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神作?浅谈《进击的巨人》139话
139话没出之前,已有情报流出。
大批人士高呼烂尾。
139话汉化出来之后,还是大批人士高呼烂尾,并且还有人拿贱山的国籍说事,大概就是“日本人就这点政治觉悟了”。
而我看完漫画后沉思片刻,隐隐觉得,谏山还是那个谏山。
首先我要说明,我不懂政治。而且说实话,很多人对政治都是一知半解。这个东西就和哲学一样,大多数人都能说几句哲学观点,但是却没多少人真正了解哲学。
其次,对于进巨大结局烂尾这个事,我感觉,跟风骂的人多于看完之后有自己思考的人,因为他们的说辞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意思。
当然,一起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可能这个结局就是不合你的意,那你想骂烂尾是你的自由。
而我却觉得,似乎不应该,把结尾孤立于故事之外,把故事孤立于作者和看客们的反应之外。
结尾是,三笠解决掉了艾伦,并且阿尔敏一行人找回了被艾伦封印的记忆,原来艾伦一直左右着剧情发展,包括怂恿自己的父亲吃掉王姐,几乎杀光弗里茨王一家,包括让吃妈巨不吃小贝,最终导致卡露拉被吃。
这之中,最反人道的,最被大家诟病的是:吃艾伦妈的凶手原来就是艾伦自己。

说实话,不被膈应是假的,我相信所有看到这一片段的人应该都炸了。但是我很快联想到了谏山的那句话:
“我想要伤害读者。”
……在这一点上,他做的非常成功。
我现在有理由怀疑,他把结局做的这么匆忙,并且告诉读者,艾伦导致了艾伦妈的死亡,是不是故意的,是不是纯粹为了恶心我们。甚至他可能都算到了我们想去他的澡堂当喷射战士,所以故意选在139话完结,因为日本那条禁止在澡堂等公众地方排泄不洁物的法条正是139条。
为此,我又把剧情都过了一遍,我发现,《进巨》并非完全的热血作品,也非完全的战争题材作品,更非反人类作品。
这是一个隐藏的讽刺类作品。
甚至它隐藏得还很粗糙,连隐藏本身也是讽刺。
他摆出来给你看的那些困境中的梦想,他让你感到悲壮的白夜冲锋,他让你思考的民族与正义之间的两难,全踏马是讽刺。
因为梦想是虚幻的。海很蓝,天气很好,可是和你有什么关系?你以为你找到了救赎,你以为这就是世界了,但其实你回到了起点,你要换一个地狱继续挣扎。
因为死亡冲锋是没意义的。虽然你说着死者的意义只能由活着的人来实现,可是有几个人记住了那些连名字都没有出现的士兵?他们只配被刻在廉价的石板上,多年过去,谁还记得他们坟前有没有花?
民族?正义?当你选择艾尔迪亚民族,你就无法正义,你到别的国家进行杀戮,一颗迟来的子弹就可以了结你的性命;当你选择马莱,你看你被多少读者痛骂诅咒?说的就是你们,萨莎,贾碧。
讽刺吗?讽刺。但是谏山最想讽刺的,还是我们。
是我们,想当然地以为主角一定不会死,就算要死,也是作为英雄死去。因为我们都会潜意识地把自己代入主角或主角一方。可是谏山硬要把艾伦画成一个小丑,我们不能接受自己是个小丑,虽然我们知道我们自己就是。
是我们,觉得正义是站在主角正营一方的。所以艾伦和调查兵团的人屠杀马莱国民时,我们不会感到不适应,也不会感到愤怒痛心,甚至觉得反对艾伦的韩吉派过于圣母,却不想想自己有多残忍。
是我们,在大结局没出来之前支持灭世,觉得阿尔敏一行人的救世举动不仅圣母而且还添堵。等大结局里艾伦踏平八成的世界后,又说艾伦反人类,太残暴。
所以为什么还有人会觉得,谏山会给《进巨》一个完美结局?
他就是想伤害我们,而他伤害我们的方式就是讽刺我们。
“感到痛苦了吧?因为你们就是这么自以为是。而你们却不想承认,好吧,也许你们不愿承认,但我就是要挑破这层疤让你们看,看看你们有多糟糕。”
————我隐约觉得他好像是这么想的。

人因自以为是,而易生偏见。我在结局里看到了谏山对“发动战争的原因”,做了一个直白的讲述,到这个时候我才发现,原来他一开始就把这个思想摆出来了。
人们会发动战争的原因之一,是偏见。
请看下面这张图:

这名马莱军官面对救世小队惊恐万分,并问出一句,和在第一季,一名驻扎兵团长官质问解除巨人化的艾伦时,一样的话:
“证明给我看,你(们)是人类,还是巨人?”
看到这里,我才发现我居然忽略了一个这么重要的事:第一季,岛内的人在首次接触可巨人化的艾伦时,将他视为怪物和危险分子,但在第四季,艾伦简直成了他们的领袖。
我这才想起来,墙内的人曾经是多么惧怕和憎恨巨人,可是当他们知道,巨人就是他们自己时,他们欣然接受了这一点,并且痛恨把他们的同胞变成巨人的马莱人。
这个想法让我有点害怕,如果打个比方的话就是……如果我们国家没有导弹的话,我们会非常忌惮和害怕拥有导弹的国家,我们会攻击和抹黑导弹以及持有导弹的国家。但是如果我们拥有导弹,我们便会赞美它,甚至习惯它。
我脑子有点乱,我不知道我说出自己的这个想法是否正确……但我还是坚持写下去。
回到故事本身。如果说巨人之力,是一个招致他人偏见的“导弹”,那么艾伦所做的努力,只是为了消除这个偏见。
然而战争不会随着巨人之力消失而消失,因为偏见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可以依附在任何具象化的东西身上。这些东西,可以是巨人之力,可以是种族歧视,可以是“你居然不认同我的看法”。它滋生于每一个人的心里,所以只要还有人活着,那么偏见永不消失。
人们因为不了解,人们因为不认同,人们因为对方不按自己的想法行动,所以愤懑。
从这一个人性的角度讲,《进击的巨人》所想表达的东西就是无解的。但是现在巨人之力消失了,大家都是作为一样的人,所以终于可以坐下来好好谈谈了。
这是艾伦铺的路,他当时找到希斯特利亚,估计就是把这个最终计划告诉她了。看到这里我发现,艾伦其实并没有不相信同伴,他放心地把接下来的事交给朋友,帮朋友们清除掉最碍事的巨人之力,清除掉岛外八成的人,背负上所有骂名,然后,选择去死。
当然他也不是很心甘情愿去死的,这家伙居然也会哭着鼻子说希望米卡萨一辈子都不要忘记他,可以的话他也想和大家一起活下去,不过他也很清楚自己活不了,只是发发牢骚。

说到底,没有人真的想牺牲,艾尔文也好,韩吉也好,那些为了人类献出心脏的调查兵团士兵也好,还有艾伦……他们都不是什么先知伟人,他们只是普通人,普通人就是会怕死,会嫉妒,会盲目,会愧疚——但是在需要挺身而出的时候,依然会选择勇敢。
这可能也是自由之翼的其中一层含义:要有勇气,有勇气面对偏见,克服困局,即使烈火烧焦你的翅膀,也要努力振翅飞翔,永远不让你的灵魂堕落。
要有勇气,向着你所想的方向前进,哪怕身边空无一人。
所以,现在你终于自由了。
告别一切纷纷扰扰,走吧,艾伦。
“自由だ”——小艾伦在云端张开双臂。
4.17日加笔:
wdnm的,单行本加更140话?真就爱打脸呗?
谏山你踏马还打上瘾了?
有种就保持这个阴间剧情不变我还敬你是条汉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