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年的猎头,我是如何保证候选人度过试用期的?
记得多年前做猎头的时候,试用期通常都是三个月,当然猎头的保证期也就是三个月,但后来随着新劳动法出炉,很多公司试用期都变成了6个月,猎头的保证期大多职位也就跟试用期同时变成了六个月,记得刚开始,很多猎头很不适应,因为三个月很快就过去了,不过保证期情况很少,但漫长的六个月,一不小心就会有异动,对我们猎头来说,不过保证期意味着所有努力工作白费,所以,试用期对候选人重要,对我们猎头也重要。
不过就自己的多年猎头生涯中,好像不过保证期的并不多,至少也要比行业平均低很多吧,通常推荐的人多年后仍旧在一家公司任职并发展,这个是我很开心看到的,因为如果候选人在试用期内离开,我会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会对企业和候选人都有愧疚感,觉得没有达到企业的招聘目标,也影响了候选人的职业发展,当然自己也跟着受伤了,因为拿不到猎头费了,这个三输的局面是自己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看到的。
关键点之一,是否能过试用期的结局,其实很多在你开始推荐职位时候就已经确定了。因此,最重要的是匹配,跟介绍对象一样,需要对企业的需求和人选的需求都需要做深入的分析,更多的猎头在推荐职位给人选时候更关注的是企业的要求,而对人选的需求不是太关注。通常企业的需求比较好把握,但人选的需求不太好把握,因为有时甚至他们自己都不太清楚该选择什么样的机会,尤其当某个行业比较好,人选面临的机会比较多时,他们有时往往关注的某个点其实并不利于长期的发展。尤其对一些长期在一些公司做,偶尔跳一次槽的,稍不小心很容易出错。为什么我说现在地产目前及未来的常态化对有些候选人也是好事,我看到挺多人在行情好的时候,频繁乱跳,越跳越差,最后成为猎头眼中的鸡肋。
因此,我通常需要根据人选的简历以及职业发展路径来确定他们的需求,及什么样企业和职位更适合。从教育背景,从第一份工作,从跳槽频率,从个性,从自身的的家庭情况,从未来的发展可能来帮他们做分析。其实每个职场人在自己的圈子了、自己的行业里,自己的经历里,对很多问题以及未来看的都不是太深,太透,而我们猎头是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了,而且我从猎20年看到了太多的职业人的发展历程,对每个人而言,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其实都有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路。所以我所要做的,就是会帮人选做全面的分析,在面临一个职位的选择的时候,我会帮人选客观的把所有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都罗列出来,让他们自己做决定而不是代替他们做决定。不像有些猎头只会列出进某家公司的好处,对风险点一概不谈,这样的情况很可能导致人选进去后就遇到这样的风险点,或者进去之后及其不适应。
我还记得有几个案例,是我本来帮人选介绍职位的时候,他们根本没有兴趣,但我说服他们跟企业直接交流之后,他们对企业越来越有兴趣,最后顺利加入并能长期发展的。这也是基于我对企业和人选的了解,当然也需要对行业有的发展趋势有深入了解,就像我之前做服装零售业的时候就成功的帮很多人,成功从发展渐衰国际贸易成功转型进入蓬勃发展的国内服装零售业,这个也是顺应行业的变迁。也难怪现在联系很多人选,都说猎头太多了,的确很多人刚出校门就做猎头,冲劲很足,但更多的是在销售企业的职位,对人选应该发展的方向不是太了解,也无法了解,往往就先强力推荐促成了再说,因此相对来说进入公司过不了试用期比例会比较高,因为本来双方就不是很匹配。
重要点之二,那就是新进公司的一两个月,很多试用期离职案例就是发生在这样的时间段,其实每个人进新环境,都会面临适应问题,比较多的是领导风格问题,虽然在面试期间对领导有所了解,但真正到了新公司一起工作可能就很不适应,总觉得之前领导是如何如何做的,新领导这么做问题种种,其实这就是一个适应性,有时你强迫自己适应一段时间也会觉得其实这样会更好,需要把这些情况在人选进新公司之前就跟他们讲清楚,并且在他们进去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保持良好沟通并及时发现问题,要知道,如果刚进去没有多久就离开的,要不就是之前对双方的了解不透彻,因为可能本来就不合适;要不就是心态的问题而不太会是专业胜任度问题。
通常做到这两点,安全度过试用期的可能性比较大,尤其是第一点,作为猎头有必要去做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匹配,因为我们的工作应该是既帮助了企业,也帮助了人选,这样才能帮到自己!猎头胡兆军,职场助你赢!关注我随时获取职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