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行者》和《双城之战》对于毁灭的不同诠释
最近看了俩游戏改作品《双城之战》和《边缘行者》,说是游戏改实际上只借鉴了世界观,表达的内容和游戏也可以说是毫不相干,在我看来他们的精彩之处都在于毁灭,两种风格不同的悲剧都展现出了极强的艺术性与张力。
就故事来看,《边缘行者》更侧重于描绘人价值的失去,不论是David、Lucyna还是Rebecca,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展现出了人所具有的独特的生命力,他们的行动让整部剧充满活力,但是他们的作为人的价值却在结局短暂而强烈的反差中泯灭殆尽。特别是Rebecca,一直耍枪弄炮的小萝莉,死亡镜头只给了短暂的一两秒,甚至短于大部分和剧情毫不相干的小喽啰,如果不暂停的话,对于她的死亡的情感甚至来不及产生就会被接下来激烈的剧情所淹没,毫无疑问导演是故意这样做的。就我看来Maine和David的死亡虽然做足了铺垫,给足了镜头,但是从价值层面来看与Rebecca的死亡并无二致。形象如此鲜活的一直与命运抗争的人物,只有在把视角缩小到不能再小才能感受到,一旦把目光稍微放远一点点,他们的死亡也就和Rebecca一样什么用都没有,就好像调侃的“地球没了谁都一样转”。至于Lucyna其实和他们稍微有些不一样,虽然是男生但是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和Lucyna共情,从Lucyna的视角去感受剧情的发展,作为唯一活下来的角色,梦想也被实现的角色,却也是人的价值完全消失的角色。David的生命虽然没体现出来什么价值,梦想也注定实现不了,但是希望总还是存在的,而Lucyna的月球只是浪漫的泡沫,对David的感情也一直藏在心底,即便是从存在主义来看也没有什么独特的地方。作为唯一活下来的她,其实比死亡更加让人无奈、叹息,这也让结尾的重登月球的安静画面格外出彩(全剧大部分时间都和安静不搭边)。
《双城之战》则是完全不同的路子,戏剧性的命运是如此引人注目,从上一辈的Silco、Vander、Shohreh、大头,到这一代的VI、Mel、女警、杰斯、金克斯、艾克,每个人都在推动着命运前行,他们面对命运不像赛博朋克中的众人一样无力,每个人能让命运往自己想要的“正确”方向移动一些,甚至大部分时间看下来,Silco和杰斯面对都是如此充满力量,几代人追求的和平好像就要在他们手中完成。但是问题就在这里,这些看似正确的方向,看似正确的抉择,都只能拖延矛盾的爆发,完全没有解决任何问题,最后金克斯的火箭就像命运的重锤,砸在了每个角色身上,也砸向了观众的灵魂。导演其实安排了很多时间让观众去思考,人物的这些行动能不能解决剧中所抛出的矛盾,而一场场动作戏就像是在帮观众去验证这些想法,happy end也在角色的努力下看起来越来越近。杰斯和维克托的海克斯科技是如此强大,但是仍旧无法改变命运的轨迹,这种命中注定的感觉真是具有魅力。
二者在叙事节奏上也有差别,《双城之战》的故事细节很完整,不过情节安排的时间线是特意编排过的,抛出一堆疑问,然后通过插叙在合适的节点慢慢补充;《赛博朋克》的时间线则基本上都是顺序,但是很多故事的细节都被略过了,插叙的两段Lucyna的剧情,感觉删掉也无所谓,对于故事的整体性没啥影响,这种一卡一卡的顺序叙事还挺好玩的,倒显得《双城之战》的叙事手法挺传统的。
总的来看,虽然《双城之战》的时长是《边缘行者》的三倍了,情节安排也更加紧凑,但是反而是《边缘行者》的时间感觉更加富裕,所以,riot啥时候出续集啊,少花点钱也行,那么多英雄都没出场呢,League of Legends总不能只有一个legend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