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最大误区是什么——兼谈抑郁
至今,我仍然清楚地记得,我第一次写悼念文章是在2007年12月14日,发表时间是于当天的14点55分24秒。写的内容是为突然逝去的两个人--余虹教授和相声演员侯耀文。
写这篇文章的感叹只有一个:本来可以延续的生命突然嘎然而止;本来可以活得好好的人突然没了!不是由于贫困,不是由于缺钱,只是因为心理抑郁,更因为身边没有合适的人。
什么是真正合适的人呢?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里面的学问大得很。
从前的古人是很有智慧的。智慧的产生来源于思考、判断和总结,比如"心病还需心药治"。
古人所说的"心药"用现在的话说,其实就是心理救助。可见心理疾患是自古有之,不是什么新鲜事。
按理,社会是进步的,人类也一样。可到了现代,科技发展了,改开也轰轰烈烈了近四十年,钱是很多很多了,可是呢?
所以问题的关键又回到了人身上。
从广义上说,世间最可贵的是人!往细里说则在于,最可贵的是什么样的人。
毫无疑问,最可贵的人应该:
第一是可靠;
第二是能于情于理,有理有利有节;
第三,要有厚重的积累;
第四,必须要有真正的能耐;
第五,能真正读懂对方,并具备发自内心关爱关怀的特质和品质;
第六,严守秘密,保护隐私。
特别是针对心理救助而言,这六个要素缺一不可,否则,不能胜任,也不可能担当。
然而事实和现状是这样的么?
所以余虹教授和相声演员侯耀文先生突然没了,所以他们之后的很多很多名人非名人也突然没了。
聚焦到这一点上说开去,人的最大误区不就是无穷尽地周而复始吗?!
是的,人的最大误区就是无穷尽地周而复始。
这,也是人的最致命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