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每日必背
每日必背-针灸学
[命题规律]
从历年考试来看,针灸学一般在执业医师考试中平均每年出题60分左右,助理医师考试
中出题25分左右,在考试中几乎各章节都有考题出现,重点在经络总论,腧穴定位及特定穴
的功能主治上,尤其是疾病的主、配穴,占到整个针灸学考试分值的2/3,目的是以考促用。
[今日突破]
[考点1]头痛的治法、选穴
治法:调和气血,通络止痛。根据头痛部位循经取穴和取阿是穴为主。
选穴:主穴百会、太阳、风池、阿是穴、合谷
配穴太阳头痛配天柱、后溪、昆仑;阳明头痛配印堂、内庭;少阳头痛配率谷、外关、足临泣;厥阴头
痛配四神聪、太冲、内关。风寒头痛配风门、列缺;风热头痛配曲池、大椎;风湿头痛配头维、阴陵泉;
肝阳上亢头痛配太溪、太冲;痰浊头痛配中脘、丰隆;瘀血头痛配血海、膈俞;血虚头痛配脾俞、足三
里。
[考点2]腰痛的治法、选穴
治法:通经止痛。取局部阿是穴及足太阳经穴为主。
选穴:主穴:大肠俞、阿是穴、委中
配穴:督脉病证配后溪;足太阳经证配申脉;腰椎病变配腰夹脊。寒湿腰痛配命门、腰阳关;瘀血
腰痛配膈俞、次膠;肾虚腰痛配肾俞、太溪。
[考点3]
眩晕的治法、选穴
治法:1.实证平肝潜阳,化痰定眩。取足少阳、足厥阴经穴及督脉穴为主。
2.虚证益气养血,填精定眩。以督脉穴和相应背俞穴为主。
选穴:
1.实证:主穴百会、风池、太冲、内关
配穴肝阳上亢配行间、侠溪、太溪;痰湿中阻配头维、中脘、丰隆。
2.虚证:主穴百会、风池、肝俞、肾俞、足三里
配穴气血两虚配气海、脾俞、胃俞;肾精不足配太溪、悬钟、三阴交。
[考点4]面瘫的治法、选穴
治法:祛风通络,疏调经筋。取局部穴、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选穴:主穴攒竹、阳白、四白、颧髁、颊车、地仓、合谷、太冲
配穴风寒外袭配风池、风府;风热侵袭配外关、关冲;气血不足配足三里、气海。眼睑闭合不全
配鱼腰、丝竹空、申脉;鼻唇沟变浅配迎香;人中沟歪斜配水沟;颏唇沟歪斜配承浆;乳突部疼痛配翳
风;舌麻、味觉减退配廉泉。
[考点5]
郁证的治法、选穴
治法:调神解郁,疏利气机。取督脉、手足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
选穴主穴百会、印堂、水沟、内关、神门、太冲
配穴肝气郁结配膻中、期门;气郁化火配行间、侠溪;痰气郁结配丰隆、阴陵泉、天突;心神惑
乱配通里、心俞、三阴交;心脾两虚配心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肝肾阴虚配肝俞、肾俞、太溪、三
阴交。咽部异物哽塞感明显者配天突、照海。
[考点6]心悸的治法、选穴
治法:宁心安神,定悸止惊。取手少阴、手厥阴经穴及相应脏腑俞募穴为主。
选穴:主穴内关、神门、郄门、心俞、巨阙
配穴心胆虚怯配胆俞;心脾两虚配脾俞、足三里;阴虚火旺配太溪、肾俞;水气凌心配气海、阴
陵泉;心脉瘀阻配膻中、膈俞。
人,
[考点7]
感冒的治法、选穴
治法:祛风解表。取手太阴、手阳明经穴及督脉穴为主。
选穴:主穴列缺、合谷风池、大椎、太阳
配穴风寒感冒配风门、肺俞;风热感冒配曲池、尺泽;夹湿配阴陵泉;夹暑配委中。体虚感冒配
足三里;咽喉疼痛配少商、商阳。
[考点8]呕吐的治法、选穴
治法:和胃理气,降逆止呕。取胃的募穴及足阳明、手厥阴经穴为主。
选穴:主穴:中脘、足三里、内关
配穴寒邪客胃配上脘、胃俞;热邪内蕴配合谷、金津、玉液;饮食停滞配梁门、天枢;肝气犯胃
配期门、太冲;痰饮内停配丰隆、公孙;脾胃虚寒配脾俞、胃俞。
[考点9]便秘的治法、选穴
治法:理肠通便。取大肠的背俞穴、募穴及下合穴为主。
选穴:主穴天枢、大肠俞、上巨虚、支沟
配穴热秘配合谷、曲池;气秘配太冲、中脘;冷秘配神阙、关元;虚秘配足三里、脾俞、气海,
兼阴伤津亏者加照海、太溪。
[考点10]痛经的治法、选穴
治法:1.实证行气活血,调经止痛。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2.虚证调补气血,
温养冲任。取任脉、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选穴:1.实证:主穴中极、次膠、地机、三阴交、十七椎
配穴:气滞血瘀配太冲、血海;寒凝血瘀配关元、归来。
2.虚证:主穴
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十七椎
配穴:气血虚弱配气海、脾俞;肾气亏损配太溪、肾俞。
总结:
1.风寒一列缺、风门;(风门、风府、风池)/合谷。
2.风热-外关;大椎、曲池。
3.肺热-尺泽、鱼际;大椎、曲池。
4.肝胃郁热-行间、内庭。
5.肝火-太冲、行间/侠溪。
6.阴虚(肾阴虚)-太溪;照海、复溜。
7.肝阳上亢一(第5点+第6点。太冲、行间/侠溪+太溪;照海、复溜)。
8.阴虚风动-太溪、风池。
9.痰浊-丰隆、中脘。量裴施
10.祛湿-阴陵泉。
11.血瘀一-膈俞、血海三阴交、内关、次膠。
12.肝郁气滞-太冲;膻中、期门。
13.气血不足-足三里;气海(关元)、脾俞。
14.里寒(肾阳虚)-命门、腰阳关、关元、肾俞、神阙。
15.胃实寒-胃俞。
16.胃虚寒-胃俞+脾俞。
17.伤食-梁门、天枢、中脘、下脘。
18.胃热腑实(肠腑湿热)-曲池、内庭。
19.肺阴亏虚-膏肓。
20.肝气犯胃-期门、太冲。
21.气滞血瘀-太冲、血海。
22.心胆气虚-心俞、胆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