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美国黑人需要的是指导思想

2020-06-02 12:08 作者:雷斯林raist  | 我要投稿

今天。


或者说这次美国骚动开始以来,最打动我的视频,是下面这个。


一个31岁的黑人,看到16岁的孩子也在抢东西时,崩溃了。

他对少年大吼:

“你现在16岁。10年以后,你还会站在这里,做一样的事情。”

“你知道吗,就是你26岁时,还会像16岁时一样,在这里,为了几十美元的东西打砸抢。”

“你必须要做点什么,必须想出一个办法,让我们(黑人)摆脱这一切。”

“之所以会像现在这样,就是因为我们(老一代黑人)什么都没有做...”


看完这视频,我唯一的想法,是绝望。

我能感受到他的绝望,也能感受到周围所有人的迷茫。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现在,遍观整个美国,黑人和白人的流浪汉比例几乎相等。然而美国白人的数量,是黑人的近四倍。

也就是说,黑人里有大量大量的人无家可归。

再把目光放到全美,会发现黑人收入最低,妥妥地垫底。

而犯罪率上,我刚查了FBI的官网,白人的总体犯罪率是黑人的三倍:

考虑到白人的总人口是黑人的近4倍,黑人犯罪率依然居全美首位。


我们之前在“你没穷过,你不懂”里有写过:

原先英国人也认为贫穷是因为懒惰,是种罪孽,

比如《贫困法》要求接受救济的穷人必须在贫民工厂(Poor House)干活,工作条件比普通工厂恶劣得多、获得的薪酬也低得多。

目的就是刺激这些穷人走出去自食其力。

一位英国教授回忆,他小时候家边有个贫民工厂,有些老人谈之色变、甚至不要走近那里,看到那房子就魂不附体。他们宁愿饿死也不愿意进去。

后来经济危机一来,许多被大家公认勤劳节俭的“体面”家庭也破产,流离失所,和之前那些贫困的人没什么两样。

终于他们意识到,贫穷不是一种懒惰,不是罪孽。贫穷是一种不幸,需要救助。


说到富二代比普通人容易赚钱的时候,大家都感同身受。


但说到黑人,我们这往往就会说,黑人这个人种天生暴力天生爱犯罪,觉得他们没救了。


我以前也这样想,直到疫情前,我去了一趟非洲卢旺达。


真的是街道超级干净,人民非常友好,而且治安很棒——虽然因为发展时间短,卢旺达的经济数据还不好看,但那个国家感觉人人都在奋斗,因为有希望,所以所有人都朝气蓬勃的。


所以回到美国黑人问题。


你们有没有人想过,他们“暴躁、懒惰、贫穷”的刻板印象,可能是由后天形成的?


因为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所以赚不到钱。


赚不到钱付不起房租,所以无家可归。


无家可归,所以没办法照顾孩子,但越穷越生、越生越穷。


最后刚出生的小黑人,没有人照顾却又贫困潦倒,有的时候不得不在街头过混世魔王的生活。


这就形成了一个闭环。


一个黑人难以走出的闭环。


所以开头视频里那个大哥,才会对16岁的黑人少年,也在跟着抢东西,感到那样痛心疾首。


因为这代表这么多年以来,他们等于什么都没做。


代表这些黑人,还在每天用命去赌,去赌明天的生活。


这更代表,这些年那么多抗议,其实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如果黑人的小孩,依然需要靠犯罪生活,那他们16岁会犯罪,26岁还会犯一样的罪,然后36岁,可能在一次血拼中,被其他黑人打死。

黑人嘻哈歌手,把他们这种生活调侃为“Thug Life”。


但如果可以,谁想每天靠犯罪生活呢?


即使那个“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人,出来也知道要开个店做生意,不能再去偷电瓶车了。


所以从那个50多岁的大爷,到30多岁的大哥,再到那个16岁的少年,都整个迷茫了。

他们不知道自己还在那里的意义,但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们知道自己需要改变,也知道所谓的改变,绝对不是去商店打砸抢。


但他们不知道该做什么。


所以视频里的大哥,才会一遍又一遍,声嘶力竭地对孩子吼:


“你得想个办法,改变这一切。”


“你得想个办法,改变这一切。”

然而我们都知道,他大概率想不出。


他们需要的,是指导思想。


任何没有指导思想的抗议,最后都会变成无序的暴乱——无序的暴乱是最不可怕的,因为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会迷茫,都不知道自己在做啥。


他们需要的,不只是微博评论截图里的那些东西:

其实在美国黑人中,曾经出现过类似的组织,叫做“黑豹党”,只是最后被瓦解了。


以后会不会出现第二代黑豹党呢?


我也不知道答案。




美国黑人需要的是指导思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