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五周年纪念Disc发售纪念——石原立也监督采访

2021-09-07 21:58 作者:京阿尼信使  | 我要投稿

无法忽视乐手的心情

——《吹响吧!上低音号》系列从2015年开始,在立项的时候对于这个系列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

一开始读原作,比起吹奏乐的主题,我更多在想:“要做发生在宇治的故事啊”。最初的印象就是“要做一个以我们工作室的所在地为背景的作品”。因为离得很近,所以想怎么取材就怎么取材(笑)。但关于吹奏乐,说实话没料到能把演奏等场景描写到这种地步。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当时觉得这个绝对做不出来的。一堆人拿着乐器,然后让他们的手指一一配合音符动起来……虽然还是想办法做出来了,但当初还是觉得这大概率搞不出来。


——对于乐器和演奏的描写,从觉得不可能到决定要好好地做出来,是什么促成了这之间的变化?

随着对乐器的了解越来越深,就能清楚这一个个乐器的结构有多么复杂,同时也逐渐能体会到乐手的心情,意识到了制作时无法忽视这一点。在放送开始之前,我们公开了第三弹视觉图(右1),画里把大号放在了楼顶的地面上。当时就有人看到后提出“没有人会把乐器像那样放在地上的”。当然在制作这张图的时候,我们是咨询了相关人士的,也是了解到如果小心放置乐器,图中的情况也可能出现才去画的,而且有时候得优先考虑画面上的构成,更不要说每个人放置乐器的方法都是不同的……由此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人们对乐器的看法和对待方式。


——实际在制作作品的时候,觉得哪方面比较辛苦?

要是问这个问题,话题就变成作画方面了。一句话来说,就是特别辛苦!我们专业人员,必须要把很复杂的东西自然而然地画出来,就结果上而言还是很顺利的,因为很少看到有人感叹描写乐器本身有多困难(笑)。描绘乐器已经需要非常高的技巧了,更有甚者,我们还试着画了动画里很少去画的嘴唇形状。而且不仅是演奏乐器,还有搬运乐器时拿乐器的方法等等细节,也需要反复试错,总而言之就是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我们调查了一下,发现全日本范围内不少人都接触过吹奏乐,京都动画的制作人员中,也有不少人搞过吹奏乐。向有过相关经历的staff咨询时,也能发现像“这个乐器不会这样放在桌子上”的类似错误,就会想:“为什么不早点说啊!”(笑)真感觉公司全员都上阵了。


——我觉得这个系列的特色,在于不仅描写乐器和演奏,也描写了真实的青春物语。

故事里有不少令人感到些许苦涩的部分,这大概就是原作武田绫乃老师的特点吧。虽然这种苦涩是特意而为之,但我也尝试过把故事做得比较温和,但那样温和的剧情在某种意义上就不能算是动画了,所以最终还是做成了认真的青春物语。


——看了OP,似乎上面还残留着最早深夜动画的那种漫画感。

我觉得在导入部分用有动画特色的表现手法、让人容易理解的方式去描写角色,能让更多的人轻松地熟悉这部作品。即使是现在我也觉得,与其一开始就告诉观众“要认真地搞吹奏部”,不如说“会有很多富有魅力的女孩子出场”更容易让他们进入作品。


——2016年剧场版《吹响吧!上低音号~欢迎来到北宇治高中吹奏部~》上映,TV第二季也播出了。当时有没有想过这个系列会变成长期的企划?

最开始的时候没有。当时原作也只有一卷。


——是哪个时间点开始觉得可以变成长系列的?

第一季制作中途,原作方面定下来要出续篇,当时就觉得这样就一定要做到不能做为止。不过真的确定下来还是听到“原作好像出三年级篇了”的时候。虽然这只是我自己的想法,但如果它出版了,我就想做到最后。


——经历了2017年的《吹响吧!上低音号~想要传达的旋律~》(后文简称《想要传达的旋律》),2018年的《利兹与青鸟》(后文简称《利兹》)和2019年久美子二年级篇《吹响吧!上低音号~誓言的终章~》(后文简称《誓言的终章》)的上映。这个系列变成了以每年上映一部剧场版的形式不断继续。

每年上映一部呀(笑)。虽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些。


——您在《想要传达的旋律》里,以总监督的身份参与了作品。

虽然我也不是不能进行指挥,但主要工作还是交给了小川监督,因为我觉得他可以做得很好。我特意对明日香的母亲那部分做出了要求。在TV里,她给人感觉是个很可怕的妈妈,但在剧场版制作的时候,我跟他们说要表现出普通母亲的样子。


——是不想让妈妈以反面形象退场吗?

系列最开始时,优子也算是以反面形象出场的,大家各有各的想法,意见相左也是很正常的。认为其中一方是善而另一方是恶,这种想法很片面。也有人能理解明日香妈妈这种人的。同时也不是不能理解她对女儿说出“是不是为了嘲讽我才吹的上低音号!”这句话的心情。我觉得这种人际关系很有意思。


——您是怎么看待的《利兹与青鸟》的?

虽然我不会这样那样的去插手,但我有把《利兹与青鸟》当成《誓言的终章》的姊妹篇的。我认为这个电影企划有趣的地方,就是从同一原作中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切取。因为这两部电影是发生在同一个时间段的,而《利兹》制作的顺序在《誓言的终章》之前,所以从《利兹》的企划阶段开始,我们就很注意它在剧情上不能和《誓言的终章》产生矛盾。


——《誓言的终章》做成了完全新作的剧场版。

事到如今我终于可以说了,做开始接手这个系列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作画工作消耗的能量不是TV动画可以承受的。这个系列的新作是剧场版动画的话,倒是可以去做。如果是剧场版动画,比起TV动画可以多花些钱,也有足够的时间去制作,虽然最后做成剧场版也很费力(笑)。而且,虽然TV第二季里是完整地演奏了《三日月之舞》,但并不是一下就在第五集里展现出来的,而是有之前积累才能在第五话中做出完整的演奏。但《誓言的终章》一上来就是个完全新作,这也是制作上非常费力的理由之一。


——在一部电影中描写这么多剧情是很困难的吧。

说到这里可能稍微要偏离一下话题。做了《利兹与青鸟》很好的一点是,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长是塞不进两本原作的故事量的。而通过把这分成两部电影来描写,结果上是把二年级篇主要的故事放在了《誓言的终章》来讲述。在有《利兹》的前提下,才能使《誓言的终章》里面演奏的场景成立。如果只有《誓言的终章》一部是无法描写霙她们的故事的。


——看了《誓言的终章》的结尾,感觉《吹响吧!上低音号》系列,是描写前辈向后辈传承的故事。

确实是以这个为目标的。不论哪个社团可能都是这样前辈传承给后辈的。我在《吹响吧!上低音号》里设定的其中一个主题就是传承。你能意识到这点我很高兴。



五周年纪念DISC,也是表明决心


——以饰演久美子的黑泽朋世为首,声优们在和作品一起成长,对此监督有什么感受?

最近,我有幸和黑泽、音响监督鹤冈阳太进行了三人面谈,并收录在了五周年纪念DISC的小册子中。虽然鹤冈监督说她们成长了,但我觉得黑泽从一开始就很厉害。她本来就是演员,要说这五年间有没有什么明显的成长……应该是有的,但并不是“当时很菜但现在很厉害”这种程度。


——那么,有没有感觉她更加接近久美子了?

最近也问过她类似的问题,“你觉得和自己相似角色与和自己完全不同的角色,那个更好演?”当时黑泽回答的是“久美子和我还挺像的”。但她自己提到过,第一季的旁白录得很费劲。由于这是一个很长的系列,不仅仅是久美子,像是丽奈、叶月和绿辉她们也是,会从声优们的演技中得到反馈,将角色向他们所演绎方向进行调整。就像这样互相影响,角色的形象也就固定了下来。


——叶月、绿辉和丽奈,变成了什么样的角色?

我觉得叶月保持现状就很好。叶月就像现在这样,为自己大号的水平而烦恼,希望她能和最初时一样开朗(笑)。绿辉是在这几个人之中,我的看法发生过改变的角色。当初我对她的感觉更像是那种可爱的吉祥物,但她说话和考虑事情的方法经常能让我觉得“原来如此!”,所以最近对她十分尊敬。丽奈则是反过来,最开始我觉得她是一个高傲的角色,但其实很惹人怜爱(笑)。就像这样,对不少角色的看法都发生过变化。


——关于五周年纪念DISC里面收录的广播剧,是以什么标准从原作中选出来的?

到了五周年,想搞得热闹点也是考虑的因素之一,挑选的主要是想做却没能做进动画的故事,还有单纯就是想做的故事。虽然这并不是一个让人为难的选择方法,但想做的故事实在太多了,结果就是最后做了用两张CD才能放下的大容量。内容真的很丰富……!这些故事仅仅是没被做成动画而已,都是很珍贵的故事(笑)。


——脚本是怎样制作的,请跟我们讲一讲详细的制作过程。

在制作方法上,和TV动画是一样的。脚本是和系列构成的花田十辉以及撰写特典小册子等东西的文艺田中敦子一起写的,然后再把这个做成录音用的台本进行录音。这回DISC里面也有很多新制作的音乐,也对这部分进行了录音。所以,除了画画这部分之外,基本都和TV动画的工序是一样的,包装也是以蓝光碟为标准制作的。虽然这个广播剧CD不是TV动画也不是剧场版,但也被当做动画正篇的一部分。请一定和正篇搭配在一起享用。


——Disc1的故事像正篇一样,以久美子为主人公,Disc2则是收录了以主要角色之外的角色的短篇故事。

像是秀一在自动售货机买咖啡这种故事,在TV动画很难触及,但又可以表现出角色的特点,我觉得很有意思。还有梨子和后藤的故事,我跟他们说一定要加在Disc2里。我个人特别喜欢这俩人。但是试着把这个加到动画本篇里面,却发现怎么弄都只能搞进番外篇里面。所以能以广播剧CD这种形式做出来真的是太好了。虽然只是壁咚和日常故事,没啥实际内容,但偶尔听听这种开心的故事也是很舒服的。


——还有没有些只有广播剧才有的好处或是让人觉得有趣的地方?

简而言之,就是不用画演奏场景了(笑)。虽然这次也有几分钟左右的演奏,但是可以毫无顾忌地加进去。在做动画的时候则会更加慎重地考虑……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因为没有画面,所以声优们可以用自己所想的演技进行饰演。


——还有,这次CD的制作,是在新冠疫情很严峻的情况下进行的,在录音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小故事或者是费心的地方。

为了将来,我觉得很有必要在各种地方记录下现在的情况。为了避免人员密集,现在都尽量分开进行收录,要是平时,收录的房间里有十个人左右都很稀松平常,但现在这种情况是很难像这样进行录音的。但如果对手戏不能一起收录的话效果会比较差,所以这方面在音响监督鹤冈的安排下,让有对手戏的角色都尽可能通过同时间收录的形式进行录音。声优每次进出录音室换人的时候都要给麦克风消毒,也是这个时期特有的景象。


——再给大家说说这次的广播剧的看点吧。

就像平常一样。像是演奏和练习时候,细小的地方也进行了录音,还有就是一般动画里,声优要配合画面来进行演绎,而这回声优可以以自己的节奏,或者说自己控制时间进行演绎,十分自由。也希望大家可以享受到这些不一样的地方。


——请和至今为止的五年间,以及将来也会一直支持《吹响吧!上低音号》的粉丝们说几句话。

我们做出了五周年纪念DISC,为什么在现在这个节点上做出这张CD呢,就是为了表明我们还想继续做下去的决心。说实话,动画方面就像刚才说,包括演奏画面等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还请各位再多等等了。在等待的过程中,希望大家通过这个广播剧CD好好地享受。


原文:http://anime-eupho.com/interview/director/

翻译:竟然是个用户名

润色:抚璃梦

五周年纪念Disc发售纪念——石原立也监督采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