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生态的苹果M1?高通骁龙8cx Gen3笔记本值得期待吗?
早在2017年,高通就联合微软和华硕等产业链合作伙伴推出了“骁龙牌笔记本”,主打“Always Connected PC”(全时连接,全时在线)概念,试图与英特尔分羹移动PC领域的蛋糕。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可惜,高通最初为Always Connected PC准备的处理器(准确来说是SoC移动平台)是骁龙835,随后还先后进化到骁龙850、骁龙8cx Gen1和骁龙8cx Gen2。哪怕是骁龙8cx Gen2,它也不过是骁龙855的优化版,在手机领域都稍显过时,怎么可能打得过同期的X86笔记本?
因此,市面上在售的Always Connected PC,比如联想YOGA 5G等除了支持5G联网,续航时间出色以外,还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地方,而且价格昂贵,谈不上什么竞争力。
另一方面,苹果旗下的Mac已经全面换装自家的M1系列处理器,怼天怼地对空气,在很多专业应用领域甚至超越了酷睿i9+RTX30系列独显的组合,而且还具备更低功耗和发热的优势,堪称ARM架构处理器的翻盘之作。

本着“苹果能,我也能”的态度,高通也计划加强骁龙牌笔记本的建设,于是就有了在骁龙技术峰会上发布的新一代骁龙8cx Gen3。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骁龙8cx Gen3有多强?它能否帮助高通在笔记本领域翻盘?
骁龙8cx Gen3规格分析
说实话,最开始我还真没对骁龙8cx Gen3抱有太大期望,原本以为它最多就是基于骁龙888的超频优化版,就好像骁龙855和骁龙8cx Gen1/2的关系。

但是,骁龙8cx Gen3的实际规格却吓我一跳,因为它从底层设计上就脱离了手机SoC的高效能范畴——4个Cortex-X1超大核(3.0GHz),4个Cortex-A78大核(2.4GHz)的CPU组合,哪怕没能用上ARMv9指令集,也不是骁龙8 Gen1和天玑9000这些采用1+3+4方案的下一代手机SoC可以比拟的,更别提高通还为骁龙8cx Gen3准备了8MB L3缓存和6MB系统缓存。


骁龙8cx Gen3的单核/多核性能较之上代(骁龙8cx Gen2)分别提升了40%和85%,其功耗约15W,此时它比22W的酷睿i5处理器性能高25%,还减低了25%的能耗。

在GPU方面,骁龙8cx Gen3较之上代性能增加60%,相较于X86竞品,每瓦性能提升40%,在PS、LR、Shapr3D等经过优化的软件中将拥有更好的体验。
对了,骁龙8cx Gen3并不支持LPDDR5内存标准,它最多仅能搭配LPDDR4X-4266内存,但除了UFS3.1闪存外还支持NVMe PCIe SSD,属于内存稍弱存储更强的类型。

作为主打Always Connected PC概念的新平台,骁龙8cx Gen3可以搭配骁龙X65(峰值下行速率 10Gbps)、X62(7.5Gbps)或X55(4.4Gbps)5G基带,还可选FastConnect 6900移动连接系统,支持Wi-Fi 6/6E和4路双频Wi-Fi并发,理论速率可达3.6Gbps。
骁龙8cx Gen3还进一步强化了AI,其AI算力高达29+ TOPS,介于骁龙888(26 TOPS)和骁龙888 Plus(32 TOPS)之间。骁龙8cx Gen3集成的Spectra ISP性能较弱,仅支持2400万单摄(但支持4K HDR视频录制和最多4个摄像头),不过考虑到没有人会用笔记本拍照,视频会议和在线课程有个500万或800万像素摄像头就算豪华了。
此外,骁龙8cx Gen3内置安全处理单元(SPU),支持Windows 11 Pluton安全解决方案和runtime内存加密,可以帮OEM厂商打造出更安全的底层环境。
骁龙8cx Gen3前景分析
就规格而言,骁龙8cx Gen3应该有着比骁龙8 Gen1和天玑9000更好的性能表现,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更高的运行功耗,从官方PPT来看其满血运行时的TDP已经超过了15W,必须搭配热管+风扇+散热鳍片三件套才能稳定输出。

所以,拿骁龙8cx Gen3和手机SoC对比是不公平的。
作为参考,苹果第一代M1处理器采用5nm制程工艺,采用4大核+4小核共计8个CPU核心,集成最多8个核心的GPU和16个神经引擎的AI核心,支持统一内存架构。这颗芯片内还包含雷电/USB4控制器、PCIe 4.0控制器、Secure Enclave安全模块、机器学习加速器、高质量ISP、高性能NVMe存储、高效音频处理器、HDR视频处理器、高级显示引擎、性能控制器、加密加速器和Apple T2在内的诸多功能模块。
就纸面参数来看,骁龙8cx Gen3的CPU性能应该已经不逊于苹果M1了,但GPU性能可能还差点意思(在M1 Pro和M1 Max面前更是个弟弟)。在连接性能方面,则缺少了雷电4和PCIe 4.0控制器,因此在扩展能力方面不是对手。
如果和X86阵营相比,我们有理由相信骁龙8cx Gen3的能效比不错,官方也表示它可以帮助轻薄本实现25小时以上的续航时间。
但是,骁龙8cx Gen3的发布时间还是晚了一点,2022年它的对手可是英特尔第12代酷睿,后者同样有着“大小核”的能效优势,集成的锐炬Xe核显也媲美GeForce MX350独显,与Windows 11系统更是珠联璧合。
骁龙8cx Gen3的真实性能(算上运行exe程序时的性能折损),应该可以达到第十代酷睿i5的水平,而功耗表现则与(低功耗版本)奔腾赛扬相当,叠加5G全时在线的特性,其实还是有着不错的竞争力。

但是,Windows 11对ARM架构处理器的优化还有待观察,参考联想YOGA 5G万元级别的售价,搭载骁龙8cx Gen3的新一代骁龙笔记本肯定也不便宜,相同价位Surface不香吗?
骁龙8cx Gen3的强弱不是关键,价格才是。
骁龙笔记本,或者说Windows 11 on ARM设备想要成功,需要先把价格打下来,有着足够的销量和市占率,才能吸引更多开发者投入到Windows 11 on ARM的软件生态建设中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为此,高通还准备了骁龙 7c+ Gen3,但这个处理器的规格和骁龙778G差不多,性能在PC领域不够看,哪怕价格便宜了,体验却上不来,弄不好就会输掉口碑。
苹果M1版MacBook敢卖出高价,是因为苹果品牌本来就有着足够的溢价能力,软硬生态也全都握在苹果手里。
骁龙笔记本在很多人眼里其实就是“ARM架构的上网本”,只能是传统X86 PC的临时补充,骁龙8cx Gen3的出现只能算是进一步缩短了与最新酷睿平台之间的性能差距而已。
毕竟,当搭载X86处理器的轻薄本也能做到1kg重,24小时续航,还能加装5G上网卡时,在价格持平时骁龙笔记本还能有啥底气与其竞争?
也许第12代酷睿还做不到上述体验,但进一步优化了大小核设计的第13代酷睿呢?留给骁龙笔记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全文完,如果觉得写得不错,那就点个赞和“在看”吧,顺手再分享到朋友圈或转发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