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JC(Malody Non-Jack Cup)Staff赛事后日谈

首先庆贺MNJC2021在各位选手的配合下完美落幕!(虽然在总决赛的时候哈喇子@Renge进行了一波华丽丽的无丝分裂,成功使得赛事裁判一人裂作两个,前手一个叠杯表演赛,后手一个无叠杯决赛,好耶~)MNJC2021也同时是在2021年春节来临之前的最后一场比赛,也算是为我们农历意义上的2020年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首先感谢各位选手以及赛事Staff兼王牌工具人兼裁判@Renge的配合~


我先乱说点

其实说句实话,MNJC是我第一次认真去策划的一场比赛。MNJC的灵感来源其实相当的简单,就是一句话的问题——“都有叠叠杯了,改天来个切切杯乱乱杯如何?”。我当时翻到这条评论,啪的一下就不困了,好你个xx不讲武德竟然只让我们打叠,我今天就要武德拉满,都别给我打叠了!——于是MNJC的想法就诞生了。
其实一开始说到办比赛还是感觉可能手头有点紧,结果叠杯莫名其妙的靠三小时叠王体验卡以及强劲的运气拿下冠军,瞬间我手头就不紧了~(其实还是自己要倒贴不少进去)当然预算只是其中一方面,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赛事的策划和安排。当然由于Malody社区运营方面有一个非常强力的支持,使得举办赛事的个人不用担心赛事过程中的安排(哈喇子:为什么又双叒叕是我),这包括但不限于赛事流程图的制作,以及图池发布和通知选手,调查选手空闲时间并安排比赛,以及裁定比赛选手的成绩和胜负,制作选手高光时刻等等(但是实际上赛事后期部分图池是由我个人亲自发布,然而就算这样还是能累吐哈喇子)(哈喇子@Renge:淦!)然而就算以上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都不用你去管,实际上举办一场比赛需要考虑的东西仍旧足够让你脑壳炸裂了。赛制策划,图池安排,难度设计,赛程安排,赛事规则和标准,一些异常情况的处理,赛事举办时间的安排,以上一系列安排全都交给哈喇子的话那比赛还真就不是你办的了(哈喇子:接代办比赛了——不对我接个piko锤子啊不是你们要办比赛吗啥时候成我办的了!!)。所以总体上这些还是要自己安排的,当然一般的个人赛赛制都是单败淘汰,选手能否拿到较好的名次,一半看水平,一半看分组,像我这种分组带师永远都是天崩开局,地狱分组,对这种单败分组表示深恶痛绝,于是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决定了MNJC采用双败淘汰制。

赛制意图和设计思路

实际上在Malody个人赛设置双败淘汰法,至少到现在为止应该也是Malody比赛中第一次出现这样的个人赛双败体制。但是其实我的本意是——不想让底力优秀的选手在前期因为准度不行而被淘汰,从而让进入总决赛的选手往往都是准度较高,但是难度水平可能极差很大,然而底力高但是前期判定稍弱的选手很容易无缘后面的比赛,导致“有实力但是无处发挥”。想解决这个问题,如果直接从图池安排上解决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对于同一份图池,想要兼顾这两类选手可以说是不太可能。那么安排判定强度呢?判定强度低,那么会使得判定好的选手在开局便具有一个先天劣势,因为判定区的增加会在成绩上一定程度的降低判定能力对于选手之间的竞争所造成的影响,这对于判定玩家来讲也并非有利。所以综合考虑之后,我认为如果想要兼顾判定和底力,仅仅依靠当前已有的常规赛制实在是难以实现,胜败者组如果想要在不同的组别选拔不同类型的选手,那么就应该采用有区分性的标准。
所以我在想,是否存在一种赛制能够既不让判定好的选手难堪,而又保证不会过早淘汰一些底力极强的选手。根据这一思路我设计了特殊的双败淘汰赛制,使得胜败者组无论从判定还是图池上都有较大的区别。胜者组保持正常的赛事安排,难度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而败者组则是从一开始就把难度区间整体拉高,并相对于胜者组降低判定强度从而弱化判定对于选手的影响。然后用分数和acc轮番淘汰的方式来淘汰掉纯压分或纯压acc的选手,使得晋级选手尽可能的保证底力强且均衡。此外胜者组的判定强度从设计之初的C判改为D判,不同于往常的C判底力大战和E判纯判定大战,D判的选择可谓高不成低不就,但是这也就对选手判定和底力的综合能力提出了一项不小的挑战,也就是说胜者组需要综合能力足够强,然而前期因为曲目难度低,形成判定大战的情况不可避免,这时候使用败者组方式就可以有效的使得判定不行但底力足够的玩家有机会进入八强
曾经废弃的赛制是原赛制基础上,败者组不限制判定的使用,然而淘汰模式不发生变化,这一想法看似有趣,但是这会让比赛的胜负更加取决于选手的策略选择,完全违背了比赛初衷,于是这个赛制在诞生之后,过了一天的冷却一回头看就被彻底淘汰。
办无叠杯有一个问题,如果选手使用叠力糊出来优势会怎么办?所以我严格限制了所有曲目的选曲情况,保证纯对拍的选手在C判和D判均不会拿到很高很有竞争力的成绩。虽然测试量很大且具有主观性,不过从整体上看,的确是有起到效果的。
这次比赛也算是一次对于赛制和比赛方式的创新思路的实践,从比赛的最终进行情况上来看还是比较成功的,不过显然的,因为这个思路让staff哈喇子同志差点口吐白沫就是了(笑)。


个人作为staff的一些感受

很关键的一点是这其实是我第一次举办的比赛,头一次感受到逼命般的图池写作和设计难度,这也是我第一次这么大规模的征集国内谱师的作品,也是我第一次接收到这么多谱师的这么多很好的作品。虽然有些谱子作为比赛谱可能本身有一些问题,但是我在试图包括仔细分析谱师这张谱的好坏之时已经能够感受到参加投稿的谱师都是很用心的在制作谱面,自然谱面的整体质量也是相当不错。能够看到很多很有表现力,很有特色的note摆法,当然也能从中学习到一些表现曲目的技巧,同时也能看到一些noter的失误和缺陷,虽然它们有时并不紧要,但是作为一个学习的参考来讲整体收获还是很大的。
图池的选曲来讲,我个人认为除了SemiFinal的选图因为赶工有很大的问题,导致Semifinal整份图池至少有三张的选曲是缺乏斟酌和考虑的,其余图池的谱面选择问题都相对而言不大,比赛群里也已经发出了所有的图池包括每一轮的所有Secret map,可以考虑自己下载一下体验体验~所有的谱包几乎都是本人一手制作,整场比赛的图池中的所有谱面,无论什么类型,不管是常规还是secret map都至少我本人测试过两次,除了Semifinal。这也是为数不多的比较严重的图池选曲失误。
Tiebreaker其实有三张是临时赶工的,forget-me-not是我放假后临时赶出来的Tiebreaker,然后Final和Grand Final只是因为我假期太过于沉迷菟以及hypixel和失落城堡等游戏忘记了做图这件事,然后想起来的时候感觉自己一个人可能赶工不能出好效果,那就尽可能的保证谱面质量,采用了和投稿总得分排名第二的hylotl一块合作的形式出现。没想到整体的风格叠加起来效果还不错,合作的割裂感并不强烈,可以算是比较成功了~(后期会分享这两张合作谱面的)
赛制设计包括赛制图可能实在是比较难理解,整个流程的专栏没看过三遍根本看不懂,然而这实际上语言已经经过四次通俗化了……所以staff两人(我和哈喇子)商量到最后决定采用——在每一轮前,单独告诉每一个分区的选手,他们要打的图池,以及赛制情况和他们的对手,对于SD area的选手,我们直接告诉他们你们的对手是谁,要怎么打,要求为什么,然后在赛前设计好的时间发布图池进行比赛。这样做直接让参赛选手不需要了解整个比赛进程,只需要按照指令便可完成比赛,我想这样的做法虽然麻烦,但是对于一些情况比较复杂的比赛,可以给其他的staff提供一些参考方案。
整体上个人对比赛的举办情况也是比较满意,staff的工作呢,其实累并快乐着(看你们那么全力打真的爽,比自己上舒服多了真的),虽然我大半个寒假没了,但是总体还是很爽(就喜欢看你们初见翻车啦~)
比赛整体竟然没有出现太大的插曲和失误是我预想之外的,本以为第一场比赛可能会办的很艰难,尤其是这样全新的赛制以及首次在个人赛中使用双败淘汰,甚至于Grand Final的两轮比赛采用不同的比赛规则(虽然UZIG直接秒了xxy就没第二轮了,有啥好说的呢),但是整体竟然出乎意料的顺利~ 可能是我队友太强了.png
奖品嘛~一会再说。


奖品发放

本来原定计划是8+4共发放12块奖牌。但是按照赛事常规,一场比赛一个选手获得多个同类奖牌已经严重缺乏其合理性,虽然我的本意是想这么做,但是按照MKWC等其他大型比赛的赛事惯例来看,这显然不太合理,于是我们最终决定给1-4名额外发放部分神秘奖品,以替代其额外奖牌。
于是总体奖品内容如下:
第一名:海量周边+限定周边*2+金牌
第二名:少量周边+限定周边*1+银牌
第三名:普通周边+铜牌
第四名:普通周边+铜(gou)牌
第5-8名:普通奖牌
杀穿SD area的额外奖励:限定周边*1
Noter第一第二奖励:奖牌+限定周边+少量周边。
Staff:纪念牌*1(自己掏钱.jpg)
奖品大约会在3月初到货~请各位选手敬请期待~
哎,一个红包没了~

就到这了~
啥?还没看够?
放个gif给你们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