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得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新朋友请看开篇语:

原发布时间:2022-11-24 17:19

做过一个辩题:人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吗?曾经我的答案是有,因为只要想得足够全面,思考到每一个方面,就完全能够换位思考,感同身受。那时的自己太幼稚,太相信思考的力量,而忽略了实践,于是走入了虚无主义的歧途。
当孤独成为习惯,与人有物理或心理上的隔阂,感情的羁绊就容易遗忘;当沉溺在还过得去的现状,就会丧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果羁绊和向往都没有了,很容易一蹶不振,甚至丧失生的希望。
不停地追问意义就难免认为一切都是虚无。
为什么要吃饭?因为吃饱才有力气去玩,去学习。为什么要玩,要学习?因为这是享受生活。为什么要享受生活,有什么意义?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引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活着的过程,人世间的经历就是意义!
为什么会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为什么不能居安思危?为什么做不到生于忧患?
因为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娱乐太多,而学习太少。
行动了,就会走出精神内耗。去人类社会实践,学一门技术,参加一场活动,交一位新朋友。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提醒自己,拥抱羁绊,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