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创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美】斯蒂芬·金——读书笔记

2023-03-06 00:59 作者:布莱克书店终生会员  | 我要投稿

一、金先生论写作

🔸Never is a long word—不可轻言“决不”或“永不”。


二、序言

🔸《风格的要素》威廉·斯特伦克/E·B`怀特


🔸写事人为,编在圣手。


三、简历:

🔸我不认为作家可以造就。

→我相信许多人都至少具备一定的写作或者讲故事的天分,这种天分可以得到加强和锻炼。


🔸这是一个断断续续的成长历程,雄心、欲望、运气、还有一点天分,都起到了作用。别费心琢磨字里行间是否另有深意,不用找什么直线捷径。这里什么线都没有——只有些快照,多半还对焦不准。

🔸人生信条:第一次骗我是你不好,第二次上当是我活该,你第三次骗我,咱俩都不是东西。


🔸我仿佛被领进了一幢大房子,房子里面全是一扇一扇关闭的门,而我喜欢哪一间,就随便打开哪一间。我想,一个人一辈子都打不完这大房子里的门(我到现在也没改变过想法)。


🔸世上没有点子仓库,没有故事中心,没有畅销书藏宝岛;好故事点子真的来自乌有乡,凭空朝你而来:两个之前毫不相干的主意碰到一起,青天白日里就产生出新东西。你的工作并不是找到这些主意,而是在它们出现时,能够认出它们。


🔸我才不要甜蜜蜜,不要积极向上,不要白雪公主和七个见鬼的小矮人呢。十三岁的我想要吞掉整个城市的怪兽,大海里冒出来的能把冲浪者吃掉的放射活性僵尸,还有穿黑色胸衣,看上去像低贱女流氓的姑娘。


🔸你为什么要浪费自己的天分呢?

→我想,我直到40岁才想明白,几乎每一个哪怕只出版过一行字的小说家或者诗人都曾经被人指责,被人说他或者她是在浪费上帝赋予的天分。

-我总能听到希勒斯小姐(作者的老师)在问,我为什么要浪费自己的天分,为什么要浪费时间,为什么要写这种垃圾。


🔸高中生活哪样不糟糕呢?你陷在其中,就像被锁在蒸汽浴室的人质。

——表达真生动,窒息感瞬间袭来。


🔸写作时要关上门,改稿时要敞开门。

→你开始写东西时为自己,往后东西就要出门见人了。你一旦有了个故事,把它写好——总之尽力把它写好——它成形之后,就属于所有想要看故事的人。

——你的故事写完之后,应当属于每一个读者。所以能做的只有,尽力写好,然后把评论的权利交给别人。记住,他们只是在谈小说,而不是谈你这个人,所以不要为小说评论而介怀,你的人生还有无数本其他作品。


🔸作家为什么就不可以即发神经又保持理智呢?

→她理解自己的诗。她明确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也把大多数想法说了出来。


🔸写作是一种孤独的工作。有人相信对你对你至关重要。他们不需要发表演讲,只要信任你就够了。


🔸仅仅因为创作困难,不论是感情上的原因,还是因为想象力缺乏,就中途放弃一步作品,这样的做法不可取。人有时候就得硬着头皮上,哪怕力不从心,仿佛坐着铲屎,使不上劲。因为你干出来的活会可能还不错。


🔸我很快乐。全世界都在看着我犯浑,可我是个快乐的混账,而且人人都爱我。

——真可爱啊。要爱,就爱全部,连同负面情绪一起接受,只想改变对方,撑死叫定制理想化伴侣,凭什么?


🔸我毕竟是《闪灵》的作者,虽然我一直没有意识到(直到那天夜里)我写的正是自己。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你如果不想一醉方休,干嘛不要杯可乐呢?


🔸我不能开口求救。我们家的为人处世之道不允许。在我们家,你遇到麻烦就猛抽烟,打翻了果冻就在果冻上跳舞,自力更生不求人。


🔸四名作者对认为“创作活动跟精神药物、酒精有必然联系”形成有责任:海明威、菲茨杰拉德、舍伍德·安德森、迪伦·托马斯。

→他们酗酒不是因为从事创作、隔绝世外,或者道德感不够坚强,是因为酗酒者停不下来。

→我们对着水槽呕吐时,丑态无甚差别。


🔸我现在就坐在屋檐下,一个五十三岁的男人,眼睛不好,一条腿跛了,没有宿醉。我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尽力把这件事做好。我回看了我告诉你的一切,也回看更多我没写出的往事。我下面要尽我所能,把我的工作讲给你听。正如我之前许诺,我不会讲太多。

→把你的书桌摆到屋角,你每次做下去开始写作时,都要提醒自己为什么不把书桌摆放到房屋正中。生活并非艺术创作的支撑,反之才对

——艺术创作是生活的支撑。


1、写作是什么?

🔸书籍是一种随身携带的法器。

→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需要暂时逃离。

-我如果必须得在炼狱里受过一阵煎熬,然后才能进天堂或者下地狱,我想炼狱里只要有间能借到书的图生日,我就没问题。


🔸我们跨越时间和空间,才能完成这次精神交流。这其实不是个问题。我们如果能够阅读狄更斯、莎士比亚,以及希罗多德,我认为我们也能够跨越从一九九七到二000年这么点距离。


🔸你可以怀着各种不同的情绪开始写作,也许是紧张不安,兴奋不已,满怀希望,或充满绝望——为自己永远无法把内心和头脑中的东西全部写到纸上而绝望。你动手写作时可能双手紧握,目光如炬,准备迎头痛击,报仇雪恨。你动手写作,可能是为了让某个姑娘答应嫁给你。你写作,也有可能是像以此改变世界。为了什么写作都可以,但不要轻易开始。让我再说一遍:决不能轻易开始在一张白纸上写作

→这是写作,要命的写作。


四、工具箱

🔸你为了尽最大努力写作,有必要建造自己的工具箱,然后增强肌肉力量,才有力气才能把箱子带在身边。

-不必再面对艰难任务时感到气馁,而是一把抓过适用工具,立即投入工作。

→工具箱层数太多就会太大,无法随身携带,就没用了。

→建议你把每样工具往工具箱里收时再检查一遍。让每一件都灵活使用,提醒自己它的功能何在。

→常用的工具放在上面。

第一层:

(1)词汇(写作基本素材)

用你想到的第一个词,只要这个生动且适宜即可。

→词汇只代表某个意思;写作水平再高的作者,也经常无法表达出全部的意思。即使如此,看在上帝的份上,你为何还要退而求其次,不说你自己真正想表达的意思,而用个近义词呢?

→选词时考虑礼貌、适宜没什么问题。

(2)语法(名词+动词)

-《英语语法与写作》

→动词两种语态:主动/被动

-主语只是任由事件发生,应该尽量避免被动

把意思分在两个句子里,变得更容易理解了。

-若没有忠实的读者,你将只是个冲着虚空絮絮叨叨的声音而已。

-《风格的要素》“读者就像在沼泽里挣扎,任何试图用英语写作的人都有责任尽快将沼泽抽干,将读者救到平地上,或者至少扔给他一根绳索。”

(3)副词不是你的朋友

-他用力地关上门/他摔上门。

→只有在极其罕见、特殊的情况下,才能用副词修饰说“某人说”。

→界定对话最好的方式就是“某某说”。

-拉力·麦克穆特里,界定对话的圣人。

-作者放下恐惧和造作才能写出好作品。造作是心怀恐惧的表现。

第二层:

(1)把重要的东西放在后面。

-用一把大锤,他杀死了弗兰克/他用一把大锤杀死了弗兰克。

(2)段落

说明文的段落应该简洁。以概括性句子起头,接下去解释或阐述第一句的内容。

→段落是如何自然形成的:故事的转折和节奏决定段落的起承转合。

→小说存在的意义不是创作语法精准的语言,而是创造让读者开心的好故事……尽量让读者忘记他是在读故事。

-写作是一种引诱,好的谈话是引诱的一部分。

-长和重不是好故事的标志。

-词语连缀成句,句子连缀成段,段落的节奏有时加快,段落呼吸起来。

→最基本的技巧有时能创造出大大出乎我们意料的东西。


五、论写作

🔸缪斯确实存在,但他绝不会飘到你的房间然后把创作的仙尘萨满你的打字机或是电脑。他住在地下,是个地下室住客。你得降到他的位置,以后还得给他装修出个房间居住。你必须亲自完成这些苦差事,换句话说,这位缪斯会坐在一旁,抽着雪茄,欣赏他的保龄球奖杯,假装完全无视你的存在。你认为这公平吗?我觉得这很不公平。缪斯这家伙看起来可能不咋地,可能也不大好说话(我的缪斯不当班时,经常只给我几声不耐烦的哼哼)。但他有灵感,你就该辛苦干活,点灯熬油,因为这个抽雪茄。长小翅膀的家伙又一袋子魔法。那里面的东西足以改变你的人生。

相信我,我知道的。


🔸如果你想成为作家,必须做到两件事:多读、多写

→你读的每一本书都对你有益,写的不好的书比好书会带给你更多教益。

-好作品教人风格、优雅叙事、情节发展、丰满可信的人物创作,还有实事求是的人物态度。

·一个好故事加上好文笔,能让人读到血脉偾张,仿佛被击倒在地。这是任何一个作家经受锻造的必由之路。除非曾被好作品震倒,否则决不可能希望自己的作品也有如此力量,将读者震撼。

·我们阅读也是为了拿自己和好作家以及伟大作家的作品做个对比,对自己能做到哪一步心里有个数。我们阅读还是为了体验不同的写作风格。

·糅合不同风格,是你形成个人风格之前的必经阶段,但糅杂不是凭空发生的。你必须广泛阅读,同时不断精炼,并且重新定义自己的作品。

→阅读会持续告诉你,前人 做过什么,没做过什么,什么是陈词滥调,什么会令人耳目一新,怎么写算是言之有物或者死气沉沉。你读得越多,下笔或者敲击键盘才越不会显得像个傻瓜。


🔸如果你期望成为成功的作家,不要计较文明社会和它对你的期许,不要在乎粗鲁失礼。


🔸你如果不能乐在其中,就不能成器。

→天赋使得练习这回事完全失去了意义;你如果发现自己在这件事上天赋异禀,会主动去做这件事,直到手指留学,眼睛都到从脑袋里掉出来。即使没有人听你演奏(或者读你写的东西,看你的表演),你每次出手也都是一场炫技,因为你感受到了作为创作者的快乐或狂喜。

-每天4-6小时,天天如此——就不会显得太艰苦。


🔸安东尼·特罗洛普《你能原谅她吗?》

特罗洛普一生勤奋写作,每日清晨五点起床,五点半伏案修改前一天写下的文稿,六点开始创作,案头放一手表,规定每一刻钟必定写出二百五十字直写到九点半,吃过早饭就去上班,即使在出差或旅行途中,他也严格遵守这一写作规定,因此他一生写了四十七部长篇小说,再加短篇小说、游记(《萨克雷传》和《西塞罗传》等,多达七十余种卷帙浩繁的著作。

→上帝赋予你一件力所能及的工作,看在上帝的份上,干嘛不做呢?


🔸所有书都该在三个月内完成初稿。


🔸地方不妨简陋(或许简陋更好,我想问此前对此已有暗示),但有一样东西必不可少:一扇你甘心关上的门。你关门,等于是以你的方式告诉世界,也告诉自己,你言出必行:你已做下要写作的严肃承诺,一诺千金,说到做到。

→起初可以把目标定的低一点,我建议每天一千单词。

→你写作时是在创造自己的世界。

你的工作就是保证让缪斯直到,每天九点到中午,或者七点到三点,你都在。她如果真的看到你这么做,我向你保证,他迟早现身,咬着雪茄,施展魔法。


🔸写小说是为了布一张虚构故事的大网,从中捕捉真理,而不是为了求财犯下文学欺诈的罪。


🔸读者想要一个好故事,这个可以在他坐飞机的时候一下子抓住他,吸引他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我想,读者如果认同书中人物以及他们的行为、环境和语言,上述现象就会发现。读者听到他自己生活和信念的强烈回应,就会更喜欢这个故事。我得说这种联想不是预先设计所能达到的效果,没有谁能够像赛马场探子刺探情报那样,估算图书市场,并凭此获利丰厚。


🔸喜欢什么就些什么,注入真实生活,结合自己对生活、友谊、爱情、性爱以及工作的了解,让作品与众不同。

→用知识充实小说不等于长篇大论讲述知识。


🔸读者享受主人公使劲浑身解数从困境中挣脱出来的过程。


🔸我不信任情节构思:

①真实生活多半是未经构思的。

→作者的职责就是为它们出现提供空间(把故事写出来)。

②情节构思和真正创作的自发性是互不相容的。

→故事是地下的化石,作者用工具箱里的工具把它们挖掘出来。

-把人物放到困境中,然后观察他们如何竭力脱身,接着把它写下来。

→每个故事都会走到个结局,管它结在哪儿呢。

→情节如果足够强,就会让情节设计完全失去意义。

有趣的情景可以用“如果”问题呈现

-如果吸血鬼入侵到某个小镇,会发生什么?

-如果母子被有狂犬病的狗追,被困在抛锚的车里,会发生什么?


🔸如何描写是个问题,描写多少才合适也是个问题。阅读会回答你多少问题的答案,而你只有通过打量的写作练习,才能学会如何描述场景。只能在实践中学习这种技巧。

→成功作者:将场景付诸语言,描绘出来,让读者身临其境。

→分清主次,你最重要的事情是讲故事。

现场感和典型特征,比外貌描写更容易让读者身临其境。

-好的描写只需要几个精选的细节,它们足以代表其他一切。

→好的描写始于清晰可见,终于落笔清晰,意象清晰,词汇简单。


🔸作者第一任务:推动故事发展

→不能因为某段写得好就保留下来。别人付钱不是为了看你自我陶醉。

比喻、隐喻等是小说带给人的主要乐趣,对读者和作者都是。


🔸他人可以从你的话语中观察到你的性情为人,你作为讲话者却对此毫无知觉。


🔸想让对话传达真实感,让读者产生共鸣,就必须说实话。

→留心周围真实人物的行为举止,然后把所见如实写出来。

→真实生活中没有所谓“坏人” ,“最好的朋友”,“有一颗金子般真心的妓女”。现实中,人人都自认为自己是主角,是主要人物、大块奶酪。宝贝,摄像机拍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你如果有天能把这一真相带入生活,可能会发现塑造出彩人物并不容易,但你也不会写出那些单调肤浅的傻瓜。


🔸人物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完全取决于我在这个过程中对人物有何发现。


🔸如果你坚持写作,会发现你塑造的每个角色里都有你的一部分。


🔸讲故事要素:实践是无价之宝,坦诚必不可少。

→只要对你的写作质量有提高,又不妨碍你故事的东西,就该为你所用。


🔸好小说从故事开始,发展出主题。


🔸改稿:改两稿,加一遍润色。

→关起门来写第一稿给自己,敞开门写二稿给读者。

-写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可能是件孤独而艰难的工作,好像乘坐浴缸穿越大西洋,你很多时候会产生自我怀疑。如果写得快些,将脑海里的故事原样倒在纸上,只有在核对人物名字以及他们的背景故事的时候才回头看前面,就可以保持最初的热气,超越那种随时可能袭上心头的自我怀疑之感。

→你的书要休息多久?最短6个星期。

-重读手稿,头脑放在最上一层的注意力集中在故事本身,以及工作箱里的那些事物:去掉指代不清的代词,尽量删掉副词。、

→我想要的是共鸣,希望忠实的读者合上书本,将书放回书架上以后,这共鸣还能留在他脑海(以及心中)回荡片刻。

-我想知道自己到底表达什么意义。我在写二稿的过程中,会增加场景和事件,以加强这种意义,还要删去一些旁枝别蔓。


🔸我们把你首先想给其看你作品的人称作理想读者。她将一直待在你的书房里:你打开门,重新面对世界,让现实之光照在你梦想的泡沫上,她将出现;而在你关起门来写第一稿的那些时而困扰时而兴奋的日子里,她也无形地陪在你身边。

→你的理想读者读你的开篇第一句话之前,你就已经为她调整了你的故事。


🔸你可以通过理想读者检测小说的节奏是否适宜,你对故事的处理是否得当。

→节奏是你叙事的速度。

-删除枯燥部分以加快速度(kill you love)。


🔸二稿=一稿×90%


🔸读者对于将要发生的事情的兴趣,远远大于已经发生的事。


🔸背景故事:

①人人都有过去;

②大多很无聊,保留有趣部分。


🔸工作压力越大,从“我想写”变成“我必须写”——工作越有可能出现问题。


🔸你真的需要得到许可,拿到通行证才可以写作吗?你难道需要有人给你做个牌子,上头写着“作家”,才能相信自己真的是作家吗?


🔸信心在这本书的实际写作过程中是一种极为紧缺的商品,我最不缺的就是身体上的痛楚和自我怀疑。


🔸我图的事我能沉醉其中的那种乐趣,为的是纯粹的乐趣。你如果是为了快乐而做事,就可以永远做下去。

→写作对我来说,好比是一种坚持信念的行动,是对绝望的挑衅和反抗

→写作不是人生,但我认为它有时候是一条重回人生的路径


六、论生活:附录

🔸写作令我快乐,因为我就是为此而生的。

→写作是为了让读你书的人生活更丰富,也让你的人生更丰富,是为了站起来,好起来,走出来。快乐起来,好吗?快乐起来。

→你可以写,你该去写,而且你如果足够勇敢,已经开始写了,就要坚持写下去。写作,跟其他艺术创作一样,是神奇的生命之水。这水免费,所以畅饮吧。

干杯,再满上。


七、续篇:

1、关门写作,开门改稿

🔸大多数的修改都是删节,为了加快故事节奏。


2、书目

3、补充再补充

《创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美】斯蒂芬·金——读书笔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