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细胞一周资讯:我国细胞和基因治疗市场规模将达25.9亿美元

北京经开区发布关于促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促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三个政策措施的通知,共印发3份文件,分别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促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促进高端医疗装备智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促进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将经开区着力打造成为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聚集区,加快建设全球"新药智造"产业高地。
北京经开区管理委员会
人民日报发文评细胞产业发展:人民日报发布了《细胞治疗产业发展潜力大》一文。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细胞治疗在众多疾病特别是癌症、遗传疾病、传染病的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效果。近年来,在技术、政策、市场等驱动下,我国细胞治疗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有望成为生物医药领域极具潜力的新赛道。细胞疗法的出现,为一些传统疗法无效、难治的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人民日报
我国细胞和基因治疗市场规模将达25.9亿美元:据2021年《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CGT)产业发展白皮书》预测,2025年中国CGT市场规模将达25.9亿美元,2020到2025年中国CGT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276%。站在这条全新赛道的“风口”上,细胞治疗上下游企业在迎来自身发展黄金期的同时,还将加速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向这一产业进一步汇聚。
新民晚报
CAR-T免疫细胞治疗机构获2亿美元融资:生物技术公司CARGO Therapeutics 宣布完成2亿美元超额认购的A轮融资。融资所得将用于推进CARGO的自体CD22 CAR-T细胞治疗候选药物CRG-022,通过一项用于CD19 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R/R)的大B细胞淋巴瘤(LBCL)患者的关键多中心II期试验。CARGO还打算推进其专有平台技术和发现阶段项目,为有高度未满足需求的癌症患者提供更好的选择。
医药魔方Pro
国际在研帕金森干细胞疗法实施首位患者移植:2月13日,在瑞典Skåne 大学医院,一名帕金森患者接受了干细胞来源的神经细胞移植。该产品由隆德大学开发,目前正在患者身上进行首次测试。移植产物是由胚胎干细胞产生的,其功能是替代帕金森大脑中丢失的多巴胺神经细胞。这名患者是8名帕金森氏症患者中第一个接受移植的患者。
生物通
新研究发现新的水凝胶维持干细胞存活:脑损伤的干细胞治疗一个关键是待治疗部位缺少血液输送氧气维持移植细胞代谢。墨尔本大学开发了一种添加血红蛋白的水凝胶能够让干细胞存活足够长的时间维持恰好的氧水平,动物实验表明新凝胶能显著提高小鼠的脑损伤部位的移植干细胞生存分化。文章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这一概念验证突破解决了干细胞研究人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让干细胞存活足够长的时间,使它们能够在被注入身体受损部位后能分化生成新组织所需的细胞。
生物通
细胞治疗心力衰竭迄今为止最大的临床试验结果公布:科学家今天宣布了迄今为止最大的细胞治疗试验结果,该试验针对的是由于射血分数低而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这种疗法通过提高心脏的泵血能力(通过射血分数来衡量),降低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风险,对患者有益,尤其是对那些有高度炎症的患者。此外,在接受细胞治疗的患者中,心血管死亡的减少也发现了一个强烈的信号。该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
AA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