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封(735年-800年6月8日)
字本立。邓州南阳县(今河南南阳)人,寓居兖州(今山东兖州)。唐朝中期名臣、诗人,在家族子弟中排行十三。
张建封自少慷慨尚武,常以武功自许。唐代宗时,历任使府僚佐,一度入朝任职,但仕途坎坷,至唐德宗即位后,被贰臣卢杞外放为岳州刺史。淮西叛藩李希烈起兵后,张建封临危受命,出镇寿州,与江南西道节度使李皋等互为犄角,抵御淮西叛军进攻,保全两淮。
兴元元年(784年),以功擢授濠寿庐观察使。
贞元四年(788年),德宗升濠寿庐观察为徐泗濠节度,任张建封为首任徐泗节度使。之后备受德宗宠遇,加官至检校尚书右仆射。
贞元十六年(800年),张建封去世,年六十六。册赠司徒,谥号“襄”。
张建封镇守彭城十年间,治军有方,礼敬文士,使徐州成为一方雄镇,一时名贤秦系、于良史、韩愈等均为其幕客。又能体察民弊,曾在入觐德宗时要求取消“宫市”。唐人权德舆称其“歌诗特优,有仲宣(王粲)之气质,越石(刘琨)之清拔”。有《张建封集》,已佚。《全唐诗》及《全唐诗外编》录有其诗。
张建封的父亲张玠,有豪侠之风,在安史之乱时勇杀叛将李廷伟,保全鲁郡(今山东兖州)。其后口不言功,游荡江南。张建封自幼受父亲影响,胸怀大志,关心时事,又喜欢读书,能作文章。
上元二年(761年)五月,太尉李光弼出任河南副元帅,镇临淮。当时江南苏州、常州一带“草贼”蜂起,劫掠州郡,新即位的唐代宗遂命宦官马日新与李光弼共同出兵征讨寇乱。张建封闻讯,求见马日新,请求派自己去劝降叛贼,马日新允准。张建封于是深入虎窟、蒸里等贼寇营地,以利害、祸福服人,成功说服数千贼军归降官军,被放归田间,避免了一场大规模的流血事件。
大历(766年-779年)初年,道州刺史裴虬向上司、湖南观察使韦之晋举荐张建封,韦之晋于是征辟其为参谋,奏请朝廷授张建封为左清道兵曹。张建封不喜做吏役,遂离开湖南。此时,滑亳节度使令狐彰听闻张建封的声名,于是延请他为幕僚。但心向朝廷的张建封厌恶从未入朝觐见的令狐彰,便转而向时任转运使的名臣刘晏投上名刺,述说了自己的志向,以及不愿意担任令狐彰幕僚的理由。刘晏得刺后,奏请朝廷任张建封为试大理评事,“勾当军务”。一年多后,他又被免职归家。
张建封素来与名将马燧志趣相投。
大历十年(775年),马燧出任河阳三城镇遏使,请张建封担任自己的判官,又奏请朝廷授他为监察御史,赐绯鱼袋。
大历十一年(776年)五月,汴州大将李灵曜据城叛乱,与魏博节度使田悦互为掎角。马燧奉命与淮西节度使李忠臣出兵平叛,张建封随军征讨,马燧经常向他咨询军务。
大历十四年(779年),马燧升任河东节度使,又奏请张建封为判官,朝廷特地加拜他为侍御史。
建中(780年-783年)初年,马燧向朝廷举荐张建封,宰相杨炎准备任用他为度支郎中。但因与杨炎交恶的贰臣卢杞的阻扰,张建封被排挤出了朝廷,南下任岳州刺史。
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自矜军功,逐渐“纵恣跋扈”,图谋不轨,而寿州刺史崔昭数度与其书信往来。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将崔昭这一行为上奏朝廷,唐德宗急令宰相拟定寿州刺史人选。卢杞素来厌恶张建封,但当日仓皇无措,情急之下,向德宗举荐了张建封来接替崔昭。
建中四年(783年),李希烈率军叛乱,屡破诸镇官军,兵锋锐盛。泾原兵变后,德宗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贼锋益盛”。陈少游眼见李希烈势大,遂暗中与李希烈往来。李希烈自称楚帝后,派部将杨丰携带着伪敕书两道,分赐陈少游及张建封。杨丰抵达寿州后,被张建封囚于军中。正好德宗派来的中使以及出使江南北归的使者都到了寿州,张建封集众观看,当者使者的面斩杀了杨丰,并将李希烈的伪敕书封送奉天,远近之人都为张建封的壮举所震骇。陈少游担心自己“阴持两端”的投机行为被朝廷发现,张建封果然将其“与希烈往来事状”尽皆奏呈德宗。德宗返回长安后,陈少游惊惧交加,忧愤而死。
之后,李希烈派部将杜少诚为淮南节度使,计划先攻下寿州,再直趋江都。张建封令部将贺兰元均、邵怡等驻守霍丘秋栅,成功阻遏了杜少诚。杜少诚转而南侵蕲、黄等州,又被江南西道节度使李皋部将伊慎所败。李希烈企图吞并两淮的企图破灭。不久后,德宗加授张建封为御史中丞、寿州团练使。
兴元元年(784年)十二月,朝廷为嘉赏张建封的忠诚,授他为濠、寿、庐三州都团练观察使,加兼御史大夫。张建封下令大规模修浚城池,又悉心抚绥百姓,远近之人都心悦诚服。自此之后,他的威望日隆。李希烈派悍将劲卒进攻寿州,与张建封相持许久,最终一无所获,只得退去。李希烈之乱被平定后,朝廷进升张建封的阶官封爵,赐封他的一个儿子为正员官。
徐州(治彭城,今江苏徐州)是江淮运输通道的咽喉要地,地理位置重要。自建中二年(781年)徐州刺史李洧举州脱离平卢军、归降朝廷后,徐州便因势单力薄而“贫困不能自存”,受到来自平卢军的巨大威胁。朝廷鉴于控扼徐州的重要性,早已打算派重臣镇守。贞元四年(788年),德宗合并徐、泗、濠三州,建置徐泗濠节度于此,命张建封接任徐州刺史,兼任御史大夫、徐泗濠节度、支度营田观察使(徐泗节度使)。
张建封就职后,事必躬亲,尽心创设军队。他性格宽厚,能容忍他人的过失,又能坚持依法处置,不随便枉法赦免罪人。张建封每次建言,忠义奋发,义形于色,既能使众人畏惧其威严,又能振奋士气。
贞元七年(791年),朝廷加授张建封为检校礼部尚书。
贞元十年(794年),张建封获封南阳县开国男。
贞元十二年(796年),加官检校尚书右仆射。
贞元十三年(797年),张建封入朝觐见,德宗特地在双日开启延英殿,召见应对,又令他上朝参见时入大夫班列,以示对他的宠遇。随后,德宗又赐给他名马、珍玩等。
张建封在长安时,闻知“宫市”的弊病,于是在觐见德宗时要求取消宫市。德宗虽未施行,但“颇深嘉纳”。
贞元十四年(798年)三月初三,德宗为欢庆上巳节,在曲江亭宴请宰臣及百官,特令张建封与宰相同座而食。张建封将要返回藩镇时,德宗亲自作诗送别。
自贞元元年(785年)以后,马燧、浑瑊、刘玄佐、李抱真、曲环等勋臣返镇,没有一个能得到德宗御制诗为其送行。德宗还令宦官携自己所用的马鞭赐给张建封,说:“因卿忠贞节义,如松柏岁寒不移,这支马鞭为朕长久所执用,故用以赐卿,以表彰卿之忠节。”张建封向德宗献诗一篇,以督促、勉励自己。
贞元十六年(800年),张建封病重,请求朝廷迅速派人接替自己。但新任徐泗行军司马韦夏卿尚未到任,张建封已于五月十三日(6月8日)在徐州病逝,享年六十六岁(一作六十五岁)。死后获赠司徒(一作司空)。博士林宝原拟谥号为“忠”,经博士崔韶建议,改谥为“襄”。
徐州是江淮漕运枢纽、军事要地,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张建封镇守徐州十余年,纪律严明,威望崇高,使徐州成为当时著名雄镇。
张建封礼贤下士,无论贤达与否,只要来到他的门下,均以礼相待。天下名士闻风向往,如归家一般迅速前来投奔。当时的著名文士如许孟容、韩愈等人,都曾担任他的幕僚。张建封自少喜好作文,慷慨负气。镇守徐州时,礼敬文士,当时著名的士人秦系、于良史、韩愈等都被他延请为幕客,张建封经常与他们互相唱和。
中唐文学家权德舆称张建封“歌诗特优……有仲宣(王粲)之气质,越石(刘琨)之清拔”,并举出他数篇代表作品的风格:《韩君别录》“辨古人心源,定是非于群疑之下”;《投元杜诸宰相书》“痛诋时病,以发舒愤懑”;他入朝觐见唐德宗时所作的《献朝天行》一篇,则“因喜气以摅肝膈”,“览其词者,见公之心焉”。
《新唐书·艺文志》载《张建封集》二百三十篇,已佚。《全唐诗》存诗2首,《全唐诗外编》补收2句 。
尚书裴宽解职西归,一日,船停泊靠岸时,见一人坐在树下,衣着寒酸。裴宽感到好奇,于是下船。一番交谈之后,裴宽大为惊奇,预料他日后必然不凡,便说道:“以你的才识,必然会显贵,为什么会贫穷呢?”将所乘之船以及船上的钱帛、奴婢都送给他。客人也不辞让,与裴宽交谈后便上船,并鞭挞骄横的奴婢。裴宽因而更加感到惊异。此人便是还未显达的张建封。
张建封镇守徐州时,任命李藩为巡官校书郎(负责执掌文籍的小官)。一天,衙门内来了一位新罗僧人,说是会为人看相,见了张建封之后言其不能做到宰相,张心中不快;又叫他看看别的大小官员,新罗僧看后说:“全都没有可做到宰相的。”张建封更加不快;因问:“我手下这么多幕宾僚属,难道没有一个可做到宰相的吗?”又问手下人说:“是否有漏掉的人?”查后回复:“有李巡官尚未看。”张便下令让李藩速来,时尚未进门,新罗僧已走下台阶相迎,并对张建封说:“这位巡官是纱笼中人,以后你也不及他。”张建封听后很是高兴,忙问“纱笼”一事,新罗僧说:“凡命里当为宰相者,冥司必暗以纱笼保护,恐为异物所伤,别的官员都没有。”至此印证了胡芦生与高员外的说法,后来李藩真的做了宰相。
崔膺是唐代才子,但他性情狂傲,张建封爱他的文采,接纳他为宾客,并随同自己去行营。睡到半夜,崔膺忽然大喊大叫,惊动了军营。士兵们都大怒,非要斩杀他吃肉不可,张建封将他藏起来。次日聚宴,监军在宴席上说:“我有件事与尚书你相约,一经约定你我都不能违背它。”张建封说:“可以。”监军说:“我要请一个人,请的就是崔膺。”张建封回答说:“可以按约定的办。”四处看了看,说:“我也要请一个人,请的也是崔膺。”宴席上的人都哈哈大笑。此后,崔膺才得免一死。
张建封担任徐泗濠节度使时,韩愈投到他的门下。张建封比韩愈年长许多,见韩愈一家生活无着落,二话不说,命人先安顿好韩愈的家人。
张建封喜爱击毬运动。这项运动原是军事演练的方式之一,运动时驾驭骏马,手持球杆,往来驰骋,左右盘旋,颇能展现骑手的勇健和灵活。张建封甚好此道,韩愈却认为击毬会使战马疲劳,发生意外时会伤人。同时,韩愈还发现,淮西节度使已不奉王命,大有反叛迹象,就劝张建封不要击毬疲马,要保持马的战斗力,他还写了一首《汴泗交流赠张仆射》呈给张建封,诗中最后两句,直接点题说当今国家正值多事之秋,忠臣不可多得,你张仆射的战马,不应跑在击毬场上,应奔驰在战场上杀敌。
对于张建封好击球,韩愈除了作这首诗以外,还写过《上张仆射谏击毬书》一文来讽劝。文章中极力陈说击毬的害处,说理明白透彻。
在明代沈自征的杂剧《鞭歌妓》,写张建封的穷困遭遇及高傲严正气概,大长儒士之志气。
《旧唐书·卷十三·本纪第十三》:(贞元十六年)五月……庚戌,韩全义与蔡贼将吴少诚战于溵水南,王师败绩。徐泗濠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徐州刺史张建封卒。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列传第九十》:张建封,字本立,兖州人。祖仁范,洪州南昌县令,贞元初赠郑州刺史。父玠,少豪侠,轻财重士。安禄山反,令伪将李庭伟率蕃兵胁下城邑,至鲁郡;太守韩择木具礼郊迎,置于邮馆。玠率乡豪张贵、孙邑、段绛等集兵将杀之。择木怯懦,大惧;唯员外司兵张孚然其计,遂杀庭伟并其党数十人,择木方遣使奏闻。择木、张孚俱受官赏,玠因游荡江南,不言其功。以建封贵,赠秘书监。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列传第九十》:建封少颇属文,好谈论,慷慨负气,以功名为己任。
《旧唐书·卷十·本纪第十》:(上元)二年……五月……李光弼来朝,进位太尉、兼侍中,充河南副元帅,都统河南、淮南、山南东道五道行营节度,镇临淮。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列传第九十》:宝应中,李光弼镇河南,时苏、常等州草贼,寇掠郡邑,代宗遣中使马日新与光弼将兵马同征讨之。建封乃见日新,自请说喻贼徒。日新从之,遂入虎窟、蒸里等贼营,以利害祸福喻之。一夕,贼党数千人并诣日新请降,遂悉放归田里。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列传第九十》:大历初,道州刺史裴虬荐建封于观察使韦之晋,辟为参谋,奏授左清道兵曹,不乐吏役而去。滑亳节度使令狐彰闻其名,辟之;彰既未曾朝觐,建封心不悦之,遂投刺于转运使刘晏,自述其志,不愿仕于彰也。晏奏试大理评事,勾当军务。岁余,复罢归。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列传第九十》:建封素与马燧友善,大历十年,燧为河阳三城镇遏使,辟为判官,奏授监察御史,赐绯鱼袋。李灵曜反于梁、宋间,与田悦掎角,同为叛逆,燧与李忠臣同讨平之,军务多咨于建封。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列传第九十》:及燧为河东节度使,复奏建封为判官,特拜侍御史。建中初,燧荐之于朝,杨炎将用为度支郎中,卢杞恶之,出为岳州刺史。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列传第九十》:时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乘破灭梁崇义之势,渐纵恣跋扈,寿州刺史崔昭数书疏往来。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奏之,上遽召宰相令选寿州刺史。卢杞本恶建封,是日苍黄,遂荐建封以代崔昭牧寿阳。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列传第九十》:李希烈称兵,寇陷汝州,擒李元平,击走胡德信、唐汉臣等,又摧破哥舒曜于襄城,连陷郑、汴等州,李勉弃城而遁。泾师内逆,驾幸奉天,贼锋益盛。淮南陈少游潜通希烈,寻称伪号,改元,遣将杨丰赍伪赦书二道,令送少游及建封。至寿州,建封缚杨丰徇于军中。适会中使自行在及使江南回者同至,建封集众对中使斩丰于通衢,封伪赦书送行在,远近震骇。陈少游闻之,既怒且惧。建封乃具奏少游与希烈往来事状。……车驾还京,陈少游忧愤而卒。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列传第九十》:希烈又伪署其党杜少诚为淮南节度使,令先平寿州,趣江都。建封令其将贺兰元均、邵怡等守霍丘秋栅。少诚竟不能侵轶,乃南掠蕲、黄等州,又为伊慎所挫衄。寻加建封兼御史中丞、本州团练使。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列传第九十》:兴元元年十二月,乃加兼御史大夫,充濠寿庐三州都团练观察使。于是大修缉城池,悉心绥抚,远近悦附,自是威望益重。李希烈选凶党精悍者率劲卒以攻建封,旷日持久,无所克获而去。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列传第九十》:及希烈平,进阶封,赐一子正员官。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列传第九十》:初,建中年,李洧以徐州归附。洧寻卒,其后高承宗父子、独孤华相继为刺史。为贼侵削,贫困不能自存;又咽喉要地,据江淮运路,朝廷思择重臣以镇者久之。贞元四年,以建封为徐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徐泗濠节度、支度营田观察使。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列传第九十》:既创置军伍,建封触事躬亲;性宽厚,容纳人过误,而按据纲纪,不妄曲法贷人。每言事,忠义感激,人皆畏悦。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列传第九十》:七年,进位检校礼部尚书。
《乾隆孟县志·司空张公墓志铭》:十年,加检校中郎、尚书、南阳县开国男。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列传第九十》:十二年,加检校右仆射。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列传第九十》:十四年春上巳,赐宰臣百僚宴于曲江亭,特令建封与宰相同座而食。贞元已后,藩帅入朝及还镇,如马燧、浑瑊、刘玄佐、李抱真、曲环之崇秩鸿勋,未有获御制诗以送者,建封将还镇,特赐诗曰:“牧守寄所重,才贤生为时。宣风自淮甸,授钺膺藩维。入觐展遐恋,临轩慰来思。忠诚在方寸,感激陈清词。报国尔所尚,恤人予是资。欢宴不尽怀,车马当还期。谷雨将应候,行春犹未迟。勿以千里遥,而云无已知。”又令高品中使赍常所执鞭以赐之,曰:“以卿忠贞节义,岁寒不移,此鞭朕久执用,故以赐卿,表卿忠节也。”建封又献诗一篇,以自警励。
《乾隆孟县志·司空张公墓志铭》:十六年夏,寝疾,抗表求解职,归东都就医,皇恩弗许。五月十三日庚戍,薨于镇,享龄六十有五。勅赠司空,郎官二人吊祭,赠物五百。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列传第九十》:十六年,遇疾,连上表请速除代,方用韦夏卿为徐泗行军司马。未至而建封卒,时年六十六,册赠司徒。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列传第九十》:建封在彭城十年,军州称理。复又礼贤下士,无贤不肖,游其门者,皆礼遇之,天下名士向风延颈,其往如归。贞元时,文人如许孟容、韩愈诸公,皆为之从事。
《幽闲鼓吹》:裴宽尚书罢郡西归,汴流中日晚维舟,见一人坐树下,衣服极弊。因命屈之与语,大奇之,遂为见知:“以君才识,必自当富贵,何贫也?”举船钱帛奴婢贶之。客亦不让所惠,语讫上船,奴婢偃蹇者鞭挞之。裴公益奇之。其人乃张徐州也。
《芙蓉镜寓言》:壶公曰:裴奇,张更奇。钱虏必缩颈矣。又曰:建封时未知名。
李适:①牧守寄所重,才贤生为时。宣风自淮甸,授钺膺藩维。入觐展遐恋,临轩慰来思。忠诚在方寸,感激陈情词。报国尔所尚,恤人予是资。欢宴不尽怀,车马当还期。谷雨将应候,行春犹未迟。勿以千里遥,而云无已知。(《送徐州张建封还镇》)②以卿忠贞节义,岁寒不移,此鞭朕久执用,故以赐卿,表卿忠节也。(《旧唐书》引)
韩愈:南阳公文章称天下,其所辟,实所谓闳辨通敏兼人之才者也。后之人苟未知南阳公之文章,吾请观于三君子;苟未知三君子之文章,吾请观于南阳公可知矣:蔚乎其相章,炳乎其相辉,志同而气合,鱼川泳而鸟云飞也。(《徐泗豪三州节度掌书记厅石记》)
柳宗元:慷慨张徐州,朱邸扬前旌。(《韦道安》)
权德舆:赞勋伐,表丘陇,铭器叙事,放言旨理。皆与作者方驾。而歌诗特优,有仲宣之气质,越石之清拔,如云涛溟涨。浩漾无际,而天琛夜光,往往在焉。其入觐也,献《朝天行》一篇,因喜气以摅肝膈。览其词者见公之心焉。其还镇也,德宗皇帝纾天文以送别,湛恩异伦,辉动中朝。至于内庭锡宴,君唱臣和,皆酌六义之英,而为一时之盛。(《徐泗濠节度使赠司徒张公文集序》)
李漼:贞元初,张建封以威名宠任,特贴濠、泗两州。(《降徐州为团练使敕》)
刘昫:①建封在彭城十年,军州称理。复又礼贤下士,无贤不肖,游其门者,皆礼遇之,天下名士向风延颈,其往如归。贞元时,文人如许孟容、韩愈诸公,皆为之从事。(《旧唐书》)②韦南康、张徐州,慷慨下位之中,横身丧乱之际,力扶衰运,气激壮图,义风凛凛,耸动群丑,舂盗之喉,折贼之角,可谓忠矣!而韦公季年,惑贼辟之奸说,欲兼巴、益,则志未可量。徐州请觐,颇有规谏之言,所谓以道匡君,能以功名始终者。卢载初喻少诚,还地券,君子哉!三子之贤,不可多得。(《旧唐书》)③南康英壮,力匡交丧。张侯义烈,志平乱象。见危能振,蹈利无谤。韦德不周,张心可亮。(《旧唐书》)
宋祁:①治徐凡十年,躬于所事,一军大治。善容人过,至健黠亦未尝曲法假之。其言忠义感激,故下皆畏悦。性乐士,贤不肖游其门者礼必均,故其往如归。许孟容、韩愈皆奏署幕府,有文章传于时。(《新唐书》)②皋、建封、弘本诸生,震兴田亩间,未有以异人,及投隙龙骧,皆为国梁楹,光奋一时。使不遭遇,与庸夫汩汩并胔而腐可也。(《新唐书》)
宋祁:①治徐凡十年,躬于所事,一军大治。善容人过,至健黠亦未尝曲法假之。其言忠义感激,故下皆畏悦。性乐士,贤不肖游其门者礼必均,故其往如归。许孟容、韩愈皆奏署幕府,有文章传于时。(《新唐书》)②皋、建封、弘本诸生,震兴田亩间,未有以异人,及投隙龙骧,皆为国梁楹,光奋一时。使不遭遇,与庸夫汩汩并胔而腐可也。(《新唐书》)
沈作喆:建封居然受之,若所素有,略无愧谢之色,尤为雄伟,其器度可想见也。(《寓简》)
金维宁:德宗朝为节度使,镇徐泗四十余年(此处或有误),民安盗息。夫宽(裴宽)之识建封,犹田仲良之识刘秉忠也,而建封之得韩愈、李藩又与左雄之得陈蕃、李膺后先媲美。(《垂世芳型》)
李慈铭:夫自来贤杰,孰不兴于卑微,而子京独有感于之数公者,以唐代重进士制科,数公皆书生不由科第,因时自奋,为中兴名臣,身备将相,以福寿终,故特有慨于科目之限人。使当日者,南康无楚琳之难,徐州无希烈之衅,许国无其舅刘玄佐之凭藉,即得一官,亦浮湛僚裨间耳……故国家屯蹇之际,诚志士屈抑自信之时也,要不能不阶尺寸,白为风云。如韦以陇州,张以马燧之荐,严以韦稹之治状,韩以外家,否则山泽终槁,若数公者,正未可凄指矣。呜呼,可感也夫!(《越缦堂读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