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艺考研 | 艺术学基础知识《东京物语》11
《东京物语》——小津安二郎
哈喽啊,小伙伴们,今天小深美给大家带来了小津安二郎的作品 《东京物语》,依旧是值得一看。那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一位知名导演及他给我们带来的作品吧!

导演介绍

小津安二郎(1903年12月12日-1963年12月12日),出生于日本东京。日本电影导演、编剧。
作品
代表作品有《晚春》、《东京物语》、《 彼岸花 》、《秋日和》等。
人物评价
小津安二郎一生创作了54部作品,虽部分散佚,仍有30余部存世。从细微之处观察生活的幸与哀,总在省略和留白之处让观者体会人生的无奈或明朗。超低机位构图、凝滞镜头下的细腻画面等,建构了他独特的视觉美学。小津的这份“余味”,或许在不同年代影人们的“念念不忘”中,“必有回响”。
在小津安二郎早期的默片中,基本上体现了一种克制而平易的喜剧风格。在小津的电影中,家庭亲情作为一种近似宗教式的伦理而再三讨论。小津电影中没有女人的视角,女性角色仅仅作为临嫁或离去的女儿而成为父亲视野里的感叹一种。小津的前期电影达到了日本默片时期的最高成就,后期电影仍然以其一贯的风格坚持了日本电影的传统风貌。对于传统家庭结构的挽留,以及对于寂寥失意的生命晚年的感叹成为小津作品的恋恋风尘。
小津的作品所反映的都是现代日本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世态人情。他表现的现代日本风俗,不是杂乱无章的随意描写,而是通过电影的技巧把它统一在一种出色的形式之中加以表现。即使是外国人对这种形式本身所具有的紧张感、层次感和幽默感也会很容易领会。他热爱生命,对镜头下的人物既是怜爱也灌注无限深情。他的电影继承了被美国电影所淡忘的一些东西,并把它作为一种日本式的美而予以完善发展。
影片信息
导演:小津安二郎
编剧:野田高梧、小津安二郎
主演:笠智众、原节子 、杉村春子、山村聪
片长:136分钟
上映时间:1953年11月3日(日本)

剧情简介
平山周吉(笠智众饰)和登美(东山千荣子饰)是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俩口子的生活略感孤独寂寞,于是决定往东京一行,探望已经成家立室的儿女。他们兴致勃勃地抵达,但却受到颇为冷淡的招待。儿子、媳妇、女儿、女婿都因生活的重压而相当忙碌,无暇招呼两老,因此建议他们去热海度假,表面上是让他们有个松弛和游览的机会,实际上却是希望摆脱他们。只有年轻守寡的媳妇纪子(原节子饰),对他们比较关怀和体贴。就在两老返回老家不久,儿女们便接到母亲病重的电报。他们遂回乡探访病势危殆的母亲,后者已经无法辨认他们。葬礼之后,儿女们又匆匆忙忙地赶着回东京,只有纪子多留数天,陪伴暮年丧偶的老人家。纪子承认守寡对她而言是相当困难的事,老人便劝她改嫁。然后,平山老先生孤独地守在屋里,想着他将要度过的孤苦的晚年。

获奖记录
1992年
《视与听》影史最伟大十部电影 第3名
2002年
《视与听》影史最伟大十部电影 第5名
2012年
《视与听》影史最伟大十部电影 第1名

影片评价
小津安二郎运用正面切换画面、严密调整构图中的人物大小、简约利落的对白等手法,直言不讳的展示了传统的大家庭制度正在无可挽回的走向缓慢解体的过程。
新浪娱乐评
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直接以“物语”命名,也表达着深远的物哀之情。比如父母到了东京之后无论是大儿子还是女儿的表现,特别是女儿,她买了廉价的点心,而因为怕麻烦把父母打发到了热海住廉价的旅馆(镜头的前一段还是宁静的海港,但下一段展示的是旅馆的不平静,两者之间的不同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母亲逝世后惦记的也是母亲遗留下来的漂亮和服和上等的麻布……还有酒馆喝酒的那一场,三个旧日的老友一起喝酒聊天,因为笠智众所扮演的父亲没有地方过夜,他的两个朋友想陪他喝酒通宵,也聊起家长里短,而结果,还是这个没有地方过夜的父亲的境遇最好,被两个有家的朋友所羡慕不已……电影并没有直接的表达出这种二战后不久日本经济开始发展起来时人与人之间的陌生的批判,而是通过平平淡淡的喝酒聊家常展示出旧式传统家庭与观念的逐渐被瓦解,而物哀之情也缓缓的流露出来。
《南京晨报》评
《东京物语》是小津安二郎的代表作,影片讲述了日本家庭关系的疏远。老夫妻俩以为子女在东京过得很好,没想到他们除了努力赚钱之外什么也不是,东京之旅并没有给老夫妻俩带来快乐。周吉老太太回家后不久就病逝,最后,老头孤独地看着门前船只一艘艘开过的长镜头很打动人。

宗旨与声明

最后的话
那么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更多干货欢迎大家关注
希望小伙伴们在初试好成绩哦
为你们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