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科学理论异想-第一章】:宇宙物质来源

大家好,欢迎大家阅读我的系列文章。简而言之,就是对自然的本质一些猜想,这些猜想欢迎大家补充,类似奇思妙想但合乎逻辑的推理。 首先,有几个问题: 1:宇宙是否有尽头,物质的最小单元是什么? 2:为何宇宙会诞生,为什么会有物质,宇宙诞生之前是否意味着“不存在一切”(如果没有生命,是否意味着没有衡量这个世界存在意义)? 关于回答第一个问题: 首先目前宇宙大小约147亿光年,等同于宇宙年龄,但即使是科学理论,这些数据都称之为“可观测宇宙”。根据大爆炸理论,由于宇宙膨胀和光速有限,以至于在理论数据距离之外的星体的各种波段辐射(包括可见光)都没能有时间到达我们的银河系,以后也永远不会到达,所以以后也永远观测不到(除非我们能够反向追上这些辐射)。 所以,无法讨论可观测宇宙之外是什么。但是在理论依据之外,我们还有想象。 首先,我们先猜测,物质的最小单位是什么?大家都会想到夸克,弦理论等奇异的东西。从这里开始,便不会有任何数学推断和理论依据了,因为我们开始这系列的核心成分:非科学异想(逻辑推论) 在量子世界里面,当物质尺度变小之后,我们便不能够准确预测(小尺度)世界的规律,只能够从许多的结果中猜测某一个最可能的结果,从而达到预测微观世界规律。 但是在大尺度上,我们却能够准确预测世界的运转规则,而所有有关未来运作结果的物理预算,推测都能够很精确的通过数学表达出来,所以,我们看向几万,几千万光年之外的星空,似乎恒星都是一个模样,一样能通过光线预测恒星的元素含量等信息。 似乎,整个世界,非常精妙地以同一个理论演算推进着,而不是隔了几亿光年就有完全不同的恒星(比如不是球形的恒星)。那么,就可以知道,目前已知世界的所有物质在微观层面本质是类似的。 我们假设存在一种最小的单元物质,或者不是以物质或质量,亦或能量形式存在,不能以大小衡量它,它是我们未曾理解的形式。但它决定了粒子的种类(费米子类,玻色子类,各种独立粒子等),进而形成了不同原子。 但,量子力学似乎更喜欢混沌理论以及不确定性,所以越小的东西,越不遵守单一定义,我们推测,这个最小单元可以同时存在不同尺度大小,质量,不同能量等等我们已知能够定义的物理学单位。 因此,它可能是是在不同形态的时候演化为我们当下所测量的结果:粒子的种类。但当尺度逐渐变大时,比如到了原子级别的尺度,所有的一切变能够确定了,甚至是唯一,而“它”即物质的最小单元,已经形成了定义:即一个原子包含不同中子(夸克),质子(夸克),电子,或者其他还没发现的粒子。 在尺度变得更大,到了星系级别,所有的星系都是一个样子的,对吧?(我的意思是地球这里的万有引力到其他星系也是一样适用)。这就出现了很有意思的地方,在大尺度理论上,我们似乎很完善,但是对于探讨世界的微观本质结构,似乎面临了巨大困难(各种弦理论,量子色动力学,QED理论....等等等)。这个先放一放,我们接下来先讨论一下第二个问题:生命,然后再回首掏。 生命的微观解释是DNA的演化,各种有机物的组成。本质上,就是原子组成,理论上只要知道每一个原子的排列结构和顺序(在某一时间点),就可以重新用相同数量类别的原子组装成一个完全一样的生命个体,甚至可以称之为死而复生。 但是有意思的情况来了:在这个一模一样的时间点过后的几秒内,这个生命体的思维模式不太可能完全一样,我的意思是,思维决定生命体的行动,而影响思维的东西便是外界环境刺激,但就算没有任何外界环境刺激,思维也可能分去不同的方向。 思维本质是生物电信号脉冲,所以这些不同可能性的电信号脉冲决定了不同性格的人,塑造了如今有规律的文明世界(想象一下,比如一些不同的在不同大脑中的相似电信号脉冲信号的原子毁灭了其他生命个体:发动核战争),这似乎看来,微观世界的无序性活动(或者环境交互的影响)却惊人地影响了整个宏观世界的变化。 我们先借鉴生命的诞生方式,应用到宇宙上:假设宇宙的诞生本质是某种未知的微观物质描述,这些物质承载了宇宙的基本信息,即宇宙诞生后的各种物理法则,物质种类,恒星的样子,星系的形态。甚至包含了时间,空间的制造信息。 那这一切的信息从哪里来?我们看生命,DNA包含了一个物种的形态,但在随后的蛋白质表达组装演化中可能会有无数种可能,但本质不会变,猪就是猪,不可能变化成人。就算是双胞胎,原子排列也不会一模一样,但在宏观来看,外观是一样的。所以,星系是类似的,但恒星含量不一样;恒星是类似的,但质量等不一样,取决于环境物质,时间的演化程度等。 越大,本质就越相同;越小,本质就越模糊。所以,宇宙的本质来源于某种意义上的微观信息物质(暂时定义它是物质),这些物质不是人为制造规定的,也不是自然演化的结果,而是由时间决定的规律,这些规律有相似的可能性,但是,猜测一切的起源和意义,作者也无能为力。 所以,期待诸位一起发表观点和见解。别喷作者,作者水平有限只是提供思路,因为胡编乱造没理论依据,仅仅是逻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