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与火之歌

特别喜欢2003年张纪中导演版的《笑傲江湖》,会一看再看,一品再品。
起首第一集第一个场景第一场戏,乔装打扮的华山派大弟子令狐冲在福建省福州府境内的林间小径上路遇一垂垂老翁,老翁饮酒,令狐冲赞酒香,虽然不懂酒;老翁抚琴,令狐冲赞好听,虽然不懂琴。
名门正派的性情中人令狐冲不知道自己搭上话的,竟是魔教护法长老曲洋,一时间七情上脸。我的好哥们儿袁磊曾经有两句颇为自得的诗:“少年击剑又吹箫,道义等闲一肩挑”,用来形容令狐冲,再合适不过。
既然被赞酒香,可见皆有所好,既然同为性情中人,曲长老就请令狐少侠喝酒,天底下没有免费的酒,更何况还是这波诡云谲日日腥风血雨的江湖,在这一点上,古龙先生的江湖比金庸先生的江湖更甚。于是,曲洋反问令狐冲:“喝了这口酒,你就正邪不分,善恶不辨,黑白不明,你,敢喝吗?”
曲洋长老说这句话的时候,愤世嫉俗的样子尤为令人动容,在我看来,这是为整部剧奠定了基调的几句话之一。
其一,对于曲洋而言,想到自己只不过因为酷爱音律而与衡山派刘三爷结交,就先是为神教所不容,继而被所谓的名门正派抽刀相向,江湖之大,几无容身之地,只得暂栖于枯藤古树之上,聊为有巢氏,不免英雄气短啊!能不愤世嫉俗吗?
其二,对于令狐冲而言,其实这话里也有对令狐少侠的回护与诫勉,少侠少侠,青春年少,犯不着为了贪饮一口酒而掺和到这趟浑水中来,反误了卿卿性命。你继续做你的名门正派,守正守善守白,别如我这般被世人认作魔教,却又被神教认作叛徒,左右不是人。我在这江湖上活得也够久了,也老了,却也活明白了,死不足惜。你还年轻,不值当。
其三,对于令狐冲和曲洋两者而言,是考量也是权衡。考量令狐冲的人品、武功,令狐冲,你敢像我曲洋一样不拘泥于门户之见而选你所选爱你所爱吗?权衡《笑傲江湖曲》的传承,自己是将死之人,将心比心,知己刘三爷只怕也自身难保,我们这把老骨头死不足惜,但总要给这腥风血雨的江湖留个念想,《笑傲江湖曲》要有所托付,令狐冲,你是那个值得托付的人吗?
所以这得是多么具有神奇与魔幻色彩的一口酒啊!
喝上一口,就有可能正邪不分善恶不辨黑白不明。
性情中人的令狐冲特别想尝一尝。
想尝一口酒的这一年,令狐少侠已然27岁了,已奉师命行走于江湖之中,他有自己的阅历,在他看来,这不过就是一口酒而已,至少他自认为是这样,于是,自以为是的令狐少侠拔掉了酒葫芦塞子,满饮一口,就这样,令狐冲进入了属于他的那个真真正正的江湖,奏响了属于他的笑傲江湖曲。
一口酒如是,一颗珠子如是。
说是天地间有这么一颗珠子,吸食日精月华,亦仙亦魔,善恶不分,是非不明,纵然如此,人们总是有办法来分明,比如就绝大多数人而言,五岳剑派就是名门正派,日月神教就是邪魔外道,于是,故事进行下去,混元珠也被天尊炼化,一分为二,是为灵珠与魔珠。
灵珠入海,投胎在了阴寒冰冷的龙宫;魔珠入关,投胎在了火热温暖的人间,一个叫做敖丙,一个叫做哪吒,是魔非魔,是灵非灵,三年,他们用三年谱写了一曲冰与火之歌。
二、序曲
魔珠入了陈塘关,魔童降世了。
魔童自出生那一刻起,似乎火气就很大,如果你住的地方距离陈塘关不是很远的话,动辄就能看到关内关外时不时的火光冲天,天天这么玩火,就是不知道这位魔童小朋友晚上尿床不?
火气旺,据说是混元珠当年吸食天地间日精月华的过程中,吃多了火枣子,修得了三昧真火,当然,娘胎里也带出来些亲娘的暴脾气,很是有些混世魔王的样子。
这就很使得身为陈塘关总兵,负有保境安民职责而同时又作为爹爹的李靖为难。一而再再而三的闯祸,两害相权之下,魔童被圈禁在了李府内院。
李夫人从成为妈妈的那一刻起就不觉得自己生的孩子是魔童,那是她的吒儿,往日里,她自同郎君一起斩妖除魔,护佑良善,日子还算太平的时候,便即同仆从一起与吒儿踢毽子戏耍,踢毽子的时候,魔童不是魔童,只是儿童,又或者,大多数时候,儿童就只是儿童,间或小小的恶作剧或大大的闯祸,亦不过是小孩儿心性。
与娘亲的毽子踢的并不尽兴,意兴阑珊之余,哪吒出了陈塘关,到海边散心。
到海边散心,是很多电影当中的经典镜头,年少的时候,我一直不明白这镜头的含义。
直到某一个端午节。
端午节,据说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屈原那天晚上睡不着,又没有烟抽,于是一个人走到江边去吹风,江水拍打着堤岸,汹涌澎湃,同于他心中的波涛汹涌,于是他引以为知己,于是他决绝地跳进去了。
哪吒那天在海边遇到了一个头上长角的人,童言无忌,他笑人家头上长了角,跟自己跟绝大多数人都不一样,于是那个头上有角的少年人愈发害羞地遮挡其面容来了。
少年的时候,我们都太害怕与别人不一样,都怕被看做是不合群的怪物,魔童哪吒如是,头上有角的龙王之子敖丙如是。
哪吒嘲笑敖丙的时候,未尝不是在自嘲,在这自嘲当中,免不了还有一些惺惺相惜,原来,还有人跟我一样因为奇怪而不合群啊。
一个魔童哪吒,一个灵珠敖丙,不打不相识,在海边,踢起了久违的毽子,如此地尽兴,如此地酣畅淋漓,少年哪吒快乐到落泪。这不是菊次郎的夏天,这是哪吒的盛夏晚晴天,一个火爆脾气的魔童,一个冷冰冰的灵珠,第一次接触,如此地美好,冰与火之歌,欢乐的歌。
三、中段
在我看来,申公豹与龙王可谓同是沦落天涯之人。
哪吒口中的申公公,说起来也是天尊门下弟子,然而不同于其他子弟的地方在于,申公公乃是豹子精修炼而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于是纵然如此勤勉,却一直未得重用,十二金仙的位置,也是想都不要想。
修仙修仙,我如此勤勉,要的不就是位列仙班吗?你不要我想,我偏要想!仙班没有我的位置,不要紧,会有的!
龙族当年会同仙界除魔卫道,将一干妖魔镇压在海平面以下,才得以有了这个花花世界太平天下,然而,与此同时,因为龙毕竟是妖兽出身,所以龙族也被全数困于海底,名为龙宫,不过牢狱。
困兽犹斗,何况我龙族这叱咤风云的百鳞之长!
于是,不被待见的申公豹与不见天日的龙王联手,申公豹狸猫换太子,掉包灵珠与魔丸,使得灵珠投胎于龙族,生子为敖丙,再拜申公豹为师修习仙术,只等天劫到来。
今何在先生曾经为悟空立传,也曾为悟空代言,说:“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我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我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我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这是《悟空传》,这也是《申公豹传》,这更是《敖丙传》,这是所有不甘于人心里成见的大山所压迫而奋起抗争不公命运的人、兽、神的呼喊!
就这样,背负家族命运的灵珠敖丙与明了爹娘良苦用心的魔丸哪吒再一次相见,这一次,兵戎相见,战锤抡起,风火轮滚滚,冰与火之歌,陈塘关天空之上的战歌!
四、终章
当我在高中三年级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瞿颖有一次同我谈心,说到“尽人事听天命”,她对我们尽人事,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然后我们就和全国的莘莘学子一道汇成巨流河,听天由命地跃龙门。
申公豹也是那种且尽人事晚听天命的人。申公豹结巴,以致于被魔丸哪吒误认为是申公公,申公公何以结巴?因为不受待见,不被认可,一说便错,一错再错,申公豹去巴结,越巴结,越结巴。不巴结的时候,申公豹特别顺溜。
哪吒最终接受了自己的命运,魔丸就魔丸吧,妖怪就妖怪吧,跪别了娘亲与爹爹,拜别了不曾叫过一声师父的太乙真人,告别了在这世间的唯一朋友敖丙,哪吒迎向了自己的天命,天雷滚滚,就要吞噬了哪吒。
违抗了师命,全然不顾了龙族命运,灵珠敖丙跟着进入了天劫,是的,这也是他苦等三年之久的天劫,真等到了,却又全然不是当时所想的那样。
那又怎样!
灵珠敖丙解下万龙甲,为魔丸哪吒遮挡住了交击的雷电,携手世间唯一的朋友,对抗属于哪吒同时也属于他敖丙的天命!
柔柔弱弱的毽子,你同我一起踢;无坚不摧的万龙甲,我同你一起披。来吧,天劫;来得更猛烈些吧,雷公电母,我是灵珠,我是魔丸,我们是混元珠,这是我们的冰与火之歌,我们歌唱,我们放胆,我们向命运的左右,不自量力地还手,直至死方休!
