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硕士】零基础自学音乐学乐理合集-第二季(最终版)/已完结

唱作:do re mi fa sol la si
唱名:1 2 3 4 5 6 7
音名:CDEFGAD


七个白色按键+五个黑色按键合成的12个按键称之为“组”
钢琴是以9个组为一体的88个按键
升号、降号、重升、重降号


纯八度是关于两个音,频率比为1:2,听上去极度相似。每组的音名对应的都是下一组相同音名的纯八度,以此类推可以得出后续为两个八度、三个八度、四个八度等
1.赫尔姆霍茨音调记号法


2.科学音调记号法

以钢琴的第一个序列 C 音名 分组按顺序排序。

从音名出发,一般在小字一组。每低一个八度增加一个在唱名下增加一个(圆点) 谓之低音点 加低八度 称之为倍低音点,高音点同理(在唱名上方)。
1=C原则上可以等于任何一组的C
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时候1=C都是等于小字一组的C
1=C:简谱的调号
简谱:1.给人唱的歌谱(占比简谱的八成已上) 2.给乐器演奏用的器乐谱
人声大致音域=g — d²

总结:1=C原则上等于哪个组都可以,大部分把1=C 选为是小字一组的C原因是为人的音域服务。
《半音和全音》
半音:相邻的两个音之间的距离 (半个全音的距离)
全音:相隔的两个音之间的距离 (两个半音的距离)
《乐音、噪音、乐音体系、音列》
乐音:振动规则,频率稳定 (如音名)
噪音: 振动不规则,频率不稳定
音乐往往是两者的结合
乐音体系:音乐中使用到的所有乐音的总和 (钢琴的88、和97个)
音列:乐音体系中,取若干乐音,并有序地排列起来,称为音列。(选一些乐音,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排列出来就是一个音列)
《音级、基本音级、变化音级》
音级:乐音体系中的每一个音,都叫音级。



《自然半音、自然全音、变化半音、变化全音》
自然:取出的音级的音名是相邻的(不论如何升降音名),都可以称之为自然,比如A-B。
自然半音,自然全音:

变化半音、变化全音:非相邻的音名,比如A-C。

总结:

《调式、自然大调式》
调式:若干个音,按某种规则排列起来,就是调式
自然大调的音阶 严格来说 指的是七个“音名的范围”某个自然大调创作的音乐 一定得在这七个“音名的范围”内。而不是只能用某一组的那七个音。



《音阶是什么、有什么用》


等音调通常不常用升调(符号多,不便于表达记忆),而使用降调。

《为何有一共十五个大调》
常用大调 从听觉效果来说,只有12种。
但是常用调号常用说法有却15个,说明其中有三个键位上出发的大调两种音名都会经常使用。


总结篇
《模唱、相对音高的练习方式》


《调性是什么》


《首调与固定调》

首调与固定调的概念是唱名的两种不同表达方式。
首调:唱名因为调号的改变而跟着移动。


固定调:唱名1234567和音名CDEFGAB永远对应。

总结:首调就是1(do)可以=CDEFGAB任意音名并且跟随音名音调。
固定调就是1(do)永远只能是1=C 固定音名音调。
首调固定调,在唱和演奏的时候各有优势


《相对音感与绝对音感》
相对音感:预先知晓一个音,假设为X音。再出现一个Y音,可以通过X音判断得出Y音是哪个音。原理在于掌握的是X与Y之间相对距离感觉。
绝对音感:听到一个音 不需要任何参照音的情况下也能直接知道发出的音是哪个音调。

《原调、移调、转调、离调》
原调:歌曲原本的调。
移调:移调也是升调降调的统称,是对原本的音调整首进行了移动。
转调:一直保持在某一个调上,随后升降到了另一个调,并且在该调结束。
离调:短暂离开原本的调,去往其他调,随后迅速回到原调。

《高八度低八度算不算跑调》


总结:不算跑调,比如歌曲在C2调上,跨越八度到C1是和谐的,只是根据的音域做出了更舒适的调整,但是如果从C2到D2便属于跑调。
《音名为什么有时候分组,有时候不分组》

《拍号部分开始,认识音符》


音符的持续时间是要根据情绪与速度来决定的,并没有绝对的固定时间。
《什么是一拍》
拍=音乐中的时长单位 ≠(绝对时长单位)




*上图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
无论以什么音符为一拍,只要在同一个拍号,同一个速度下,音符的二倍关系是一定成立的。
基本上99%的情况只会遇到分母为4/8音符为一拍的情况,在一些古老或者慢速的乐谱中,偶尔会有分母为2分音符一拍的情况。其他的分母情况都是非常难以遇到。
《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小节线:均匀分布每一个小节的内容
小节:每两根小节线之间的内容
终止线:相当于是文章的句号
《看懂拍号的意义 》

在国内,90%的情况是拍号是从下往上念,念作四二拍。还有10%的地方和国外一样,是从上往下念作二四拍。

*上图4/2拍

*上图8/3拍
题目作业:

答案:4/3拍 - 8/6拍

答案:4/4拍 - 8/3拍
《附点》
附点:延长前面音符本身时值的一半。


在简谱中,只有从四分音符开始往下划分的音符才能使用附点。
《复附点》



总结:除了第一个附点是延长音符时值的一半,每一个附点都是延迟它前面时值的一半。
作业:

答案:
1:四附点四分音符:1.9375拍
2:复附点十六分音符:0.4375拍
3:三附点八分音符:0.9375拍
4:复附点三十二分音符:0.21875拍
《延音线》




作业:

答案:
横向解答
1:1.875拍
2:1.25拍
3:2.875拍
4:2.625拍
《连线》





延音线和连线的区别,最严格的判断是观察连线是不是同样的音,因为有的谱子画法可能雷同。


《休止符》



两种休止符写法都是可以的

休止符因为是音的停顿,是没有延音这一说法的。

《 小节线、音符、休止符之间无任何其他停顿》

除了休止符没有其他任何能停止音符连贯性。
音符划线方式是为了更简洁的帮助看出一个小节有几拍,每一段中断 即是一拍。
《强弱关系》——(创作方面知识)


不同的拍号,预示着不同的“强弱关系”而每一次“强弱关系”的重复都是依靠小节线来提示,小节线之后就的一个新的小节,每小节只能有一个强拍,而每个小节线后的第一拍都是“强拍”



《单拍子、复拍子》——(创作方面知识)



《混合拍子》——(创作方面知识)


比如:4/5拍的归类就是混合拍子



《一拍子、散拍子》——(创作方面知识)
一拍子:


散拍子:



前三课总结:

《变换拍子、交错拍子》——(创作方面知识)
变换拍在就是在一个谱子里面进行转换为其他拍,并且注释。
写法1:

写法2(更常见):

交错拍子:
同时演奏的,用了不同的拍号,属于“纵向”上的拍号不同,可以称这个整体或这个行为是“交错拍子”


《小节序号》
如果在乐谱的小节处出现数字标记,统称小节序号。小节序号指的是这是乐谱的当前第几个小节。小节序号一定是指它下方小节线右边的小节。



《弱起小节、弱起》
很多音乐歌曲第一个音并不一定非要从强拍开始,反而是从弱拍开始的,这样的小节便称之为弱起小节,前面强拍是无声的,可以不在乐谱上谱写强拍。



为什么不能把后面的音前移?

关联知识:


可看出1、7、6、5是较长音符,长音符从强拍出发则更符合逻辑,而下面的情况便不太符合长音符从强拍出发的逻辑,长音符反而都是从第二拍弱拍开始出发的。


需要用延音线连接,在和弦中也是违背逻辑的。



弱起小节不算第一小节,或者可以认为是第零小节。
《情绪与速度、具体的速度、BPM》




具体的速度,以分钟为基准除以拍数,得到当前音符一拍的时间。

*四分音符(五线谱音符)=120 = 一分钟有120个四分音符。
速度的表达方式永远都是“一分钟”或“每分钟”来表达的。

BPM表达方式。
《抽象的速度》



在一些教程和资料中,把意大利文和某某板对应了一个唯一的速度,有写出具体的BPM数值,但实际情况下速度都是有上下浮动空间,是一个范围性的,并不是一定要选择这个值。


绝大多数的音乐bpm都在0-150之间,150以上的都可以统称为快速,太慢和太快的都比较少见。
*以上并不是严谨的知识,是感性上的划分。

② 结合词义,自行选择最符合感觉的速度区间即可。

有时会有抽象的速度和具体的速度一同出现的情况,当出现这些搭配的时候,就可以以“具体的速度”为准。此时的抽象的速度更多的表达是需要怀着什么样的情感与理解去表达这首音乐。
《节拍器与使用》——此课将上面节拍为“秒”的简单理解理论进行具象化。
机械节拍器和APP节拍器的使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