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大纲》4.3.2.1 波浪式的前进运动
【本文转载自人民出版社1978年 仅供学习参考】
第二节 由肯定到否定,由否定到肯定
1、波浪式的前进运动
当事物内部的肯定因素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事物的性质不变,这是事物的肯定阶段。当事物内部的否定因素通过斗争战胜了肯定因素而跃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事物就发生质变,否定自己,变成另一事物,这叫做事物的否定阶段。事物的否定阶段同样也包含着自己的矛盾,由于同样的原因也要发生质变,否定自己,变成另一事物,这是否定之否定阶段,也就是新的肯定阶段。这是两个过程:一个是由肯定到否定,一个是由否定到肯定。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循环往复进行的;而每一次的循环总是使事物发展到了比较高级的程度。这是事物发展所遵循的一般道路。
由肯定到否定、又由否定到肯定,表现为波浪式的前进运动。
为什么说这是波浪式的运动呢?因为由肯定到否定,是事物由正面走到反面的过程;由否定到肯定,则是由反面走到反面的反面的过程。反面的反面同原来的正面是不同质的,但是它却在新的基础上重复了原来的正面的某些特征,以至出现一种“仿佛是向旧东西的回复”[1]的现象,形成了一个周期。就这个意义说,它又“回到”了正面,不过不是原来的正面,而是新的正面。如果把原来的正面即肯定阶段比喻做“波峰”的话,那么事物的反面即否定阶段就好比是“波谷”,事物的新的正面即新的肯定阶段就好比是新的“波峰”。由肯定到否定、又由否定到肯定,就好比是由“波峰”到“波谷”、又由“波谷”到“波峰”。两个“波峰”之间就出现了“仿佛回复”的现象,形成了一个周期。所以说,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的,而不是直线式的;是走“之”字路的,而不是走“一”字路的;是往返曲折的,而不是迳情直遂的。
为什么又说这是前进运动呢?因为否定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肯定阶段被否定了,这是一个前进;事物由否定阶段到新的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又被否定了,这又是一个前进。由原来的肯定阶段到新的肯定阶段,决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在更高的基础上的循环。新的肯定阶段是本质上不同于前两个阶段的更高级的阶段。所谓“回复”,仅仅是“仿佛”回复,并不是真的回复;仅仅是“某些特征、特性等等”[2]的回复,不是全部的回复;是“在高级阶段上”的回复,不是在原来基础上的回复。正如由第一个“波峰”到第二个“波峰”,看来仿佛是又回到“波峰”了,但是第二个“波峰”的位置却比第一个“波峰”的位置前进了。事物通过由肯定到否定、又由否定到肯定的循环往复,不是在原来的地方兜圈子,而是实现了由低到高级的发展,正像长江大河波涛滚滚地向前奔流一样。
波浪式的前进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现在我们举一些最常见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先看自然现象。例如,麦粒在适当的条件下发芽生长,变成了植物,这是从肯定到否定;植物经过一系列的生长环节,最后又产生麦粒,于是麦杆就枯萎了,这是由否定到肯定。从麦粒开始又回到麦粒,仿佛是向旧东西的回复;但实际上新产生的麦粒不仅数量比原来的麦粒更多,而且如果经过人工培育的话,品种也会有所改进。
再看社会现象。例如,原始公社是无阶级的社会,原始公社发展到顶点就否定了自己,变成了阶级社会,这是由肯定到否定;阶级社会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最后又将变成无阶级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这是由否定到新的肯定。由无阶级的社会到无阶级的社会,仿佛是向旧东西的回复;但实际上共产主义社会却比原始公社高级得不可比拟。又如,修正主义的出现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受到破坏,这是由肯定到否定;然而全世界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坚决斗争必将彻底击败修正主义,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重新团结起来,这又是由否定到肯定。由团结到团结,仿佛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但实际上,战胜了修正主义之后的团结是在更高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的基础上的团结,是更加巩固的团结。
再看思维现象。例如,在哲学史上自发的辩证法被形而上学否定,这是由肯定到否定;形而上学又被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所否定,这又是由否定到肯定。由辩证法到辩证法,仿佛是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但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却是同自发辩证法根本不同的科学的辩证法。此外,如人们认识过程中的实践 认识 实践,特殊 一般 特殊,具体 抽象 具体等等,都是由肯定到否定、又由否定到肯定的波浪式的前进运动。
注:
[1] 列宁:《哲学笔记》,《列宁全集》第38卷,第239页。
[2] 列宁:《哲学笔记》,《列宁全集》第38卷,第2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