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事
写在前面,这是我17年写的检讨,当时我爷爷病重(肺癌晚期),我逃课回家,之后再请的假,真实事件,也是我的真情实感。
吾十余岁既寄居他乡求学,以周为期,期满得归。祖母以吾年幼,且离家甚远,虽是求学之故,亦尝迁怒于吾母,问其奈何狠心如斯,是亲子乎?母不敢言,沉默以对。是时年幼,不知思为何物,每归家,祖母必问曰:离家日久,思家否?吾笑而答曰:不思。祖母佯怒,拍吾额而嗔之曰:无心之狼子也,既不思家,归之为何?答曰:念吾母所烹食之味,取一周所用之资,是以归。祖母一手捧腹,一手抚吾,跺脚大笑曰:然!稚子之心,所言甚是!今每思及此,释然一笑,童言无忌尔。
既高中,离家愈远,归期愈长。是时年岁稍长,祖母已不环吾于怀,然每归家,必问曰:思家否?何时归校?留家几日?此时已不复幼时之憨,故答曰:甚思家,留几日,何时去,细答之。祖母颔首示知之,甚欣慰。然吾仍不知思为何物,见诗词小说电视中多有人思亲思乡以至流泪,不解乃至笑曰:懦夫尔,不知泪不轻弹乎?
是年高二,国文课,忽闻熟稔之音于门外,视之,是吾表妹,姑姑之女也。示之先生,得出,众表姊妹堂表兄弟皆立于门外,面色悲乎。吾心有所感,问其故,答曰:大祖父今日下葬,归送之。虽极力隐忍,终难自抑,泪崩而出。一月之前,吾于医院探视之,大祖父尚能食粥一大碗,面饼两个,如今竟已是卧葬之期,然吾母恐其耽吾学业,欺瞒至今,至大祖父归葬,乃告知吾等在外求学之后辈。生死别离,转瞬之期,竟为区区耽数日学习之故,欺瞒不告知,此生再无此更甚厌学之情也!归田之心,是以为思,非心之痛,是以为悲,至此始知之万一也。
生为伊始,死为归期,万物之生息也,非人力所能决策。然由生向死,是为人生,且尽人事,莫问归期。
而今求学金陵,虽得交通之宜,半日可至,然归家实是繁琐,非长假不得归,是以半载为期,寒暑假方归。今值国庆,又逢中秋,万业具休,普天同庆。得九日长假,甚是欢欣,吾母早催吾归家。且于月前,吾母告知,祖父得肺疾,病重,是故归心更甚。故于一月前,查假期,市车票,万事俱备,只期归期。然余甚愚笨,于归家前数日,查车票,始知竟选错归期,将二十九日凌晨错认为二十九日晚,甚是惶恐,遂退票,欲重购,然此长假,似箭归心,非吾一人所有,虽是时为放假前数日,归家之票,早已售尽,查找甚久,终无果,唯原班次尚有不多站票,遂果断购置。
余深知导员为人最重原则,尽心尽责,甚是艰辛,又于职责之故,一人放行,难服他人,若请假,必不准,遂未通报,逃课归家。此次逃课一日,共三节,万分抱歉。余知错,然无悔,若重来,愿重蹈覆辙。愚以为,两权相重取其轻。相与逃课之责,至亲重病,团圆佳节,推诿不归之不情,更为余所不能忍。此次逃课实为个人之错,为导员及他人所带来不便,深感惶恐,万分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