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大唐盛世·梦回长安”独属我们中国人的浪漫!

小时候,背那些诗,觉得烦,觉得没用。
长大后,在某些时刻,在相同境遇,忽然想起。
跨越古今的共鸣,是他们留给我们的。
他们灿烂的一生书写在历史的长河里,而这历史的河流恰恰淌到了今天。
唐宋元明清,诗词歌赋戏曲小说的巅峰,那时的文学长河是波涛汹涌,是奔流向前其势如破千钧的。而在今天,又有多少人有时间、有能力,去作出同样深邃而璀璨的诗篇呢?
看电影时,李白问孟浩然“当否”那段,有个小朋友说了句“如果有手机就可以发信息了”是啊,如果有手机,如果有今天的互联网、交通工具,那他们也不用担心此生无法再见,也不用写那么多送别诗,不用留那么多诗牌和书信。但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传递感情和真正的才学了吗?落笔有情,那古人笔下的一撇一捺都是人生的悲喜,都是家国的兴衰,都是文化的精华。
今天,有多少人提笔忘字呢?又有多少人嘲笑真情实意,而只追逐金钱势力呢?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往往失去了人的真情,隔着一个个冰冷的屏幕,再有才气的文字也只不过是别人的作品,与自己没有关系。写得好,好,但能怎样呢?这个时代是你再有才气也很难被人发现的时代,因为人们追求的是效率,是利益。你的才华不能给人带来什么,那就算你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也顶多成为别人茶前饭后的谈资罢了。有多少艺术家引入烟尘,有多少文学家只有到死了才能被人所知,只有离开了这个世界才开始被人爱,才开始有名气。前不久过世的米兰昆德拉,很多人甚至没听说过他,在他死后,人们却开始爱他。他说“文字是慢的历史,真正的文学不是为了使我们生活得更快,而是为了使生活中的慢不致失传。”
是的,我们的生活节奏太快了,我们所追求的东西已经改变了。工业化社会留下的是太多的冰冷,一个个机器就可以代替人力,又带走了太多人情。但今天,我们开始重温古诗词,开始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壮美与瑰丽。
就像四十二岁感叹父亲丰功伟业的高适一样,人生总要有目标,总要有追求。有些人活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有些人活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有些人活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有些人活着“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还有些人活着“核弹高置昆仑巅,摧尽腐朽方释怀”。
我们走在这人间,与古人一道感受人生百态,共观繁华腐朽,然后去完成每一代人的使命,去干有意义的事,去好好活下去。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我们终也有离去的那一天,不如放慢脚步,品味生活,看庭前日出日落,赏天边云卷云舒。手执纸笔,写下锦绣千年,璀璨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