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唯物辩证法大纲》4.3.2.3 这一规律的实践意义

2023-11-24 14:20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人民出版社1978年 仅供学习参考】


3、这一规律的实践意义


  肯定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波浪式的前进运动,这对无产阶级的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第一、这个规律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不是直线的。在事物发展的长途中,只有实现了第一个否定,才能实现第二个否定,即把事物推到新的肯定阶段。因此,当现实生活中出现了否定时,我们就应当把它作为前进运动的一个环节来对待,努力通过这个环节来促成第二个否定即新的肯定阶段的实现。在某种情况下,为了更快地把事物推向前进,我们甚至有必要按照事物的特性,有计划地去创造第一个否定,以便实现新的肯定。列宁所说的“为了更准确地前进而后退”[1],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为了进攻而防御,为了前进而后退,为了向正面而向侧面,为了走直路而走弯路”[2],就是指的这种情形。例如在我国民主革命时期同敌人进行武装斗争时,在一定的条件下,我们往往有计划地放弃一些土地。从占有土地到放弃土地,是一个否定。但是这个否定的作用是积极的。因为正是通过有计划地放弃一部分土地,我们才保存有了群众,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实现第二个否定,即重新占有土地,并且扩大土地了。这显然是“赚钱生意”。毛泽东同志说:“事物是往返曲折的,不是迳情直遂的”,[3]如果不肯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走一些必要的弯路,而只肯走那种主观幻想的“笔直又笔直”的路,结果就会事与愿违,被迫走更大的不必要的弯路。例如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犯“左”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同志,拒绝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正确的战略方针,不顾当时敌强我弱的客观形势,主观主义地提出所谓“御敌于国门之外”、“不丧失一寸土地”的错误方针。这种直线式的做法,使我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遭到严重的损失,走了一个大弯路。革命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无产阶级政党要在复杂多变的革命长途中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就必须按照事物发展的曲折道路,发挥策略上的灵活性,以便绕过暗礁,顺利地达到目的地。

  第二、这个规律又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趋势是前进的,不是循环的,不是后退的。因此,在估计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的时候,决不可以忘记前进运动的总趋势。后退的情形是有的,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事物前进运动的总趋势。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年代里指出:“和中外反动派的预料相反,法西斯侵略势力是一定要被打倒的,人民民主势力是一定要胜利的。世界将走向进步,决不是走向反动。当然应该提起充分的警觉,估计到历史的若干暂时的甚至是严重的曲折,可能还会发生;许多国家中不愿看见本国人民和外国人民获得团结、进步和解放的反动势力,还是强大的。谁要是忽视了这些,谁就将在政治上犯错误。但是,历史的总趋向已经确定,不能改变了。”[4]他把人民和反动派的发展的总趋势概括为两种相反的逻辑:人民的逻辑是“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到胜利”,反动派的逻辑则是“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到灭亡”,他指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定律”[5]。毛泽东同志在分析任何时期的革命形势时,总是一方面指出斗争道路的曲折性,一方面又指出历史进步的总趋势,用这种思想来武装革命人民,教导革命人民不要被历史发展的曲折现象蒙住了眼睛,迷失了方向,忘记了推动历史前进、争取革命胜利这个根本任务。他说:“我们的让步、退守、防御或停顿,不论是向同盟者或向敌人,都是当作整个革命政策的一部分看的,是联系于总的革命路线而当作不可缺少的一环看的,是当作曲线运动的一个片断看的。一句话,是积极的。”[6]违背了这个原则,必然要陷进右倾机会主义的泥坑。我国民主革命时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者把革命的领导权拱手让给资产阶级,以王明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主张“一切通过统一战线”(实际上是一切通过蒋介石),这样的妥协和让步就纯粹是消极的,是损害革命的。无产阶级政党要把革命引向胜利,就必须透过事物发展的固有的曲折性看到自己的终极目标,坚持革命的原则性。必须永远记住,只有有利于壮大革命力量、削弱反动力量的妥协,才是正确的妥协;只有有利于更好地进攻的退却,才是正确的退却。在理论上、纲领上、旗帜上的让步,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总之,“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持高度的原则性,也要有灵活性,有时也要实行必要的妥协。但是,不能借口灵活性和必要的妥协,而根本放弃原则的政策和革命的目的。”[7]现代修正主义者恰恰从根本上违反了这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他们硬说什么民族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战争的星星之火会导致一场毁灭人类的世界大战,并以此为借口,强迫各国人民停止斗争,向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屈膝投降。他们念着所谓“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就是没有“列宁式的勇气”,就是提倡“死尸运动”,就是不懂得革命的“策略”,就是“‘左’倾冒险主义”。他们妄图由美苏两个大国共同主宰世界,扑灭革命。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大背叛,对世界革命人民的大出卖。如果不粉碎他们的反革命路线,就会葬送掉世界革命的前途。


注:

[1] 列宁:《哲学笔记》,《列宁全集》第38卷,第310页。

[2]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80页。

[3] 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76页。

[4]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932页。

[5] 毛泽东:《丢掉幻想,准备斗争》,《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375页。

[6] 毛泽东:《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03页。

[7] 《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论战》,人民出版社1965年北京版(小字本),第20-21页。

《唯物辩证法大纲》4.3.2.3 这一规律的实践意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