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中期汇报?
首先恭喜大家立项成功并完成了开题,这本身就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想必大家一定十分珍惜各自课题的来之不易,也相信大家在立项以来一定做了不少的工作,面临中期,我们又该怎样做呢?需要准备哪些材料?撰写中期报告时该从哪几个方面下手?每个方面又该做到何种程度?等等,都是我们十分关注、关心的问题,为了能给大家一点帮助和启发,下面我就针对我们自己曾做过的课题,基于名师工作室,初中数学教师和专业发展途径的研究为例,来跟大家分享我们的曾经的做法,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说到中期,首先我们还是得说说开题,在开题阶段我们初步对课题进行了展望和论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设计。
首先,我们要基于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现实情景,发现并提出我们的问题。当然,这里的问题一定是基于教育教学的现实,又要存在一定的共性,还要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也即是,我们不但要提出问题,也要初步论证问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举例】
接下来,我们要针对我们的问题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撰写全方位的文献综述。其中,主要是分析当前国内外、远近期的相关研究成果,避开已经成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吸取其中的成功经验和成功的研究方法,为我所用。找寻研究的空间和方向,确定研究的主题。【举例】
当文献阶段过后,我们将进入主题设计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先要做的是确定研究目标,也即是我们预期要达到或努力实现的结果,当然,此时的目标只是我们的预期,随着研究的推进,结果可能实现也可能走向相反的方向。如果结果出乎了我们的意料,大家也大可不必担心,证真和证伪都是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个目标大家可以大胆的预设,不必拘泥于是否一定能够达成。【举例】
当然,为了更好地达成预期,我们必须认真确定我们的研究内容,也即是我们打算从哪些方面,有准备采取哪些措施来进行试验验证我们的研究目标。此时研究内容的确立要课题组成员进行认真的论证和商讨,但是,在撰写时,只需要简单的提出要研究什么,怎么进行研究,从哪几个方面来研究即可。不必过于细致,因为在后续的研究中必然会面临各种修改和调整,制定的太具体了,就有了“结题报告”的感觉了,不像是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的课题的开始。但是,虽然在语言表述上要力求简单,但是对于此环节的思考却是需要最用心之处。这里的表述既可以是顺序递进式的,也可以是齐头并进式的,对于研究需要分步骤来进行了,可选择前者,对于需要同时开展的并列研究,可选择后者。【举例】
在确定了研究内容之后,紧接着,我们要提炼出研究的重点和预期出研究的难点,以便在开题后有的放矢地推进研究工作。重点是对研究内容的凝练和聚焦,难点是对预期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和阻力的预判,如果这两点确定准确了,我们后续的研究工作就可以精准地锁定方向,并能在研究的推进中,不断找寻客服困难的方法和途径。【举例】
当内容和重难点都确立后,我们将再次面临基于内容和重难点的课题二次论证,此时的论证要结合以上所有内容,努力发现我们课题的“创新点”在哪里,这也在呼应着前面我们的“研究的意义”的论证,因为,只有创新,我们的研究才有进行的必要和价值。如果和前人的研究冲突了,我们就要适当的调整我们的创新点,同时,适当调整我们的研究方向,乃至研究的内容。这里的创新点,既可以是研究方法的创新,也可以是研究内容的创新,还可以是理论的创新,当然,后者是最难达成的,理论的创新必然面临长周期、大数据的分析和比较。这不是我们基础教育践行者们所能轻易达到的,所以,我建议大家还是在内容和方法的创新上多下功夫。当然,如果有心的老师抓住一个课题进行深入,持之以恒的探索,也是有可能取得理论上的突破的。
接着研究创新点的确立,我们就要对我们的研究方法进行筛选了,在众多的研究方法中,适合我们的教育科研课题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行动研究法、资料收集法(文献法)、学生带动法、教育实验法、个案研究法(教育叙事)、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等。正确的方法选择,是成功进行课题研究的保障。【举例】
当这一切都进行完了之后,就该进入到课程的计划设计和分工布置了,一个教育课题的研究绝非独立个人可以操作完成的,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需要每个参与者都必须经历的。所以,就要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必要的分工,让每个人负责一个板块的研究内容,有负责文献的,有负责技术设备的,有负责方案设计的,有负责问卷调查分析的,有负责教学实践的,人人各司其职,这就把一个复杂的课题肢解为一个个更小的研究板块,如庖丁解牛一般,结构就清晰的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了。
需要预先计划的不只有分工,还有预期的研究进度,到什么时间节点完成哪项研究,要有所预设,这样才能在时间上做到有保障,在后续的研究中才知道到什么时候进行什么验收,验收时验收什么内容。预期达成哪些研究成果也要有所预设。
最后,要进行经费分配和保障措施的设计,当然,如果大家的课题有经费的话,还是要进行认真的设计的,因为科研课题经费的审查和审计工作是很严格的,别课题没结项,人先结项进去了。遗憾的是,我们大多数课题都是自筹经费的,这个大家就秉承一个原则,尽力节省原则,当然,我们要尽力充分挖掘我们所在学校的钱力,把我们的课题研究和学校的课改需要联系起来,获得学校的大力支持,经费自然就不是问题了。此外,课题的后勤保障要有专人负责,这样让大家能全力以赴,投入研究中去。
问什么我要把开题介绍的这么详细,因为我们的中期报告的撰写也要对应同样的环节来进行。它们之间有个前后呼应的关系。中期就是对前期开题中提到的方案执行和落实的一次检查和验收。此时主要验收什么?怎么验收?其实,中期报告中已经很明确地给出了提示:中期检查活动主要是分析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研讨课题研究的可持续性,重点是反思、归纳、深化、细化。中期检查活动建议由市级基础教研室课题管理办公室集中组织,或由所在单位教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尽可能向社会开放。
首先,我们要撰写的是“中期检查活动简况:检查时间、地点、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这段文字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前提是我们得真正行动起来,实实在在地进行一次中期汇报和验收。邀请两名组外专家,当然,这些邀请的专家实力越强越好,我们课题中期邀请的专家有浙江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导师,还有教研室的领导和学科教研员,以及我们本校的专业对口且经验丰富的领导和老师。这些都可以。邀请不到高级别的,就邀请身边的,但一定要找能给你提出意见和建议的人,否则,中期验收就会流于形式,难以获得中肯的评价,也获得不了改进的方法和建设性的建议。这一段最好有照片辅助说明,更显行动的真实性。
接着该进入中期报告的正文撰写了,我们先来看看文件中的要求说明:中期报告要点:研究工作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主要创新点、存在问题、重要变更、下一步计划、可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以内。本环节大家要针对每个要点,分别阐述。
一、研究工作主要进展
本环节主要针对前期研究内容来进行说明,陈述你都进行了哪些研究活动,主要是行动的陈述说明,也就是告诉大家你都做了什么,只说做法,不说结果。当然,也可以把前两项合二为一来说明,在陈述工作进展的同时,附带说明每一项工作进展所带来的阶段性成果。但是,如果你们课题成果的呈现方式不多的话,最好还是分开陈述,否则在“阶段性成果”一项下就无话可说了。凸显不出来开题以来你到底取得了哪些成果性的结果。【举例】
二、阶段性成果
这个环节主要是对上一环节陈述的结果性呈现,在第一环节工作进展的基础上,我们的课题都取得了哪些成果性的材料。这里大家可能更关心的是成果的呈现形式都有哪些?课题研究成果包括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两部分。因此,中期报告需要对课题已进行的研究进行总结, 提炼出课题研究以来所取得的阶段成果。对于我们所做的大多都是教育实践性的科研课题来说,我们的成果呈现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调查报告、数据分析报告、论文、著作;优质课、各种课题相关的表彰。当然还可以是我们课题组成员撰写的相关教育叙事、相关课题或子课题研究进展及成果等等。每项成果最好能有材料佐证,材料的呈现形式可以多种形式呈现,可以是文字、音频、视频、影印件等等。
如果成员的成果性材料比较多,最好用表格的方式呈现。在我们填写的表格中在套嵌新的表格。这样会使成果的呈现更清晰,让评审者一目了然,最快地速度关注到你们取得的成绩。【举例】
三、主要创新点
此环节的撰写相对较难,拟创新点就是在你所研究的这项课题中准备创新的地方是什么,可专以是一点,属也可以是几点。创新是课题研究的生命线。每个课题研究都要出新成果,因此在中期报告中一定要把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做重点论述。如,课题研究是否有新策略、新的方式方法等,需要对这些新策略、新的方式方法进行重点归纳总结,并说清与以往的区别和联系。这也是课题研究的难点所在。课题的创新性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课题研究能够反映时代特点
2.课题研究具有新内容
3.课题研究具有新的角度
4.课题研究采用新的方法,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四、存在问题
课题研究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与困惑,因此中期报告需要对这些问题与困惑进行梳理。重点是要把课题研究中发现的主观问题,如,课题研究与目标偏离、无法进行操作、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以及阻碍课题研究开展的问题等提出来。书写时要把握问题实质,避免把一些客观问题与困惑当作主观问题来表述,如,资金短缺等。
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开题报告,边推进边对照,争取不脱离预期的研究轨道。除非,超越预期,得到意外的收获,此时,我们可以酌情调整研究的内容和方向。那么,我们要从哪些方面来发现问题呢?这可能是大家更关心的问题,其实,开题报告中的环节设置就为我们提供了找寻课题问题的方向:我们可以重新找寻文献,发现原来的文献综述的不足之处和忽略之处;我们可以再次审核我们的“核心概念”的界定是否准确;我们还可以在研究内容上找寻问题,看我们的研究内容哪些是没有必要的或价值不高的,还有哪些是没考虑到的,还有在研究过程中生发出来的新方向;对于研究的重点,我们力争不变更,但对于研究的难点,随着研究的推进可能会有所变化,这也是可以作为我们发现问题的一个方向;我们还可以在创新点上有所改进;此外,在工作的分配和安排上,我们也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以及课题组成员的表现发现问题,做出改进和调整,当然,尽量不变更人员,如果申请变更的话,必须填写相应的人员变更申请表;我们还可以在课题工作的管理中,针对策划和管理方面的问题来发现问题,这里又包括研究的时间进度、资金安排。以上这些方面都可以作为我们发现问题的方向。只要是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都可以作为我们的问题发现方向。
五、重要变更
作为中期报告,既要对前期工作做全面总结,同时根据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提出的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等;完成预期实验成果的手段、方法等。如果研究目标及内容有变动,要写明变动原因并做出新的工作安排。
该项目下的变更要与上一环节的问题相对应,探求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案。此环节的内容因课题因人而异,大家对照刚才的存在问题来撰写就可以了,这里我不再赘述了。
六、下一步计划
作为中期报告,不但要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中介陈述,还要对下一步工作安排拿出具体措施。下一步计划,既可以是对前期工作的延续,也可以是对新工作方向的开始。主要指的是下一步的行动方案,包括下一步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法与措施。
七、可预期成果
中期过后,即将面临结题,此时应该考虑后期研究中准备生成的成果性材料,只有有了成果,才能说明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这些成果也是后续申请成果奖的必备材料。当然,在写中期报告时要内容真实,把握分寸,如实记录研究的客观实际,正确估价取得的成果,成绩不要过分夸大,不属于课题研究的成果不应纳入到成果中。写好课题研究中期报告也会对结题报告有很大帮助。结题报告需要将开题报告和中期报告相融合,并将后续工作按照上述格式进行补充即可。因此一定要重视对中期报告的撰写。
最后,祝大家中期验收顺利,结题成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