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袁隆平

2023-09-09 14:57 作者:政哥SecX  | 我要投稿

从1964年到1969年,袁隆平先后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的试验,但结果均达不到100%保持不育,理想的不育系培育进展不大。袁隆平苦思问题所在,他发现,这些年试验的材料,都是国内各地的栽培稻。那如果拉开亲缘距离,寻找野生稻呢?此时,袁隆平调到了湖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每年秋冬季前往海南南繁基地。1970年,海南本地的农场技术员冯克珊带着袁隆平的学生李必湖在一个长满野生水稻的水坑沼泽中发现了一棵“异常”株——那棵野生稻贴着地面生长,拥有败育的花粉。袁隆平将其命名为“野败”。只是他也没想到,一件偶然发生的小概率事件,竟打开了杂交稻研究的突破口。第二年,袁隆平惊喜地发现,“野败”竟然能将雄性不育保持下去。1972年,团队又种了几万株,全是雄性不育株。袁隆平终于看到了曙光。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南优1号”,并分别在湖南、广西试种。次年,喜讯频传,平均亩产超过500公斤。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在生产上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

袁隆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