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犬(四)
本文前接cv8306391
(10)开始行动的铁血
11日下午五点左右,布雷斯特港区中传来了阵阵惊呼与喝彩——“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与“欧根亲王”三人穿着刚刚采购的华丽服饰,引得港区中的行人目不转睛。而三姐妹则是一路有说有笑,并不时地和行人招呼,不知道她们这次又俘获了多少人的春心。三人之后来到了港区一家口碑颇佳的鸢尾餐厅,开始享受美味晚餐的时光。
然而就在三姐妹下午刚刚外出逛街时,铁血立刻将布雷斯特港区周边进行戒严,蛮啾们将各自主人需要的后勤物资早已准备完毕,与舰装的磨合训练也完成,只等主人返回装备。与此同时,铁血还调来大批维希教廷的卡车在码头上一起启动发动机。在巨大的卡车发动机噪声掩护下,各项部署迅速开展。
五点四十分左右,三人享用晚餐后返回到港区宿舍,一路之上仍然进行着少女间欢乐的交谈。但就在刚刚进入宿舍——即对外界实行军事管制的区域后,“沙恩霍斯特”神情骤变,严肃的指示:“马上换装,随时待命!”
“是!”“格奈森瑙”与“欧根亲王”果断回应道。说罢三人当即脱掉脚上的高跟鞋,直接裸脚快步赶回宿舍,而进入宿舍后,三人为节省时间更是在回自己房间的路上边走边脱自己身上的衣服。仅管她们已经指示蛮啾们要提前准备好战服舰装,等主人一回来就迅速帮忙穿着。但当真看到主人进屋酮体换装时,大多数蛮啾还是如同“阅尽世间春色”般脑浆沸腾,好长时间都平静不下来。

当最后一抹夕阳从天边淡去后,整装完毕的“沙恩霍斯特”向设在各地的海空军指挥部发出密码电报:“一切准备就绪!”,与此同时“格奈森瑙”与“欧根亲王”也在各自泊位就位,等待着行动开始命令。同时为了降低火灾的危险,三舰上所有以汽油为燃料的阿拉杜Ar-196水上飞机都被留在岸上。
11日夜20时30分,行动正式开始。“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与“欧根亲王”从布雷斯特港起锚,以旗舰“沙恩霍斯特”为首、“格奈森瑙”居中、后辈“欧根亲王”殿后的次序出港。6艘驱逐舰Z4、Z5、Z7、Z8、Z14、Z-25和Z-29担任护航的(其中Z-29为驱逐舰护航舰队旗舰,暂授海军少将军衔)和9艘鱼雷艇紧随其后(原驻的勒阿弗尔铁血海军第2鱼雷艇支队,下辖鱼雷艇T2、T4、T5、T11和T12;原驻敦刻尔克的第3鱼雷艇支队,下辖鱼雷艇T13、T15、T16和T17)。

不过意外还是从一开始就发生了:由于长期没有出海,“欧根亲王”的用以泊停的锚链在升到一半时就被卡住了,“欧根亲王”担心错过行动时间,于是不等蛮啾维修而是直接将砍断锚链;另外由于当时天黑雾浓,能见度很低,“沙恩霍斯特”出港后不久就迷失了方向,一度只能靠监听友舰的声音来航行。

更大的麻烦还在后面:铁血舰队刚刚出港,皇家空军的16架“威灵顿”轰炸机就隆隆飞来。为避免被皇家发觉,“沙恩霍斯特”只得急命舰队返回港内去“迎接”轰炸。
皇家的轰炸整整持续了1个半小时,这令“沙恩霍斯特”心急如焚。因为按事先计划,如果当晚10点半之前出不了港,那么行动将不得不被取消。
好在到了22点14分,终于传来了“警报解除”的信号。“沙恩霍斯特”迅速询问损失情况,结果发现皇家的炸弹一枚都命中。实际上皇家近一年的轰炸到现在已经变成了例行公事,主要是确认铁血的“三位大美女”在不在港内,顺便骚扰一下。既然战机已经确认铁血三大舰仍在港内,其实主要的任务就已经完成了,至于炸弹能不能炸中目标反倒在其次了。
了解到舰队没有损失,“沙恩霍斯特”稍稍安心。尽管严格来说计划的行动时间已过,但“沙恩霍斯特”还是决定继续执行计划。于是在22时45分,铁血舰队再次拔锚离港。经过这一番折腾,行动比预定计划延迟了两个多小时,所以驶出布勒斯特港后三舰都以31节的最高航速前进,以尽量追回延迟的时间。此时“沙恩霍斯特”与所有铁血舰船都还不知道,自己舰队推迟出航反而因祸得福。
其实,皇家对被困在布雷斯特的德军3艘主力军舰一直还是很关注的,毕竟这是铁血海军最具威力的大型水面舰艇。而且皇家也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察觉铁血可能会有所行动,所以在1941年4月皇家海军与皇家空军就制定了代号“套锤”的监视拦截计划。
这是一个针对铁血布雷斯特三大舰的联合行动计划。海军于多佛尔司令部将与海岸司令部将在海军和空军的协同下,围剿试图突破英吉利海峡航行的铁血舰队。由于英吉利海峡在铁血空军的作战范围内,为了避免遭到不必要的损失,皇家海军大型水面舰艇都部署在苏格兰北部的斯帕卡湾海军基地,在海峡南部只有驱逐舰、鱼雷快艇等小型舰艇。所以要想挫败铁血的突围企图,关键在于及时发现铁血舰队的行动。
负责监视侦测的主要是皇家海岸雷达站,其探测范围约为80海里,另外负责侦察的还有五个常设的空中巡逻队,以保证即使在晚上或天气不好的时候也很及时发现试图穿越英吉利海峡的铁血舰只。一旦侦测到试图穿越海峡的铁血舰船,驻泊多佛尔和拉姆斯盖特的32艘鱼雷艇部队会立即出动,她们会逼近到敌舰4000码内发动鱼雷攻击;除了鱼雷艇,还有“剑鱼”鱼雷轰炸机和“波弗特”鱼雷轰炸机配合攻击;而且只要敌舰驶多佛尔海峡,海岸炮就会开火拦截;此外皇家空军的轰炸机司令部也会提供战斗机与轰炸机配合拦截。
而在1月下旬,皇家就根据空中侦察和鸢尾抵抗运动的报告,了解到铁血三大舰已在进行出海准备、出海是早晚的事情。尽管铁血“地狱犬”行动进行严格保密,并且做了大量欺骗工作,但并不等于没有破绽可寻。早在1月份,皇家就发现为“提尔皮茨”护航的驱逐舰在到达特隆赫姆后并没有呆在那里,而是离开特隆赫姆向南驶进。2月8日的航空侦察照片显示,在布勒斯特港内除了常驻的铁血三大舰外,还增加了4艘驱逐舰、若干艘鱼雷艇和扫雷艇。2月9日的航空侦察照片更显示港内驱逐舰的数量增加到了6艘。这些显著的兵力部署变化预示着铁血很可能将三大舰从布雷斯特港转移。
皇家并有被铁血的伪装与欺骗完全蒙蔽,还是估计到了铁血可能强行通过英吉利海峡,并且相当准确地推测出铁血可能的行动日期是在2月10 日至15日之间。但是皇家还是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过于自信地认为铁血海军是绝不会在白天通过海峡,最多是白天驶出布勒斯特港,利用无月光的天文大潮时刻(无月光可以避免遭到皇家飞机的空袭,大潮时则可避开水雷的威胁),在夜间通过多佛尔海峡。根据这一判断,皇家在2月初就开始采取一些措施,如在铁血舰队可能突围的阿善特岛至布洛涅航线上临时增布了1000余枚水雷;每天专门派遣了1艘潜艇在布雷斯特港外海域蹲点监视;定时派出侦察机在阿善特岛、布雷斯特、勒阿佛尔直至布洛涅一带建立3道空中封锁线,进行空中侦察巡逻;驻本土的部分飞行中队停止了日常训练,转场到东南部机场,随时准备出动拦截(不过这些飞行中队大多是由新飞行员组成的,战斗力并不高)。

既然有如此严密的监视措施,但铁血舰队在夜间的行动还是没有被发现,这一方面自然要归咎干英军的麻痹轻敌,另一方面铁血舰队因祸得福的推迟起航———当铁血舰队22时45分第二次起航时,在布雷斯特港外监视的皇家潜艇“海狮”已经在45分钟前返航了,也就是“沙恩霍斯特”姐妹们仍在港内挨炸时。
(11)木讷的皇家
出港后的舰队以Z-29为先导,其后依次是“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欧根亲王”和负责殿后的Z-25。剩下的4艘驱逐舰以2艘为一组,分别在主力舰纵队两翼担任警戒。整个舰队实行严格的灯火管制,以30节以上的高速悄悄地驶入英吉利海峡的西南段。
当晚皇家的空中监视也很失败:在“套锤”计划的第一条监视线上(监视范围就是布勒斯特港口至阿善特岛海域,时间从黄昏到次日黎明)上代号“阻击者”的“哈德森”侦察机于当晚19点25分接近目标区域,但遭到了铁血一架夜间战斗机的拦截。当这架“哈德森”摆脱拦截到达目标区域后,却发现机载对海搜索雷达失灵了,无奈只好返航。接替其任务的另一架“哈德森”飞机在22 时38分飞抵布雷斯特,但不久后失事坠毁了。至此,11日晚上再无皇家战机对布雷斯特港进行监视,使得铁血舰队得以在毫无觉察的情况下悄然出港了。
不过此时铁血舰队还要穿过皇家“套锤”的监视拦截计划所布置的三道监视区:
一道是从布雷斯特以北到阿善特岛的监视区,监视时间是从入夜到黎明,由一架代号“阻塞物“哈德森”侦察机执行监视任务;
另一道是从瑟堡—勒阿弗尔—布洛涅的监视区,监视时间是从凌晨1点到黎明,由一架代号“乡巴佬”的“哈德森”侦察机执行监视任务。

但让铁血舰船做梦也想不到的是,近乎爆表的运气让她们顺利的通过了这两道监视区:
在20点55分,代号“阻塞物”的“哈德森”侦察机的对海搜索雷达发生了故障折腾了1个小时也没修好,于是只好返航,而且无备用机接替任务。在2月12日凌晨0:50,铁血舰队驶离了阿善特岛海域,向东进入英吉利海峡。
代号“乡巴佬”的“哈德森”侦察机倒是一直忠实巡逻,而且雷达也运行正常,但就在接近黎明时海峡天气突然变得云深雾重,空指部担心如果“乡巴佬”继续巡逻,那么黎明后将无法在既定机场着陆,于是命令该机提前一小时返航。飞机被召回早上6:30,而此时“沙恩霍斯特”指挥的舰队就在接近“乡巴佬”的监视区域的西部海域。
造成这一切的并不是铁血的周密计划——她们只能用最快的航速驶离海域,至于自身会不会被皇家发现是铁血方面根本无法控制的,而正是皇家的过分轻敌与麻痹大意才不可避免的导致了这一系列看似偶然的失误,使得铁血舰队整个晚上在西英吉利海峡顺风顺水的高速航行。
当时的皇家海军部、空军部、岸防司令部、战斗机司令部、轰炸机司令部以及多佛尔防卫司令部都一致判断布雷斯特的铁血舰队只可能在白天离开,因为只有这样她们才可能趁夜通过最危险的航道——多佛尔海峡。基于这个判断,整个皇家高层对布雷斯特的夜晚监视并不重视,甚至对一些报告的铁血舰队可能夜间离开布雷斯特、白天通过多佛尔海峡的情报置之不理,认为这都是无稽之谈。
另外,皇家对铁血的封锁兵力也存在很多问题:
由于“乔治五世”率领的本土舰队主力北上冰岛围堵监视“提尔皮茨”,对于英吉利海峡实际上已没有什么能拦截铁血舰队的可靠兵力了。负责海峡防御的仅剩的驱逐舰不是老旧,就是没有装备鱼雷;32艘鱼雷快艇在数量上对铁血负责护航的22艘鱼雷艇有优势,但在航速无法匹敌;多佛尔的岸炮不能移动,能交战的时间很短,而且在白天还容易遭到铁血航空兵力压制;皇家航空兵力表面上看实力强大——包括岸防司令部3个中队的“波弗特”鱼雷轰炸机、海军航空兵一个中队的“剑鱼”舰载型鱼雷轰炸机以及轰炸机司令部的300架轰炸机,但仔细分析并非如此。

首先,轰炸机对运动中的海上目标轰炸效果并不好,而且需要大量战斗机护航,但皇家空军并没有足够数量的护航战斗机——尤其是面对铁血方面已经准备充分的空中掩护;其次,战斗机掩护下的鱼雷轰炸机虽然是打击军舰的绝佳力量,但是“剑鱼”式和“波弗特”式速度相差太大,无法进行配合作战;最后作为主力的“波弗特”鱼雷轰炸机的3个中队驻地也十分分散——1个在苏格兰的卢查斯基地,1个在英格兰康沃尔郡的圣艾瓦尔基地,1个在朴茨茅斯附近的托尼岛上。

由此可见,即使负责监视的部队没有2月11日夜到2月12日凌晨的一系列重大失误,皇家海空军也未必会对铁血舰队的突围行动做出及时而有效的反应。
如果说夜晚中的铁血舰队是被幸运女神完全眷顾,那么随着太阳的升起,真正的考验也随之到来。
2月12日10时14分,铁血战列舰编队驶过塞纳河口,接近多佛尔海峡。

此时,原驻格里斯-内茨角海域(布洛涅北部,多佛尔海峡最窄处)的铁血海军第5鱼雷艇支队(下辖5艘鱼雷艇“秃鹰”、“猎鹰”、“门尾鹫”、“鼬猫”、“美洲虎”)在也加入了战列舰编队。在此之后,铁血西部海军防御部队、北部海军部队以及第2、第4和第6摩托鱼雷艇支队的所属舰艇也为战列舰编队相继提供了部分海上掩护。在空中,铁血空军动用了176架重型轰炸机和战斗机担任空中掩护,而在战列舰编队上空保持至少16架飞机护航。在战列舰编队航行期间,参加这次突围行动的铁血军舰和飞机均保持无线电静默,防止被皇家情报部门截获任何有可能暴露行动的信息。
“沙恩霍斯特”率领下的铁血海空军队即将面临的挑战也已经严阵以待。临近十一点,如同是等待了很久一般,终于有数架皇家战机从低空掠过舰队上空。“沙恩霍斯特”在桅杆上高高升起了蓝白相间的防空警戒旗,她一口喝干了杯子里的热咖啡,对着舰队各成员们说道:“姐妹们,我们的好运到头了!准备战斗!”她一面命令舰队进入最高戒备,一面向海空军各指挥部通报被皇家战机发现。铁血部署在沿海机场的大批战斗机迅速进入高度战备,战机部队披挂整齐,发动引擎,随时准备升空作战。
注:
执行护航的铁血鱼雷艇可以视为普通驱逐舰(铁血z系驱逐舰的面板属性已经接近轻巡级别),主要型号为24型(猛兽级)、35型(T1级)与37型(T13级)。而鱼雷摩托艇,即S艇则是一般意义上的“鱼雷艇”。
20年代初,铁血海军按和约规定设计了23型鱼雷艇,也称“猛禽”级,排水量930t,主要采用已经较为成熟装备和技术。
武备:2座三联装 500毫米鱼雷发射管(1931年后换装为533毫米);3门1916式105毫米炮和2门20毫米炮,并能搭载30枚水雷;航速可达33节。
在23型之后铁血海军又设计出24型鱼雷艇,也称“猛兽”级(因为每艘舰都以一种猛兽来命名),其基本结构布局沿袭23型,动力系统略作改进,以提高续航力,航速增加到34节,原计划将主炮升级为3门127毫米舰炮,但遭到协约国的反对,继续保留105毫米炮,但更换为新型的 SKC/28型舰炮。24型一共培养了6艘。
30年代初,铁血海军在设计舰队驱逐舰(即z系驱逐)的同时继续进行鱼雷艇的开发,相较于性能更均衡的小型驱逐舰,这些鱼雷艇突出雷击能力,排水量控制在600t以内。然而,最后定型的35型鱼雷艇(T1级)是一个不成功的作品:其排水量达850 t,大大超出预计;而且和同期的1934型驱逐舰一样,为了追求高航速而选择了不成熟的高压蒸汽轮机,尽管最高航速可以达到35节但并不足以抵消可靠性低、维护困难的弊端,而且舰体结构脆弱,适航性差。
35型的主要武器仍然是2座三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安装位置相比23、24型更集中,但火炮武备削弱至1门105毫米炮和2门20毫米炮,仅能提供有限的后卫火力。35型前后培养了了12艘。铁血海军随后又建造了9艘35型的改良型,称为37型(T13级),提高了航行的稳定性和续航力,武备相同,性能没有明显提升。实战表明,35、37型鱼雷艇并不适合一线作战,后来大多转入二线用于训练。
35型(T1级)鱼雷艇数据:
排水量:860t
身高:154.9cm
最高航速:35节
续航:1200海里/19节
武备:2座三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1门105毫米炮和2门20毫米炮,水雷30枚。
配属蛮啾1只
鱼雷摩托艇S-100级性能数据:
排水量:79t(标准)/100t(满载)
身高:129.8cm
最高航速43.8节,续航距离:800海里 /30节
武备:1×37毫米炮,3×20毫米炮(1×1、1×2);2×533毫米鱼雷发射管(鱼雷4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