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1)——赫伯特·斯宾塞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年4月27日-1903年12月8日),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家,被誉为“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他所提出一套的学说把进化理论适者生存应用在社会学上尤其是教育及阶级斗争,是在理论上阐述进化论的英国哲学家先驱。



人物生平
赫伯特·斯宾塞 [2] 于1820年出生于英国德比城(Derby),他是受尊敬的教育家威廉·乔治·斯宾塞夫妇所生的九个孩子中最大的也是唯一活下来的孩子,他的弟弟妹妹都在出生几天后就死去了,只有一个妹妹活到了两岁。
出身于教育家庭(祖父与叔父都是教育家),年幼的他被鼓励去学习。年纪很小的时候,他经常接触并对学术课本及他父亲的期刊发生兴趣。
13岁,他被父亲送到巴斯(Bath)附近的小镇——辛顿查特修。那里他叔父能够为他提供正规教育。最初因为他觉得很闷并抗拒拉丁语及希腊语的课堂,所以他没有跟随叔父,甚至跑回家中。后来,从叔父身上学会并发展自己早期政治及经济理念来回应叔父的激进改革观点。
1836年,叔父为他找到一份铁路的土木工程师的职位。斯宾塞在工作中的体验让他停止在行业上的追求,反而觉得上司使工人过分劳累。他在这个时刻开始下定决心编写文章。
在他22岁之后的数年不断拜访叔父,并把有关政治信件发给一些激进报纸,譬如《非规范人》。这是他正式开始参与传媒及社会政治纂稿。这些稿件被汇编为他的著作《政府的适当权力范围》。
这些早期著作显示自由主义者对工人权益及政府责任的观点。在斯宾塞的圈子内,他早已在自然定律上鼓励多些理性。
1851年,他这些的观点在他的著作“社会静态学”变得越来越成熟。当中内容强调个体力量对社会的重要性,但社会无可置疑地践踏它。可是当中遗漏了他早期著作流行的对工人阶级的怜悯之心及神的伟大设计。这就是斯宾塞开始确立对文明的视角,不是人类的人为建造方式,而是自然界中人类的自然有机产物。
他曾在伦敦财政报《经济学人》担任副编辑五年,直到1853年时才离职开始投入专业写作。及后数年,他的著作涵盖了教育、科学、铁路工业、人口爆炸及很多哲学和社会学的课题。
1855年,斯宾塞的《心理学原理》面世。它展示了思想理论是身体在生物学上的互补部分,而不是遥遥相对的部分。在这个模型中,人类智慧相对于身边环境是缓慢地建立出来。这个对人类起源演变的立场疏远了保守的出版者,使斯宾塞的著作被搁置一旁。
编写《心理学原理》的时候,斯宾塞曾往威尔士及法国旅行,途中他的健康转差到不能复原的地步。可能是因为长期劳累导致经常短暂睡眠,妨碍了他的漫长工作。当他责怪压力及肺功能不健全时候,数年来的健康转差使他依赖吗啡及鸦片。
尽管疲倦不断增加,斯宾塞继续写作。
1858年,他开始了一个涵盖他整个演变哲学在和法律进展的大项目。他希望慢慢增加出版量以便能维护他长期的生计,但他再无法透过定期发表来巩固任何出版者的关系。
幸运地,斯宾塞在这时间得到英国的知识分子的爱戴,并且得到了他理论著作的私人订购名单,那便资助了他的生活和工作上的开支。在众多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了受人尊敬的英国哲学家——汤马士·亨利·赫胥黎,是他介绍斯宾塞加入“X会所”——是云集一些受人尊敬的思想家的晚膳会所,其中一些思想家后来更成为皇家学会的主席。会员包括:哲学家约翰·道耳、银行家/考古学家约翰·鲁布克爵士、查尔斯·达尔文等等。透过这个组织,斯宾塞才能在科学家圈子中心出现,并保障他的评论得到了有影响的听众。
1862年,斯宾塞出版《第一项原则》。它是现实中所有领域的根本准则的演变理论的展示。正是他早期理论的基础信念。根据他的定义,演变是个不断延续的过程,事物不断改进为复杂和连贯的形式。这是斯宾塞哲学的主炮——是演变的一个已发展连贯架构的定义。在这一刻,他获得国际声誉及高度尊敬。他对人类立足于自然界的观点是非常有影响力并得到广泛认同。

特别要指出一点,当他对各个科学有兴趣的时候,他从未愿意专注在因为他拥有丰富学识及很少专攻一科。这使他的观点及著作容易理解并受到欢迎。他在“X会所”里被称呼为“详尽的斯宾塞”,是因为他对课题钻研的深度。但是他常常转移项目,使他的影响力无远弗届。
60岁的斯宾塞健康非常差。
1882年,他打破自己的不去教堂的惯例,出席了查尔斯·达尔文的丧礼。
1902年,他被提名竞逐诺贝尔文学奖。他一生都投入写作。享年83岁。
著名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终身未娶。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两朋友。一个朋友问他:“你不为你的独身主义后悔吗?”斯宾塞愉快的答道:“人们应该满意自己所做出的决定。我为自己的决定感到满意。我常常这样安慰我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某个地方有个女人,因为没有做我的妻子而获得了幸福。”

理论研究
社会进化理论
斯宾塞社会学理论的突出特点是将社会与生物有机体进行类比,他的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都是从这种类比出发,在类比思想方法的支配下展开的。
斯宾塞在C.R.达尔文《物种起源》(1859)发表之前7年就提出了社会进化的思想,认为进化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在他的早期著作中就已提出社会进化是直线的、不间断的,以后他意识到就社会整体而言进步是必然的,但在每一个特定社会里并不是必然的。他进而说明社会进步的多样性和多线性。
斯宾塞虽然比达尔文更早提出进化的思想,但仍然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并将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的原则移植到社会理论之中。他认为,社会的进化过程同生物进化过程一样,也是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生物界生存竞争的原则在社会里也起着支配作用。
人类有优等种族和劣等种族、优秀个人和低能个人之分。劣等的、低能的种族与个体应当在竞争中被淘汰。他还认为,进化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应遵循其自身的规律,而不应人为地干预。他既反对国家计划和社会福利,也反对社会改良和社会革命,认为这些都是违反自然规律的。斯宾塞的进化论对美国早期社会学家W.G.萨姆纳等人及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有很大影响。在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结构分化理论和发展社会学的新进化论中仍可看到其影响。
社会有机体理论
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集中反映在他的《社会学原理》第1卷中。他将社会与生物有机体进行了6项类比,得出了三个结论:
①社会是一个体系,一个由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构成的紧密整体。
②这个体系只能从其结构运转的意义上去理解。
③体系要存在下去,它的需求就必须得到满足。
这些观点开启了结构功能理论的先河,直接影响了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以及英国的A.R.拉德克利夫—布朗和B.K.马林诺夫斯基等人的功能主义社会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