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拾贝】看《亮剑》有感
每每观看《亮剑》我都内心澎湃,恨不得自己化身为那个年代的人保家卫国,抗战救国。
我最喜欢的还是:最后结尾李云龙在报告大会上所说的一段话,真的让人振奋不已,颇有画龙点睛之笔:要有一股气势,要有一种拼到底的劲头。就像一个剑客,和对手狭路相逢,他哪怕发现对手是天下第一剑客,这时他明知是死,也必须亮出宝剑,没有这样的勇气就别当剑客,倒在对手的剑下不丢人,那叫虽败犹荣,咱决不当逃兵,逢敌必亮剑。
我觉得这部剧最吸引人的就是亮剑精神,我理解亮剑是什么?我觉得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更是一种品质,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灵魂。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我们依然相信狭路相逢勇者胜。何谓勇者,勇者不仅仅是指那些敢于直面敌人炮火的革命英雄,同时也是指那些勇于面对困难,在困境中也坚信“办法总比问题多”的人。
其实做任何事情都会出现困难的,关键看我们如何去看待困难、理解困难、分析困难、利用困难。如果每次遇到困难就都当“逃兵”,那么永远只能远观胜利,只能在通往胜利的道路边缘上进行盘旋,是永远无法攻占到在胜利的阵地上。困难只存在现实而非想象中,只要我们放心大胆拔剑改革,困难必能被砍开一个缺口,你还会觉得那还是困难吗?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我觉得亮剑不应该一句空话,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以理论知识带实际行动中的不断创新发展的行为准则。面对新冠疫情的时候,我国上下一心,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其中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亮剑行为。
其实,更应该敢于对自己亮剑,对自己无聊习惯就应该勇于改变。比如我自己有拖延症的迹象。
时间有价值,但时间本身无法增值。有“一万小时定律”,从平凡到卓越需经历一万小时的锤炼;也有关于“一万小时定律”的反例,看似忙忙碌碌,到头来却一事无成。怎么让时间成为成功者的“加持”,取决于对待时间的态度。“睡眠和休息丧失了时间,却取得了明天工作的精力”,合理配置时间资源才能实现效果最优。“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目标管理、敲钟问响方能积小胜为大胜。“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尊重规律、少走弯路其实也是善用时间。张弛有度、轻重分明、取舍果断,都是驾驭时间的妙招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是对未来最好的宣示。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强调:“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珍惜、善用时间资源,才能浇灌梦想花开,眺望硕果累累。让汗水镌刻大地,时间必会绽放璀璨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