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

2023-08-28 17:36 作者:36岁退休的拦马书生  | 我要投稿

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说法,是伪命题吗?听到一个说法,说压根不存在什么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就像老师说学生的智商都差不多,不存在什么笨孩子和聪明孩子的区别,书生你觉得是这样吗?

 

我说,很不幸,这还真不是一个伪命题,尤其经历过从穷到富这座大山之后,会更深有感触并对此坚信不疑。虽然说,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其根源都只是属于认知层面上的问题,再就是执行力上的问题,当然还包括运气。但,认知这个东西,本身就自带壁垒,就像真假自带的壁垒一样——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泾渭分明。

 

穷人和富人的认知也是一样,穷人恐怕一直都很难翻身,即便机会来了财运到了,恐怕大概率也会擦肩而过,财神爷到了面前可能都认不出来,因为不具备慧眼,就好像济公,肉眼凡胎根本看不出济公的真本事,就以为,这谁啊,吃肉喝酒,一脸坏笑,脏兮兮的,就是个假和尚!但如果是孙悟空,火眼金睛一眯缝就能看出来,哎呦,这是金身罗汉啊,赶紧上去结个缘交个朋友。就这区别。

 

也一直有种说法,说很多富人富起来都是因为偶然,都是运气,你把他们打回成穷光蛋,你看他们还能富回来吗?美国不是有个电视综艺就是讲这个点么,给富豪一点点钱让他重新开始,结果所有的富豪都做不到,说太难了之类的,然后纷纷在镜头面前表示同情。

 

我要说的是,那是电视,是电视综艺,电视综艺的受众群体是谁,会是富人吗?那就是给穷人度身打造的栏目,为了维稳,为了平定穷人的心态,穷人们看了就会说——看到没!他们也不行吧!他们都不行,那我更不行了,这不常态么!于是会更佳死心塌地做穷人——都是套路。

 

从我身边接触到的一个个案例来讲,我狭隘地觉得,掌握了或掌握过财富的人,即便再次变穷,也大概率更容易有重新变富的可能,因为最基础的智能条件都是具备的,只要遇到对的人、遇到机会就可以东山再起。

 

这就像是孙悟空和唐三藏的区别——虽然取经路上看似悟空变菜了,但再菜也比唐三藏武功高,最起码的,七十二番变化、腾云驾雾,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火眼金睛,金箍棒,这些本事都在的,但唐僧是真的啥也没有,尖叫都不合格的那种。

 

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打个年轻人更容易的比方,就像是操作系统:IOS的操作系统跟WINDOWS操作系统就是不一样,虽然都是“图形界面”,瞅着都差不多,但编写的语言、底层逻辑完全不同,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差别,就比这还要大。

 

我年前在快手上面上传了一则视频,讲的是我2018年开始提前退休之后的生活感受。一部分人很容易在我的叙述中揣摩到我是通过吃被动收入来获得收益的;但另一部分人始终在追问“36岁是怎么退休的呢,国家也不让呀!”,我即便给他们讲了我的收入构成,他们也完全听不懂,在他们的认知里,获取收入有且只有一种方式,就是“上班赚工资”,诸如投资、股份、分红这些,他们完全理解不了,也不会去百度,当然百度了也未必能看懂。

 

有的平台上,这类无论如何都不懂我的钱是哪来的那些人真的层出不穷,不敢说每天评论区都会出现,但肯定每周都会有几个;但另外有些平台,真的是从来都没出现过一个,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大,平台用户之间的差别也很大。

 

在认知与认知中间,真的隔着千山万水、十万八千里、九九八十一难、以及一个太平洋,这边很难望得到那边。

 

就像当年,我家最小的那个表弟,当年他刚会掰着手指头数数的时候,我和他开玩笑,我说你哥哥我不用掰手指头,也能一秒钟算出你考我的数,你信吗?你随便考我!

 

弟弟当然不信,于是接连出难题考我:问我,一百个2加在一起是多少啊?我秒答说200啊;他又问,那六加六加六是多少啊?我说十八呀;他又问,十个10加一起是几?我还是秒答,100啊。

 

在我屡次秒答之后,弟弟傻了,就问旁边他爸爸我答得对不对,他爸爸说都对,我弟弟就无比惊奇:说哥你怎么算那么快的?

 

其实,我弟弟当时只是不知道世界上有乘法口诀这种东西而已,日后一旦学到了乘法口诀,他会瞬间开窍:靠,上我哥当了!

 

而大多数人一路走来,无论是在校十几年还是上班十几年,压根就不知道钱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压根不懂金融、经济的基本运作形式,就像不知道乘法口诀存在的小孩子一样,误以为世界上最大的数字就是100、误以为要算数只能掰手指,误以为人获得收入只能通过上班这一种形式,误以为退休就只能到法定退休年龄,国家让你什么时候退休你才能什么时候退休。

 

但凡你告诉孩子们世界上最大的数不是100、还有一千、一万、一千万一个亿,除此之外还有负数、还有小数和分数、还有个无限不循环的奇葩存在叫π的时候,孩子们不仅听不进去、理解不了,还会说你是个大骗子,还会警告周围其他的小伙伴们,说你们听到了吧,书生居然说这个世界上还有比100更大的数,还有什么小数分数,他就是个大骗子!我们千万不要上当受骗!

 

其他的孩子也听话,频频点头:嗯!嗯!嗯!好的!

 

最后讲一个当年还在上班的时候,我们公司的行政身上发生的案例:我和她最后一年做同事的时候,有一天她在走廊里打了近一个小时的电话才回来,我说咋了这是,平时最闲的人今天咋这么忙?

 

行政说别提了,我上一个单位的同事自己干了,要弄个什么项目,让我帮他找相关的人,我给他找到了,他俩一拍即合就做起来了,这不挣钱了么,非要送我这个牵线搭桥的百分之几的干股感谢我,我也不懂啊,就不想要,他俩非得给我,还让我加入负责推广这块,说你不是广告公司的么。但我只是广告公司行政我懂啥啊,我就没要。

 

听到这我眼睛就亮了,我说你不懂我懂啊,2005-2015我做了十年啊,你不加入我加入,干股给我!

 

行政说行吧,那我帮你联系一下。

 

后来很快在我们公司见面了,约了个会议室偷摸开了个小会,我们仨就在那掰扯了俩小时,行政在旁边就负责给我们的茶杯续水,都聊好了之后,我对行政说:这份干股本质上是你的酬劳,你死活不要,我就先替你领着,也是为你再次牵线搭桥表示感谢,你不收可以,如果某天你向我借钱,我肯定在这个范围内借给你,但还是要写借条的,而且这些都会写入合同,说话算话。

 

行政也同意这个解决方案。

 

后来为了让这份干股别那么水,我确实负责了宣传推广这块工作,虽然到现在也没发育多大,但凭借当时那几个干股,我每年的被动收入都可以在一个三线城市买套房了,而且不用我继续付出什么,因为一切都可以顺利运作了,也就是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仨会通电话,每次电话也不会超过一个小时,这种电话每年也不会超过2次,几乎可以说是被动收入了。

 

但,那位行政同学就永远跟这些钱擦肩而过了。

 

怎么样,有没有感到肉疼?有没有替我们当年的行政感到痛心疾首?没法办,两种人的思维与认知,就差这么大。


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