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苏联制造世界第一代激光枪,仅相当于高科技闪光手电筒

2020-09-12 19:32 作者:丹书战史  | 我要投稿

激光设备在当今社会已经相当普及,小到日常生活中的电脑光驱,大到生产加工用的激光切割机等,激光这种伟大的发明已经完全融入了人类生活,不过从它诞生之日起,激光作为武器的种种设想就层出不穷,苏联就研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激光手枪。

 激光手枪


研制激光枪的初衷主要是常规武器在太空中不堪大用,常规枪炮在使用时产生的后坐力、有毒废气等,在太空中都是致命的伤害,因此苏联在6、70年代除了研制常规模式的太空炮之外,还在研制激光武器。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激光武器,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激光设备差不多,激光武器本质上不过是功率更强大的激光器设备而已,激光器就是制造一种质量纯净、光谱稳定的光,当然这种光可比阳光、LED灯的光要强得多,理论上只要功率达到了,远距离烧蚀厚钢板什么的都是轻轻松松的事情。问题也就在这里,如何把激光器的效率提升,让它发出的激光达到武器级水平,这才是真正的难点。

激光切割 


激光器的工作原理足够复杂,种类也多种多样,大致上来说一台激光器要包含激励源和具有亚稳态能级的工作介质两个部分,前者通过各自的方式达到激发态,后者将能量放大到一定的功率,一般工作介质后还有谐振器,这个设备是为了让激光具有方向性和相干性,这样才能实现“指哪儿打哪儿”。

苏联大概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激光手枪,研制单位是彼得大学院,由少将维克多·苏拉维兹领导。

激光手枪 


这款激光手枪体格小巧,尺寸和外形与一支普通手枪差不多,它的子弹就是直径为10毫米的柱状激励源,子弹中心一根钨铼丝,借助闪光灯的原理,子弹内部有一定量的氧气和镁粉等物质,使用电火花点燃激励源。激发时“子弹”能够瞬间产生约5000K的高温,持续发光5~10毫秒。

激励源的光通过前方钇铝石榴石晶体的介质等结构,形成具有杀伤力的激光。这激光并没有强到电影里那种水平,它有效射程只有约20米,并且只能致盲或者烧伤皮肤这样的伤害。

激光手枪 


弹匣内可以装8发“子弹”,每射击一次就将废弃的激励管退出,枪支顶部有一个枪栓状结构,应该是手动上膛、退壳用的。

该枪原计划在1984年投入使用,不过这性能水平真不怎么样,据说它从没有上过太空。根据一些资料显示,6、70年代的红宝石激光器效率很低,还不到6%,这也是那个时代技术条件的限制,激光手枪无法做到尺寸小巧与威力兼顾的需求,就像是一支高科技的闪光手电筒。

激光手枪 


另一方面,人们设想中的星球大战压根就没有发生,反倒是宇航员在返回地球的时候,往往面对独处荒野的情况,野兽的伤害以及必要的猎食需求才是最实际的,因此宇航员携带常规枪支上天成了正常操作,至于激光枪什么的,以后再说吧。


从目前已知的各类技术资料和科研等,激光武器虽然取得了一些实验性的成果,例如可以持续照射击毁一些靶机之类的,但距离实用仍有距离,更不要提缩小到手枪大小的激光武器了。


苏联制造世界第一代激光枪,仅相当于高科技闪光手电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