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考过中级会计的思考

2022-12-07 22:52 作者:桂言叶m  | 我要投稿

1、我的成绩:会计实务81分(良好)财务管理62(合格)  经济法66分(合格,但视同优秀)

2、复习时间:6天,但是除了经济法,其他有注册会计师备考经验顺带考的的科目

3、怎么复习:因为顺带过注册会计师,后6天主要是刷试卷,掌握题目的知识点和分录。当然经济法在8月初听了5天的课程(2倍速,速听),平均每天复习时间5小时,最后一天9月3日周六几乎12个小时也是有了

4、难度:肯定有,虽然大部分只用一个分录或者一个算式可以解决题目,但是内容多而且有主观题,丝毫不简单。但是如果备考过注会,再去复习中级就会感觉中级简单的太多了

5、最难的科目:个人认为复习时最难得科目还是中级会计实务,但是中级财管这次9月4日考试时考的特别不好受。

6、个人的思考与忠告:(算是中级会计重要的通则)

(1)中级会计还是有难度的,不要轻视它。尤其是考一年三门的时候更不要轻视。毕竟是中级,不要轻视,轻视会很惨的。

(2)网上的经验贴要选择你自己合适的,能力不足的时候千万不要相信什么裸考能过,一个月过三门等这类话语以及经验贴。能达到这种水平的要么他自己底子好。本身就有特别强大的会计基础,要么偷偷摸摸复习,还有可能,人家是备考过注会的(但是就算是备考过注会的也不会轻易说自己能够裸考过,但是至少能够轻松过是真的)

(3)一旦开始学习,经验贴就不要去看了,自己跟着自己的节奏学习即可。经验贴只会越看越迷茫。

(4)不用想着一年三门,看到网上一年三门自己就就像跃跃欲试。要考虑自身情况,官方中级要求两年三门。且不说你工作后学习能不能恢复状态(中级要求毕业后有年限限制。)工作后学习时间很可能会大幅度不够(有些人还有加班)。所以如果评估自身条件今年不具备不要想着一年三门一次性就能过,两年三门能过也是很酷的。甚至再低一点要求,两年后三门没过,轮回时能把考试过了也很棒了(当然我不建议轮回,不是因为轮回会被人认为不好,而且轮回对自己打击太大,自己能不能承受的起都很难说,

(5)中级是有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客观题做的好了,主观题压力会降低,客观题做的不好,主观题后续要做的特别厉害才能过,因为客观题可以猜,可以排除法,而且一般比较基础,比较好拿分。主观题不仅仅要求算,写,还得准确,不准确分数可能就没了,比较难拿分。这个通则也可以适用其他有主观题和客观题的科目考试

(6)无论怎么样,主观题平时就得认真练习,光听没用的,不管是什么培训机构的练习或真题,都要动笔写,不动笔写看着会,考场上就直接处于懵逼的状态,下不去手,直接完蛋。

(7)多选题平时做的时候,可以激进选,毕竟多选题平时做题要分析为何不这么选,属于哪种知识点,为何这个选项可以选。但是,考试时,多选少选是有分数的(至少选2个选项),千万不要到时候脑子一热,选了个不确定的选项。如果这个选项是错误答案,整题直接没分。少选了,至少还给你1分。判断题现在没有倒扣分,可以放心大胆的答了。

(8)判断题选错误的概率会大于选正确的概率(这个是玄学,但是有时候你认为很对的可能很大概率就是错误,因为描述改了很多,专门挖坑让你进去)

(9)做真题,练习题的时候,要找到对应题目的知识点,做真题的时候最好思考,为何会这么出题,知识点怎么综合之类的。

(10)改错本是个好东西,可惜很大部分人并不会用,用好了对于精准学习通过考试有很大的帮助。(考前的时候杂乱无章,还是专盯着自己完全不太熟练的知识点复习,哪个更有效率,你应该更清楚)

(11)中级是不能带计算器的,搜狗V模式也是基本不好用的。只有电脑的计算器可以用,因此,学习注会考这个习惯用v模式和科学计算器的人,要学会赶紧适应电脑计算器的用法。

(12)如果复习了注会,可以尝试着顺带考中级,真的会事半功倍,但是对于自身要求也会比较高。

(13)注会顺带考中级,最后几天也不是说不复习,而是要知道中级的侧重点在哪,哪些出主观题的概率会大,有时候你复习注会的时候,侧重点不同容易导致考试效果变差。

(14)注会顺带考中级,最好是同个科目顺带(比如注会的会计对应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对应中级经济法,财务与成本管理对应中级财管)。以前的话中级经济法税法是有的,但是现在中级经济法税法已经去掉了,到时复习税法的时候不能顺带经济法,经济法等于是重头复习。好在以前经济法底子在,加上近6天疯狂的复习,背诵。考了合格的分数。但是这段经历如果没有能力的话,就不要没顺带过科目了,最后一个星期学一整本书真的不好把握。

(15)当你在注会顺带的情况下,感觉中级就一个式子算出结果,或者就1-2个把分录写出来就感觉好了。不用怀疑,你的感觉就是对的。因为注会是很复杂,但是中级确实只是需要一个式子或者几个分录就能搞定的(中级你感觉常规思路对了,就是真的对了,这点我考中级财管就很有发言权,因为好几个都是简单的算式,感觉就很常规思路,当时考试时总是自我怀疑,一直在想这是不是就一个式子就好了,是不是就是这样算就好了。但是考后对了答案,打消了我的顾虑)

(16)特殊情况下,考试要带的东西,要的证明以及要的工具都要备齐。要不然缺了证明不能进入考场,要么有些工具都没带去向监考老师要。这些都会影响考试的发挥。

(17)中级会计的复核需要花钱,但是中级会计的复核比起注册会计师的还要更加直观,详细的单选多选计算综合题获得的分数都能给你直观的显示出来

(18)中级有很大部分地方是有考后审核的,不要超时了,导致证书没拿到,就亏大了(当然浙江没有考后审核,所以考出即通过)

(19)不要迷信调分,请务必要自己卷面分达到70分以上。

(20)一年三门不仅仅是知识素质要高,考试的时候的心理素质也要高,因为一次三门是从早上考到晚上,很容易疲倦,很容易懈怠也很容易懵逼。而且那次大学还没开学,吃的全部自己备,唯一的好处空档时间较多,还可以稍微缓一缓。

7、分科目的策略

1)会计实务的攻略

(1)分录很重要,分录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说几遍,学习会计就是要写分录的,因此如果要过会计实务,只要你要把分录写的很熟练,借是啥,贷是啥。都要去学会自己动笔写

(2)计算结果很重要,一旦计算结果错误,过程再好,可能都是0分,平时练习的时候就要有这个意识。

(3)会计的难是因为不仅专业性高,而且主观题占比非常大,但是客观题也要做好,包括计算怎么的。

(4)考主观题的章节是哪些,我个人认为除了部分理论章节,以及政府会计,其他有分录章节都有考主观题的可能,需要认真练习

(5)相对重点章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所得税,长期股权投资以及合并报表的调整,收入,22年新增的租赁,债务重组,非货币资产交换,以及会计差错更正(调整以前年度损益)几乎都是每年必考的重点章节(很大概率出主观题了,这部分要务必做的特别熟练。

(6)会计会了可以考很高的分数,不会分数会特别惨。毕竟会计专业性太强,因为备考时候请务必有了会计的基本知识以后,再去学习,会有不错的效果。必要时听课也要跟上

2)中级财管的攻略

(1)财管做题比听课重要很多,因为财管主观题就是计算题,听完一遍课后要马上跟上章节练习,真题也要跟进,而且必须亲自计算,不能只是看了答案就感觉会了就不做了。课最好只听一次,除非有些内容学不懂再去听老师的课程理解

(2)计算结果很重要,一旦计算结果错误,过程再好,可能都是0分,平时练习的时候就要有这个意识。

(3)考主观题的内容主要有  资本成本,贝塔系数,本量利分析,标准成本,全面预算,单位成本定价,应收账款机会成本计算(联合周转信贷考),净现值投资管理(偶尔会有部门利润中心),财务比率分析等等,范围很大,东奥上面能考主观题的练习务必做熟练,确保能够做出来

(4)财管的计算量很大,而且由于不能用自带计算器以及V模式不好用,务必用好电脑上自带的计算器,才能事半功倍

(5)比起注会财管,中级财管大部分情况下各个题目都是独立的。请务必把会做的先拿分,不会做的,半天想不起来的,放在后面,再慢慢思考。

3)中级经济法的攻略

(1)经济法的法律是一定要会背的,就算时间捉急,也要把重点章节以及重点内容背诵下来,考试时主观题是要求打字回答的,能够法条接近就发条接近。客观题也要精准记忆

(2)经济法的客观题占比很高。因此,你更应该把客观题拿到大量的分数而不是太过于注重主观题而把本该客观题拿分的题目丢分丢了一大截。

(3)主观题前面的判断一定判断对。判断对了,就算后面的法条你想不出来,你用案例去代替,都有得分,甚至运气好,案例弄对了,给你满分。但是判断错了,一分都没有,就算你后面的法条写的特别准确。

(4)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物权法律,合同法。金融法律中的票据法和证券法,相信不用多说有多重要了。这几章经常轮着考主观题,要背。近期保险法有考主观题,也要稍微关注一下。

(5)经济法后面的主观题会的优先写,把相关法条写上去即可(当然如果案例题目写了更好)。其次写,看上去会但是法条写不准的(可能会自创法条的),注意用本案例来凑。最后再写完全感觉不会的,先判断,再看能不能憋出法条以及案例分析。

8、推荐的书籍资料以及老师

1)推荐的书籍资料:官方教材,东奥的轻松过关一,轻松过关三真题,轻松过关四最后六套题。如果有幸报班,就推荐东奥的班,内容真的全。当然选择中华也没关系。也可以选择BT教育,至少考点精粹可以推荐一下。

2)推荐的老师:

中级会计实务推荐的老师:高志谦或张敬富。

中级财管推荐的听课老师:达江或征鸿

中级经济法推荐的老师:黄洁洵或郭守杰

3)如果是顺带过注会,就用轻松过关三和轻松过关四。加上BT考点精粹或者东奥的小本本。用这些去掌握中级的重点以及注会学了还有不懂不理解的地方

9、个人自己粗略的制定的复习的计划

如果想一年三科    12月至2月底,把会计实务学完,2月至4月底把中级财管课程学完,同时兼做会计实务的真题或试卷 4月至5月底,把经济法学完,同时加做财管的真题或试卷。6月开始,各种真题,试卷,然后主观题演练,复习不懂的章节 8月份开始冲刺复习到9月考试

如果是注会顺带过中级,注会考完前不要复习中级,安心复习注会。因为你既然复习注会,就希望把注会的考试过了,才是你最重要的使命。而且如果对应科目注会就算认真学了没有及格(注意,认真学),中级对应科目也是有机会考到80分以上甚至90分以上。注会考完,就专做真题,轻四卷子连着做,把不懂得再学一遍。

10、写写自己考这个的经历

1)其实也是很悬了,因为经济法在注会考完后只有6天的复习时间了。

2)经济法其实8月初直接速听2倍速,5天把课程解决了,当然这么速听的后果是听了基本等于没听

3)注会考完后开始疯狂做题,包括轻四,轻三都在做。还好周日还有一天空余时间,就只管做了,真的顾不上任何休息

4)考试那天,中午休息时段吃了八宝粥,结果太甜了还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吃不下去了,只吃了一点,导致下午精力不佳。晚上考试前吃了蛋糕,才算缓了过来

5)会计实务虽然考的累,但是考完后真的算是比较一身轻松,因为分录真的几乎全会,后面成绩出来分数很高

6)财管考的不仅累,而且真的感觉状态完全不佳,计算题有时候看得懂,但就是不知道怎么感觉怎么写。客观题也做的很懵,完全就是没感觉的那种。最后计算分析题都做的比较不错(就是单位成本想了半天才想到),但是综合题一个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处于感觉会,有感觉不会的样子,硬着头皮做了下来。投资项目考了间接投资,完全有点懵了。但是好歹后面部分的没有关联的题目做了全对,客观题估了分也有36以上(客观题满分60分)。最后成绩低了,不过好歹过了。

7)经济法怎么说呢,作为最后一门,因为复习时间巨短,导致做的时候特别小心,客观题小心,主观题小心。主观题有部分很熟练,有部分就感觉判断的出来,法条全在自己自创。但是考完后估了分发现自己也能过了,最后估的分一模一样。

8)在10月19日考试成绩出来的那天,特意感谢了自己支持我的母亲,以及第二天还请了同事吃了一顿比较不错的晚餐(其实是肯德基)进行祝贺。

11、结语

考试的过关,或许不一定能改变执业情况,或许不能让你一下走向巅峰。但是无论怎么样,学习是对自身是一种提升,也是对自身的塑造。


考过中级会计的思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