,因为上周有些小伙伴们的书还没有到,所以我们商议后决定本周进行的是自由阅读和分享。谁曾料到,有两三个小伙伴已经将第一本推荐书籍《被讨厌的勇气》一口气看完了,由此看来,这本书我们是推荐对了。这是改变了很多人人生的一本书,接下来的两到三周,我们将完成这本书的阅读和深度交流。



除了分享读书心得,小伙伴也会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和打卡感受,下面就来看看小伙伴们自己的总结吧!

@岳:

遇到《被讨厌的勇气》一书,就像是遇到久违的老友,因为“久违”所以有点陌生,但是无论多久再见,共通的感觉会瞬间回来。他又重回你的身边,带着多年未知的新鲜与陌生,娓娓道来,让你知道你看似平常的生活,你一直坚持的观点还可以再完善。你的生活可以更接近自己想要的模样。“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也不让他人干涉自己的课题”,“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他人的成功并不意味着自己的失败”。很多观点,看似稀松平常,却又像一把利刃,迎面飞来,让人本能得躲闪,惊慌过后,冷静下来,长舒一口气,原来我需要的就是这份警醒。

@金:

晚上参加清华大学心理学在读研究生举办的读书会,今天是第一期,一共八个人参加。

我分享的是,我前天收到《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后,居然看得不想停下来!从来没有这么快地把一本书看完!而且这本书带给我很多的启发和收获得,比如和自己的自卑感有了和解,比如对自己的价值可以不再用“行为准则”,试着改用“存在准则”,就像今晚的读书会,就因为我来了,参与人数就从七个人变成了八个人,哪怕我什么都没说都没做,这份存在就已经有价值了!就像我和我婆婆说过的话,你不要觉得自己老了没用,你只要活着就有价值就说明我们有长寿基因,就这本书带给我的触动和收获,这一年的读书会费用就已经赚回来了,剩下的都是超值了!我对自己选择来读书会太满意了!至于未来能否跟得上他们的读书节奏,能否打卡我就不纠结不攻击自己了。

读书会最后一个环节很震撼,用折纸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未来我清醒的时间……

@齐:

因为读书会的缘故,最近真的是比以前有更加用心地在读书,庆幸自己鼓起勇气,启动了这个读书会,从而在对自己的约束中完成了更多的学习和主动领悟过程,同时也因为有了交流和分享,见识到了更大的世界,与更多的人产生了连接。这一次读完第一本书,每天都会认真地总结,读完之后,甚至写了将近6000字的读书笔记。看来我们真的是需要小伙伴的力量互相监督和提醒,从而能更好地沉浸在读书这件事情当中。

@曹:

提到勇气,让我想到两个人说过的两段话。

一是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写下的——“要坚信,你是一个勇敢的人。因为你还活着,活着,就要继续前进。”

二是罗翔在访谈类节目《十三邀》里说:“在我的词汇中,我觉得勇敢是一个最高级的词汇。在人类所有的美德中,勇敢是最稀缺的。当命运之神把你推向那勇敢的时刻,希望你能够像你想象中那么勇敢”。

当我们在困境中,在迷茫的时候,别忘了对自己轻轻说一声——“勇敢点”。

美好的事物都是得等的,轻易得来的没多大的价值和意义,耐心等待!

@张:

第一次读书会总结:分享《幸福的方法》,与读书会在线老师们交流请教,对于个人所处阶段节点的困惑:毕业后留校助教,暑假去北京选择脱产考研,面对结果未知、无工作、无对象,即将回家过年的“一问三无”人员,希望找到突破口,以读书充盈自己。也非常谢谢老师们的暖心解答。

@施:

周六听完各位老师的分享,值得我学习的东西太多,对我而言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大课堂。

@王:

自己在向现实世界讨要生活的同时别忘了抽出一点点时间读书,让自己的内心静下来,会让自己变的不那么的烦躁。在家庭生活中,大手可以拉小手,小手也可以牵大手。我的儿子很喜欢读书,读各种书。他的行为习惯也时刻在影响着我,当我最近慢慢开始读书试图改变自己时,他会说:"爸爸,你最近有点不一样了嘛!"孩子的这句话真的鼓励到我了。向生活学习,也要向书本学习!读书,就是在丰富我们的人生,让自己变的更智慧,更通透,更自信,更有底气。每天积累一点点,日子久了自己定会吃惊于自己的过往付出的,正所谓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

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中,切记努力不要被与自己无关的人和事所左右,做好自己,活出自己,让自己成为一束光。我们就是宇宙繁星中那道独一无二的光!

@伊:

真心的希望我们2023年的这一趟读书的动车之旅,能够和更多的小伙伴们一起创建这样一个愉快的旅程。等到一年过后,我们回首看到我们留下的美丽的脚印啊,沿途的无限风光。我们会觉得非常的愉悦、开心、欣慰。所以希望大家关键是要行动起来啊,因为这个美丽的脚印和这个旅途是要我们自己去创建,给自己留下美好的记忆。我跟佩佩的发心也就是希望通过读书这样的一个载体,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能够结伴同行,彼此相互陪伴啊,互相督促,从这样一个读书的习惯开始,建立自己更好的这种生活方式,呈现出更好的生命状态。

最后想说你不能改变和掌控的事何其多,但你能做的事同样也不少,它就在你身边,身体力行,你会为自己自己尽了力而感到欣慰,为这一年的读书之旅感到骄傲。




结束了自由分享环节之后,我们进入了今晚最后一个环节——余下的岁月。

最初在提议办这个读书会时,我们就一直在想,如何让大家物超所值。正如会员娜娜所言,读书是一个冷媒介,交流与分享却是借着这个冷媒介,让感情和能量、知识和观点、价值观和人生观流动起来。于是我想到,也许之前学习的“积极心理学团辅”应该可以派上用场,团体辅导,就是让人在团体中进行相应的活动,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成长和生活方式的改善。

我参加过不少的读书会,还没有遇到过结合了冥想、读书交流和心理团辅的线上分享会,是不是可以厚脸皮地说,这是我们修齐读书会的一大特色呢,哈哈?

这次我选择的活动叫做“余下的岁月”,这是一场探究生命的活动。当我们为生活忙碌奔波时,总以为未来的岁月还很长,所以才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迟那些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的事,比如陪伴孩子长大、陪父母聊天,跟好朋友聚餐、自我实现、寻找人生的意义等等,但是,当我们用很直观的方式去感受“余下的岁月”时才发现,岁月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漫长,也没有无限的生命可供我们挥霍。如果你也想感受到生命线的长度,不妨接下来跟我一起做。

首先准备一张白纸,A4纸就可以,笔记本上撕一页就行。

第一步:将这张白纸,对准短的一边,对折三次,这样可以将它折成8份(8个长条)。

第二步:在每一份上写上10这个数,这八个长条,其实就代表着我们的一生,中国现在的人均寿命已经达到80岁,相信未来绝大多数人都能超过这个岁数。

第三步:撕掉自己的年龄所代表的格子数,比如我今年35岁,我就撕掉三格半。

第四步:剩下的长条,撕掉其中1/3,这是我们未来需要的睡眠时间。

你还剩下多少格呢?这样做完,我还剩下3个长条,每个长条是10岁,这就意味着,在未来,我还有30年清醒的时间。

最后,请让我们一起思考,未来这清醒的岁月里,我们最想要完成的事情有哪些呢?

请花一点时间仔细思考,并把它们写在代表我们余下岁月的长条上。

这个小活动虽然简单,却很震撼,有位小伙伴分享说,在此之前,从来没有想过,原来自己剩下的清醒岁月没有我想象得这么多,在未来,一定要好好地爱自己,用心地爱自己!

这是做完这个活动后绝大部分人的感受,我的老师也曾经这样告诉我。但愿我们在埋首生活的时候,也能够频频回顾自己“最想要完成的事”,这样我们才不至于迷失方向。

感谢所有参与本次活动的小伙伴们,感谢大家的敞开和分享!因为有你们的分享,我们这个读书会将会有更多的意义。

搜索公众号“积极微习惯”,实践积极心理学的力量!


存在的价值:“修齐读书会”第一站总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