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东西方文明撷萃】第一部分 直观人类活动(艺术) 其四 大音希声

2020-12-15 00:19 作者:dawenxi0  | 我要投稿

笔者在阜阳的家中居住的时候,每天清晨八点都能听到不大的阜阳城内,用钟声敲响的《东方红》乐曲,再伴随后面的八声整点报时。没错,这里是毛主席带领的中国共产党建立起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

语言的尽头是音乐的开始,或许在人类文明出现文字之前,音乐已经出现了:因为很多动物通过甚至含有曲调的声音传递讯息。音乐可以最直接有效地表明人的阵营归属:在战火纷飞的非洲某地,撤侨行动如果遇见证件丢失的国人,只需唱一两句《义勇军进行曲》即可放行;在电影《卡萨布兰卡》中,面对德国军人饮酒歌唱德国当地民歌时,酒馆乐队演奏《马赛曲》进行针锋相对[1];在伦敦酋长球场,枪迷们(Gooners)齐声高唱战歌鼓励阿森纳队员的主场比赛。

更深层次范围内,音乐有其更微妙、更细致的文化含义:在人们生活中的几乎所有场合、所有时间节点以及所有地域,总有相应的音乐可以与发生的事件、人们的心情相映衬。在下文中,笔者将以不同主题作为切入点,探寻音乐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各种标记。

地域符号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域都有它独特的魅力,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各有别样的风采。人们吟唱的歌谣也是风土人情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哼唱起一首地域特色的歌谣,人们立刻会通过声音对相应的地域产生联系:经历过该地域生活的人们会有实实在在的回忆;而没有经历过该地域生活的人们通常是通过音乐对该地进行联想、畅想,将音乐与相关地域在概念上联系起来。同时,一首与地域深刻联系的音乐作品可能只是反映创作的时间节点、创作者对该地域的理解;而作为一个地域在不同时间、不同人去经历的情况,可能与音乐创作的环境不一致,所以一首音乐作品对于所有受众都会产生共鸣也并不能保证。

提起汪峰演唱的《北京北京》[2],人们会想起我们的有可能带点雾霾的首都北京;提起周璇演唱的《夜上海》[3],人们会想到民国时期灯红酒绿的上海滩十里洋场;提起张振富、耿莲凤演唱的《逛新城》[4],人们会想到翻身农奴得解放的拉萨城;提起Frank Sinatra演唱的《New York, New York》[5],人们会想起在街道狭窄、摩天大厦耸立的纽约;提起Joe Dassin演唱的《Aux Champs-Élysées》[6],人们会想起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的林荫大道;提起英剧Sherlock的Intro[7],人们会想起潮湿阴冷、悬疑风格的伦敦。。。

有时候,人们会通过音乐定义自身生存的地域,与深切影响本地域的殖民文化主体进行切割。数年前,笔者与一位名叫José的管风琴专业的音乐学博士畅谈。José来自于智利,获得了剑桥大学的比尔盖茨基金会奖学金支持自己攻读博士学位。在一次晚宴上,他向笔者介绍拉美地区西班牙语国家的是如何通过对特色音乐的选择,摆脱原有西班牙的文化印迹、实现对本国文化的定义的。

在欧洲大陆内部,西班牙音乐最具特色的乐器是响板(Castañuelas),一种凸显节奏的打击乐器,是热烈的弗拉门戈乐曲之中最具特色的乐器[8]。(在某种程度上,地中海沿岸充满阳光的伊比利亚半岛的木质响板,与同样阳光普照的中国中原地区的梆子[9]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南美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的时候,南美洲西班牙语国家的民众想在文化上与殖民国西班牙进行切割,但面临着一个现实:他们在以语言为代表的各种文化主题上都与西班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音乐上,他们不愿意听弗拉门戈,但创作灵感与创作模式又有很多元素来自于殖民国。阿根廷、乌拉圭、智利等国家的民众逐渐找寻到探戈(tango)[10],一种节奏与曲式衍生于弗拉门戈乐曲、又融合了当地的原住民的音乐元素,作为大众流行的乐曲与舞蹈形式。

据José说,拉美民众在文化上对殖民国西班牙的排斥,在音乐上明显的表现就是寻找其他地域(主要是德国、法国、意大利)的音乐元素作为替代。探戈音乐或是使用吉他独奏/二重奏,或是用一个古典乐队完成:主要乐器是小提琴、钢琴、倍低音提琴与手风琴。探戈特征的乐器沿用了德法意古典音乐的特征乐器,而去掉了最具西班牙特色的响板。除了探戈之外,西班牙语区的拉丁美洲人,特别是阿根廷人,热衷于欣赏歌剧:他们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建成了世界上音效排名前五的音乐场地、金碧辉煌的哥伦布剧院[11],借以宣扬他们摆脱了西班牙殖民者的文化笼罩,转而欣赏德法意风格的高雅艺术。

通过删除殖民者最具特色的音乐符号进行民族独立、定义本民族独特的文化,是用音乐定义地域很特殊的例子。而对于多数人来说,或许总有一首或者几首音乐触动着自己,让自己觉得这是家乡的声音。[12]对于笔者来说,家乡的味道,或许就是一句“刘大哥讲话理太偏”[13]吧。

时间印记

在世界各地,每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精神面貌:人们或昂扬,或颓废,或满足,或愤怒。虽然社会各阶层的人们的精神面貌各不相同,但是对于可以用音乐记述的时代,我们几乎总能找到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声音的记录难度相对于文字与图画更难;同时,不同时期的人们对于声音音准的审美观点也各有不同:例如,巴洛克风格时期的A调和现在的A调在频率上就有所不同。东西方可以记述的民间音乐在16世纪之前大多已经散佚,人们只可以通过很多原本作为歌词的文字来寻找之前音乐的蛛丝马迹:诸如《诗经》、《乐府诗集》、宋代的各种词牌等等。同时,世界各地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哼唱的曲调很多与千年以前的祖先哼唱的曲调有密切的联系,寻找千年前的本土音乐,仍然需要人们进行大量的采风。作为未散佚的古乐,中国的古琴曲与西方的格里高利圣咏(Cantus Gregorianus)作为代表文化传承者的主旋律,从千年之前传承了下来。

对于可以系统化记述的、被民众广为传唱的音乐,或许从16世纪末开始,可以在东西方世界加以比照。

16世纪末文艺复兴结束,巴洛克风格的音乐诞生,在西方历史上留下印记的是以西方现代音乐之父J. S.巴赫为代表的作曲家群体;而这个时代在中国的明清交界,主流社会在欣赏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以才子佳人为主题的昆曲。在这个时代,西方文明逐渐从近千年的中世纪完成苏醒;而东方文明却是慢慢睡去。同是大放异彩,巴赫《托卡塔与赋格》[14]、《G弦上的咏叹调》[15]等作品或许可以成为西方这个时代的代表声音;而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中的《牡丹亭·游园惊梦》[16]或许可以成为这个时代东方的代表声音。

18世纪,西方工业革命兴起。演奏古典音乐的典型乐器(如现代钢琴、其他管弦乐器)等被定型。以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风格的音乐家在西方世界大放异彩。此时,中国正值康雍乾盛世后期,中国人渐渐地厌倦了表现岁月静好、才子佳人式的昆曲;社会内部的矛盾的逐渐积累与治理能力的逐渐贫乏,让很多极富艺术表现张力、表示愤怒与抗争的地方戏曲(如梆子腔、秦腔等)渐渐得到兴盛。在这个时代,莫扎特《弦乐小夜曲》[17]、贝多芬《第九交响曲》[18]等作品或许可以成为西方世界的代表声音;而18世纪的一百年间,中国的地方戏曲正处在发展、汇聚、融合为京剧的路程中,因而不容易将这一时代用几首特定的作品进行代表。

19世纪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这时期也伴随着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相互倾轧、资本主义社会向世界各地进行的虚伪和残暴的殖民统治。柴可夫斯基作为西方世界这一时代代表性的音乐家,作品中既表现了西方社会发展华丽丽的一面,又在渲染历史进程令人悲怆的一面。而这个时代是东方开始遭受百年屈辱的时代,京剧在这一时代得到了大发展:人们通过京剧中的经典剧目排遣心中的屈辱、表达忠贞与血性,因而很多京剧的经典剧目均为战争题材。这个时代,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19]与《胡桃夹子·花之圆舞曲》[20]或许可以成为西方世界的代表声音;而诸如《贵妃醉酒》[21]、《失空斩》[22]、《四郎探母》[23]、《武家坡》[24]或许可以成为东方世界的代表声音。

20世纪的前五十年是战乱动荡的五十年,西方世界的内部势力发生决定性调整;而在东方世界,饱经战乱与屈辱的、沉睡的雄狮正在醒来。充满力量、矛盾与冲突的古斯塔夫·马勒的交响曲系列[25]与Édith Piaf[26]的《La Vie en Rose》[27]、《La Foule》[28]或许能代表充满冲突、人们对世界爱恨交加的西方社会;而在东方,救民族国家于危亡之中的《毕业歌》[29]、《义勇军进行曲》[30]与《东方红》[31]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

20世纪的后五十年,在全球范围内是共产主义事业遇到挑战困难、美国在冷战中获胜、社会主义阵营对自身充满困惑与怀疑的五十年。在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工业化与现代化,拥有优渥的生活条件:他们逐渐流行起了摇滚乐,用此种工具开始宣扬自我的优越性、并且无病呻吟。在东方,改革开放之前的艺术生活遵循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范式;在改革开放之后,人们在艺术生活中表现的是对社会主义道路发展遇到挑战的困惑与对更好发展局面的向往。在西方,除了Frank Sinatra演唱的《New York, New York》[32]之外,笔者认为Dire Straits的《Sultans of Swing》[33]、Scorpions的《Wind of Change》[34]、以及梁赞诺夫电影《命运的捉弄》[35]中的电影插曲《Я спросил у ясеня》[36]可以作为这个五十年社会的缩影;在东方,《大海航行靠舵手》[37]、崔健演唱的《一无所有》[38]以及毛阿敏演唱的《渴望》[39]可以作为这个五十年社会的缩影。

进入21世纪,西方社会的所谓制度优越性貌似没有延续多久便逐渐开始崩塌:经济危机、社会面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无力、种族歧视与移民问题的日益加剧,都预示着世界力量格局的变迁。21世纪仅过去了20年,但欧美发达国家民众的“不稼不穑”消耗他们先祖在此前积累下来的优势已几近结束;而在东方,尽管社会内部有很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因素存在,中国人民正努力解决问题,并且越来越自信。在音乐上,西方社会越来越沉溺于宣泄痛苦的摇滚乐分支Hip Hop,而计算机科技的长足发展让配合精神类物质消化的电音音乐也越来越成为主流。在东方,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尤其是年轻人,在使用同样的音乐类型与技术手段创造东方色彩的音乐:他们才华横溢,而且对我们自己的民族与国家充满自信与自豪。对于刚刚过去的这二十年,诸如Eminem创作的《Beautiful》[40]、Dr. Dre创作的《The Next Episode》[41]以及Avicii创作的《Levels》[42]或许可以成为西方世界的代表声音;而诸如周杰伦创作的《七里香》[43]、ilem创作的《花儿纳吉》[44]以及徐梦圆创作的《China-X》[45]或许可以成为东方世界的代表声音。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每个时代,人们总能找到一些乐曲表达自己对相应时代的感悟。若笔者选取的音乐作品能够引起读者对各个时代感悟的共鸣,则是一件幸事。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

无论是在东方或是西方,能登大雅之堂且能引起人民群众广泛共鸣的音乐,即所谓的高雅艺术,它们的根全部都来源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食色性也,很多艺术来源的本源是吸引异性,因而很多不登大雅之堂的作品源于它们表述关于对于性的描述,却又是底层劳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拥有最广泛群众基础的高雅艺术,从来都是将劳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去糟粕取精华、凝练发扬的产物。

我们从东西方的音乐作品中,摘录三组作品进行对照,来说明艺术作品是如何从直接关于性的描述,经过一步步的雕饰,最终成为能登大雅之堂的关于爱情的音乐的。

无论是在东方或是西方,总有让人耳熟能详的歌曲,在其中歌者吹嘘自己的性功能如何强大。如下的歌词是DJ Snake创作的《Taki Taki》[46]中,Cardi B的一段说唱。

原句

He said he wants to touch it, and tease it

and squeeze it

Well my piggy bank is hungry

my nigga you need to feed it

If the text ain’t freaky, I don’t wanna read it

And just to let you know

this punani is undefeated

译文

他说他想触摸、挑逗、挤压

老黑,我的钱罐很空

你需要把它填饱

如果你的信息不够骨感

我都不屑于去读

只想让你知道的是

老娘和人上床从来没输过

下面是雷敏敏创作的云南山歌《现打斑鸠现钳毛》[47]之中的一个选段。

妹家房前为你开,只要你敢飞过来

不信你就试试瞧,现打斑鸠现钳毛

在东西方,对性的描述稍微隐晦一些,就能变成传唱数百年的佳作,为大众所接受。如下是欧洲的一个找寻欧洲古民歌的乐团L'Arpeggiata试图还原数百年之前的一首民歌《Tu bella ca lu tient lu pettu tundu》[48],它使用意大利南部的古西西里语进行演唱。

原句

Tu bella ca lu tieni lu pettu tundu

Nun sacciu ci su menne o su cutugna

Maria ti chiammi tu, ci bellu nommi

Stu nommi ti l’ha mmisu la Madonna

Stateve cite, statevi ‘nzulenzia

Vogghiu ca vuje sintiti lu mia cantare

译文

美丽的你有一双圆圆的胸脯

我不清楚这是一对大苹果还是你的胸脯

玛丽是你的名字,如此美妙的名字

这名字来自于圣母玛利亚

嘘,不要出声

我想让你聆听我的歌声

如下是1994年版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刘备与孙尚香婚礼上,婚礼队伍使用吴侬软语演唱的《子夜四时歌》[49]

(春)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

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夏)

朝登凉台上,夕宿兰池里

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

(秋)

仰头看桐树,桐花特可怜

愿天无霜雪,梧子结千年

(冬)

渊冰厚三尺,素雪复千里

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将隐晦的对性的描述进一步升华,便成为了对爱情的歌颂。在东西方,音乐作品中歌颂爱情的内容应该占据绝对主要的地位,而且是登大雅之堂的音乐作品库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下是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第四幕中,苏珊娜对爱情歌颂的咏叹调《Deh vieni, non tardar》[50]

原句

Deh vieni, non tardar, o gioja bella

Vieni ove amore per goder t'appella

Finche non splende in ciel notturna face

Finche l'aria e ancor bruna

E il mondo tace

Qui mormora il ruscel, qui scherza l'aura

Che col dolce susurro il cor ristaura

Qui ridono i fioretti e l'erba e fresca

Ai piaceri d'amor qui tutto adesca

Vieni, ben mio, tra queste piante aScose

Vieni, vieni!

Ti vo' la fronte incoronar di rose

译文

来啊,幸福,别迟疑

到这爱情召唤之处

直到夜里的火炬不再映照天空

只要夜色还在笼罩

只要世界仍然安静

这里溪流潺潺波光粼粼

心中的波澜予人慰藉

这里花儿欢笑草木青青

万物向其所爱的归宿

别躲在丛中,吾爱

来啊,来啊!

让我为你戴上玫瑰色的花环

如下是张信哲演唱的《信仰》[51]中的选段。

我爱你 是多么清楚 多么坚固的信仰

我爱你 是多么温暖 多么勇敢的力量

我不管心多伤 不管爱多慌 不管别人怎么想

爱是一种信仰 把我带到你的身旁

从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出,西方世界近年来流行于中国网络的音乐作品,尤其是近年来的Hip Hop作品,有很多的档次和中国网络上流行的云南山歌同样属于粗俗的作品。仅仅因为它们是使用外国语言演绎、编曲配器相对系统,就觉得水平高人一等、不粗俗的想法,是荒谬的。同时,艺术工作者想获取真正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灵感,就必须深入了解源于劳动人民的艺术形式,以探索的心态去交流、去糟粕存精华,而非排斥、脱离。

主音与复音

在一首音乐作品之中,若同一时间只存在一种旋律、其他声音作为伴奏,此类作品被称作主音音乐(homophony);而若同一时间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旋律,此类作品则被称作复音音乐(polyphony)。

西方音乐留给人类的一笔宝贵财富是复音音乐。以J.S.巴赫为代表的音乐家们在音乐中,探求同一时间不同旋律和谐共存的可能性,使用对位(contrapunctus)的技法,创作出了许多传世的复音音乐。这些音乐作品代表性的有:《十二钢琴平均律》[52]的赋格曲部分、《赋格的艺术》[53]、巴赫管风琴作品集[54]等。

复音音乐对于东方人来说,如果之前没有接触过,或许会感觉到过于复杂:音乐中的不同部分对应的元素有可能不能被一一听清,有时甚至会觉得不和谐。不过无论是主因音乐或是复音音乐,若想做到悦耳,都需要有主调:人的大脑喜欢听主调在旋律进行之中的重复,就像一个队伍必须有相应的领队一样。复音音乐的各声部之间虽然相互独立,却带有鲜明的相互模仿的色彩:在赋格曲中,主旋律在各个声部之间与听者捉迷藏,而其余的声部与对应的主旋律以对位的方式进行追逐,最终各声部以和谐的方式达到结尾。

主音音乐之于东方与复音音乐之于西方,可以类比一党制之于中国与多党制之于西方。大一统的中国,民众习惯于话语权向中心集中、倾听同一种声音;而习惯于分而治之、强调地方权力的欧美,民众则习惯于倾听不同的声音,但不同的声音之间需要达成共识才能将事情进行下去。其实无论是一党制或是多党制、主音音乐或是复音音乐,其背后代表的人们追逐社会发展的正途的目的是一样的,只是方式方法有所区别。


[1]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ot411W7Bb

[2]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s411F7h7

[3]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C4y187vm

[4]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A411E7Eu

[5]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64y1T7qX

[6]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p411o74D

[7]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t4y1y7TH

[8]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4x411C7wT

[9]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97411o7bT

[10]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5s411o76e

[11]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s41157af,视频中的剧院即为哥伦布剧院

[12]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x411F7Zt

[13]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t411y78r

[14]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ot411b7UU - 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 BWV 565

[15]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v41167Gj - J.S. Bach Orchestra Suite No.3, BWV 1068, II: Air

[16]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v411C7Fy - 青春版牡丹亭

[17]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4411R7uA - Eine Kleine Nachtmusik, KV 525

[18]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x411A7Sh - Symphony No. 9 in d minor, Op. 125

[19]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W411u7GY

[20]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2s411G7A5

[21]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367859 - 梅兰芳主演电影

[22]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b41157Pe

[23]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4s411y7e7

[24]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5x41187Bc

[25]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t411e7DD - IV. Adagietto. Sehr langsam

[26]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ss34454

[27]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x411r7LT

[28]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jY3OTY3ODc2.html

[29]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x411h7MM

[30]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W41137wc

[31]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ii4y1x7Nk

[32]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64y1T7qX

[33]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6E411J7oQ

[34]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7411t7Ep

[35]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p4y1r7T3

[36]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os411Y7sX

[37]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z4y1o7C8

[38]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A411b7u6

[39]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7411x7fX

[40]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x411g7Nr

[41]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s411z7jk

[42]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x411S7hD

[43]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x411h7sk

[44]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5s41127yg

[45]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x411e7yY

[46]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W411173g

[47]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k4y167x9

[4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3Gv0rVo5o

[49]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s411U7xn

[50]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K411V7Ln

[51]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W411p7VS

[52]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3x411J7aL

[53]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s411r7oC

[54]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s411Z7QZ

【东西方文明撷萃】第一部分 直观人类活动(艺术) 其四 大音希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